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42章 奴不给他句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第42章 奴不给他句

    “对对对,中邪,俺真个中了邪。”

    西门庆连忙打蛇随棍上,煞有介事地说道:“不瞒干娘说,刚才俺就感觉到一阵阴风,恍惚间便失去了知觉。”

    “是啊,那邪物好生厉害。”

    王婆眼中现出回忆之色,两只手在腿上搅成了麻花,恍惚间竟是露出了小女儿姿态。

    “呵呵,哈哈……”

    西门庆哑口无言,只得干笑一阵,继续装糊涂,说道:“俺回去就找道士驱邪,干娘这里还请担待些,明日俺多带银钱,补足干娘的损失。”

    “老身倒是没甚损失,都是自家产的,无需额外花钱。”

    王婆平静地说道:“若说起来,老身倒是想大官人多中几次邪呢。”

    “啊这……”

    西门庆眼见王婆要抓自己做壮劳力。

    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可不是酒楼里那些个小相公。

    王婆见自己的意愿没有达成,便继续说道:“大官人又没拿俺鸡蛋,也没偷钱的,老身不在乎这个,倒是觉得对不住早死的男人,唉,免不得要去烧些黄纸香烛之类。”

    “再加一层金箔。”

    西门庆连忙掏出一两重的金饼子,外形有点像当下的馄饨。

    “那感情好,大官人有心了。”

    王婆接过那金饼子,在手心里摸啊摸的,像是对待初恋般小心。

    “俺的事,干娘多多费心了,俺明日再来。”

    西门庆的心都在滴血,连忙跑路。

    同时暗道这王婆是真的厉害。

    再说下去恐怕这层皮都得交代在这里。

    幸好她孤家寡人,若是给她几十人,恐怕能拉起一个山头来。

    王婆站在阁楼窗口,看着西门庆匆匆而去,旋即拿起铜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抬手摆弄了一下鲜花,插的更正一些。

    西门庆没回家,而是去了阳谷县唯一的‘洁净浴堂’。

    澡堂子在北宋开始流行起来,起初是宋太祖赵匡胤支持建造,还会给一定的扶持,旨在全民注重卫生。

    “要最好的香胰子,刷牙子,牙粉里多加薄荷和花椒!”

    西门庆一副沉痛的表情:“再请两个浴娘过来助浴,只要及笄之龄,不,四个。”

    “不敢瞒大官人,浴娘都还没起,小相公倒是有几个。”

    店家笑呵呵道:“比浴娘更为有力,搓洗干净着呢。”

    “那便要四个小相公过来。”

    西门庆迫不及待地往里走,他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要清洗了。

    话说西门庆自己摆了乌龙,武洪一点都不知道,即便郓哥发现了端倪,但他并不打算对武洪讲哪怕半点。

    至少是现在。

    此时此刻,武洪从铁匠铺走出,他的公文包就有点沉甸甸的,肩头布带压得笔直。

    他来到老宅后门,拿出钥匙捅开了铁锁,进去之后,再从猫洞上锁。

    进入宅子,孙雪娥正在洒扫,只是状态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小娥快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武洪从公文包里拿出铁管,机括,木质手把,还有扳机和弹簧等部件。

    事实上,弹簧在战国时期就有运用,但大多都是贵族用黄金打造,弹力不足,只是用来做游戏‘射大雁’的。

    宋朝时期的弹簧也还是用在了首饰上。

    套镯。

    以金银为主,打造出几十圈的套镯,可拉伸,上面还有花纹。

    武洪这个弹簧就是让铁匠用套镯的方式,以铜铁锻打出合金而成,小巧精致,拉力不算很刚硬,但只是让点火机括复位,完全够用了。

    “小官人又要做什么奇物?”

    孙雪娥强打精神问道。

    武洪放下手中器物,看着她笑道:“今日是怎么了?好没精神的样子?”

    “奴感觉对不住小官人。”

    孙雪娥撅着嘴道:“昨日回去,西门庆竟然不知道抽什么风,突然就要……”

    她似乎担心武洪生气,连忙说道:“幸亏他不成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可奴心里总是觉得膈应。”

    “……”

    武洪有些无奈,自己只是反其道而行之,报复一下西门庆而已。

    但看着丫头上头的样子,他只得说道:“别忘了彼此的身份,这件事没办法的。”

    “但愿他早早将奴卖掉吧,每次看到他那副表情,都想吐。”

    孙雪娥说出来,心情就好了不少,跟武洪保证道:“小官人放心,奴保证,绝对不句。”

    “好好好。”

    武洪收下了对方的表忠心。

    肩头的担子也是多了一分。

    随即拿出一块鱼胶,让孙雪娥蒸上。

    片刻之后,他将麻绳浸在蒸软的鱼胶之中,开始组装枪管,在手把涂满鱼胶,又用麻绳捆绑。

    待鱼胶温度下降,便牢牢黏住,又有麻绳的固定,非常牢靠。

    尽管连续开火几次,枪管温度可能就会融化鱼胶,甚至让麻绳烧灼起来。

    不过,武洪觉得这种短手铳,应该没什么机会一直连开。

    这个更多是出奇制胜,一发入魂才行。

    眼下的北宋技艺,主要以榫卯结构,铁器还没办法运用。

    只能等日后自己有了专属工匠,才能吩咐打造。

    也可以开发螺丝螺母。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最简配北宋版短手铳出现了。

    枪管长度二尺一,总重三斤半,以火绳引线点燃藏药池为动力。

    再用铁条绑上麻布,就成了刷枪管的通条。

    “拿上那些火药纸筒,还有弹丸,去城外逛逛。”

    武洪将手铳用包袱缠起来,放在公文包里,枪把露在外。

    但也无所谓,毕竟没人认识。

    “来啦来啦。”

    孙雪娥一听要去郊外,可是欢喜的很。

    武洪租了一架驴车,车把式手脚麻利,给那小驴抽的直跳,蹦蹦跶跶地出了城。

    只是比起高粱河车神,车技还差的远了。

    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在高粱河跟辽国干仗,战败之后,凭借一架驴车,在荒原上使用了惯性漂移,让辽国的骑兵都只能吃他的尾气灰尘。

    辽国高头大马都难以望其项背,追击不上。

    至此,高粱河车神一战成神,扬名国内外。

    到了城外郊区无人之地,武洪付了车把式一半铜钱,让他在一个时辰后过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