下书看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101章 三道皇令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第101章 三道皇令

    三路起义军彻底崛起。

    朝廷也在随后下了三道旨意。

    连续三道朝廷通报贴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散去九州五府,足可以见此次朝廷动作之大。

    京城城墙根下是最早可以知道朝廷第一手信息的地方。

    同时这里也是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

    从里开始,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张贴向整整二十一个省。

    “啧啧啧,万岁爷这是要……”

    顺着聚拢抬头看向皇榜的百姓,只见第一封皇榜之上,张贴着来自朝廷的御敌一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是青壮之士,皆可入伍为兵,无非满汉,扩兵十万。】

    御敌二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携蒙古八旗协同作战。】

    御敌三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驾亲征。】

    可以说,三封来自朝廷加急宣告张贴出来的檄文,就像三根棍棒,将有力的给起义军痛击三下,尤其是最后一棒。

    皇帝御驾亲征……

    古往今来。

    三皇五帝,朝廷如奔流大海一般流逝,又有多少皇帝愿意御驾亲征。

    只是龙裢金銮仪仗出现在城头上,就是对己方队伍战斗力的极大鼓舞,就是对地方队伍毁灭性的精神打击。

    如此可见朝廷这次用力之猛,觉醒之强。

    是真的想要彻底消灭反复跳梁的该死的不良人,白莲教,明教这三支起义军了。

    不过这三策自然是鼓舞人心的。

    不过……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朝廷没银子大家都是有感觉到的。

    如今朝廷搞这么大的阵仗,又是征调蒙古八旗,又是御驾亲征,又是疯狂征兵,连一向他们不怎么信任的汉八旗也要扩征也要征兆,等等这些不都需要银子?

    整整十万汉人汉八旗,这一天就是多少饷银,多少的支出?

    朝廷撑的起来?

    朝廷能够用这些银子来维持军队运转吗。

    等等一系列问题,百姓担忧的只有一个问题,加税。

    朝廷一定会向他们征税的。

    所以当看到皇榜上张贴的这三个消息。

    京城城门下聚集的父老们,唯一担心的不是朝廷胜或者败,只有他们头顶那繁重的税务。

    几乎在这一刻,大家都觉得,还有一张皇榜没有张贴出来。

    那就是压在劳苦大众肩膀上的巨额税务。

    但是直到烈阳下山,他们都没有等到,焦急的心绪越发,老百姓不明白,朝廷除了加税,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吧。

    与老百姓同一个想法,脑海中反复思考这一个问题的,还有我们的工部尚书赵清廉。

    在看到和珅一副知道的样子后。

    赵清廉第一次跟着来到和府,平常他是绝对不会来的。

    和珅故作玄虚,卖着关子。

    “赵老弟,你或许不知道,乾隆爷的财富多着呢,如今可是逼的他老人家要拿出杀手锏了。”

    “银子他老人家绝对有,就看愿不愿意拿出来。”

    “和珅,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清廉问道,因为按照他对朝廷的所知,如今整个国库不要存银二百万两,这点银两,顶多征集完大军就消耗一空。

    虽然不知道目前乾隆想要征调多少兵马。

    但根据告示,开局就是扩充汉八旗兵力十万。

    也就是说,至少十万打底。

    很明显,这是要一鼓作气, 歼灭起义。

    即便这一口气会让大清提不上来。

    即便这一口气,会要了大清半条命。

    “国家有国库,万岁爷有自己的私库。”

    一句话,点醒了赵清廉。

    私库,或许很多人不明吧,但换一个说法就很好理解了,皇帝的小金库。

    没错。

    自古以来,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这个小金库是和国库分开的,作为皇帝的私人财产,用作私生活。

    世人只知道皇帝拥有自己的小金库,却没有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皇帝的小金库有多少银子。

    历史上谣传亡国的崇祯皇帝临死之前小金库都有千万两,虽然这是一个没有得到证实的谣传,却也能从侧面印证了皇帝个人的财富力表现。

    和珅有些庆幸,万岁爷到底还是决定动用他的私人小金库了,而不是他这位宠臣。

    正如自己了解的万岁爷一样,他老人家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只要他老人家还活在世一天,自个就不可能在他的统治期间死亡。

    一旦自己身死,万岁爷不就给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

    所以,一路上,和珅都是高兴的。

    通过今天乾隆皇帝穷途末路,即便动用自己小金库,也没动用他这个存钱罐,心中的这一个想法终于得到证实。

    至少自己在万岁爷统治期间不会死,不会被清算。

    乐呵呵的和珅雅兴来了,斟茶一杯,心里美滋滋的,搞得他都忘了一旁带回来的赵清廉。

    ‘小金库……小金库……’,嘴里呢喃个不停的赵清廉一下子回过神来后,抓住和珅的手臂,极力的压低了嗓音“那,万岁爷的小金库有多少银子?”

    和珅经过赵清廉这么一晃荡,烫到了嘴的他赶忙用手扇风,“欸有,烫死我了你。”

    “万岁爷有多少银子,关你什么事?”

    “又不是让你筹备银子。

    嘶……赵老弟,你今天也忒不对劲了,为了这点问题,跟我回家?

    你可是平日最不喜欢到别人府上做客的。”

    “多少钱。”

    赵清廉脑海里只有这个问题,也只担心这个问题。

    所谓打仗打仗,打的其实就是钱粮。

    朝廷的兵马到底要比散漫的农民起义军厉害,这点不得不承认,尤其这次还有蒙古八旗,皇帝还要御驾亲征,战斗力直接拉满。

    在战斗力方面是绝对的碾压。

    不过伴随着绝对的兵力战斗力的同时,也对钱粮也是巨大的消耗。

    只要钱粮不够,朝廷这次的乾隆亲率大军围剿,就会战斗力大幅度缩减,半途而废。

    若是正面交锋,白莲教明教不良人完全不够看的,摧枯拉朽之间,这三支起义队伍就是灰飞烟灭。

    和珅吐出险些咽下去的茶叶,缓缓道:

    “这个嘛……”

    “大概……”

    “有……”

    和珅掐着手指头,仿佛账房先生,细数回忆乾隆爷自登基之后的账。

    “万岁爷目前已经下过六次江南了。

    每一次下江南,来自地方官员的孝敬都在三百万两银子左右。

    还有每年寿宴,至今已经举办五次了吧,奇珍异宝不在少数,来自臣子和异域番邦的朝贺,加上这些就有……

    还还还有,乾隆爷在我这有几笔生意的分红,每年我都得送去有个五十万两银子左右。

    至于万岁爷在别人那什么分红什么的,也是不是不可能……”

    和珅嘴里巴拉巴拉的说。

    赵清廉越发聚精会神的听。

    这一听不知道,听了吓一跳。

    是越听越多,越听越杂。

    其中很多收入进项,都是极具隐藏性,可以说连和珅都在一知半解的猜测中。

    “总的来说嘛……这个,具体的数额我也不知道,加上万岁爷自己生活也是奢靡无度,赚的多,但用的也很多,嗯综合下来,也就只有他老人家自己知道了。”

    说了一大串的和珅摊开双手,表示无奈。

    “去你的,浪费口水。”

    赵清廉朝着和珅一个出拳的假动作,而后大步流星的朝着阿桂的府上过去。

    既然不知道有多少财产,总可以通过阿桂等人,知道这次朝廷到底要用兵多少吧,大致的作战计划吧。

    皇上没让自己插手筹备银子,就在暗地里说明一个消息,银子的问题他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