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138章 做下一个决定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第138章 做下一个决定

    王丁跑的舌头都快吐出来了。

    作为跑腿收税等等所有活计都要干的衙前吏。

    交通基本靠走,收税基本靠吼,捞钱基本靠斗,名声基本没有...

    看起来确实是比较累,但别忘了,还没有工资呢。

    捞钱只有收到了粮税,靠踢斗震落粮食,那才是他能拿到的。

    一路不敢停歇,跑到马桥村一打听,武洪还不在这里,只有他派来的段景住在,只好接着跑去夏村。

    “噗通...”

    王丁一到夏村,整个人就瘫了,尤其是看到武洪之后,当即躺在地上,“快...快快...”

    竟是囫囵话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你着急,但是你先别急。”

    武洪摆摆手:“去两个人扶起来,走一走,顺顺气。”

    他同时对赶来的陆彬说道:“往后训练等剧烈运动之后,都不许直接休息,要慢走适应一下才行。”

    “明白。”

    陆彬说:“此前在战场上就有过类似的情况,人跑得累了,躺下休息,一个都上百人,可能就有二三十个再也起不来了,只当是跑死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四五个人七手八脚地扶着王丁,这货颤颤巍巍迈着鸭子步,转了两圈之后果然顺过气来。

    王丁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连忙朝武洪拱手:“多谢兄长。”

    “你我之间就不用客气了。”

    武洪背着手,说:“这么着急,是为何事?”

    王丁说:“皇帝又派人前来征辟兄长,知县担心,于是派俺过来打招呼,希望兄长提前做好准备。”

    “请替我感谢知县。”

    武洪并不惊讶,青玉案一旦传开,以赵佶那小心眼的性格,肯定要报复。

    “俺这就得走了,还要通知诸多商贾地主去县衙,据说此番乃是皇帝亲随大太监传旨,很不好相与。”

    王丁喝了口水,便转身离开。

    武洪让陆彬护送下山,其实是给对方塞一点银钱。

    既然是赵佶的亲随,那必是六贼之一。

    传旨这种事,李彦可以插手,但主要还是梁师成负责。

    说不得能一睹东坡先生后人的风采啊。

    武洪心头冷笑。

    “郎君,皇帝亲随来传旨,恐怕难以拒绝。”

    陆彬有些担忧。

    “又有何难,总不能绑我去东京吧。”

    武洪无所谓的说:“皇帝做事也要讲规矩。”

    “就怕皇帝不讲规矩,甚至连他自己定的规矩都能随时改变。”

    陆彬拱了拱手,劝道:“真宗朝时,真宗想要南逃,被寇准力劝到边关督战,一场仗打赢不说,还射死了辽国领兵将领,结果竟然签订了澶渊之盟,将士们的仗都等于白打了,这事都能干得出来,何况是征辟?”

    “你说的不无道理。”

    武洪想到了赵佶的微操。

    明年这位微操达人,私自撕毁了跟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转头跟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开启了联金灭辽,也同时迈向了灭国之路。

    眼下的赵宋皇室,连国与国之间的事都如此随意。

    “夏村继续交给你,我带娘子去郓城县小住一阵。”

    武洪决定带上小潘,去跟小婆一起住一段时间。

    “郎君且安心,丢了粮食,我也不活了。”

    陆彬拱手说道。

    武洪说:“要好好活着,若有逃户或者流民过来,按照之前说好的安排就是。”

    ……

    阳谷县一片鸡飞狗跳。

    无论是商贾还是中小地主,一个个都面色铁青。

    若说修桥补路,除三害,他们也都愿意捐钱,保了平安还能落个好名声。

    但知县张嘴就要凑齐五十万贯,这简直要了血命了。

    阳谷县只是中县,有运河小码头,也不过是搭载车马人行,从无大宗货物交易。

    根本就没有条件。

    最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田地。

    却连个大地主都没有。

    新晋阳谷县首富,那是西门庆,谋取了各种暴利行业的资金,如今也不过家资十万贯。

    而说起能拿出来的活钱,也就是流动资金,撑死了两三万贯。

    中小地主的财富,还是集中在田地和累积的粮食上,活钱更少。

    吴月娘眼下已成为女户主,也被邀请过来。

    “不是本官为难你们,是凑不出钱,本官考核不合格,那所有人都要跟着遭殃。”

    知县知道凑齐五十万贯太难了,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吴月娘起身万福,说道:“既然如此,为何不上书朝廷,弹劾这样的官呢?”

    她这话一出口,引来了众多目光,并非鄙视,而是觉得她过于幼稚!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娘子你还年轻,这样的话以后尽量不要开口,免得惹来祸事...”

    吴月娘听着周围阵阵议论声,她不禁摊手说道:“那诸位拿出个主意啊?”

    “……”

    一时间,全都肃静下来,针落可闻。

    吴月娘顿时明白了,这些人觉得交钱是对的,可花钱买平安,但不想出自己的钱。

    她忽然有点意兴阑珊,坐了下来,觉得还不如跟武洪交流来的深入实在。

    至少武洪不滑头。

    一直在道里之中。

    这些家伙看着一个个人模狗样儿的,结果全是怂货。

    “拿不出主意,便按照家业摊派。”

    知县拍了惊堂木:“谁敢偷奸耍滑不交钱,先查税,再方田,本官就不信查不到流放!”

    “大人,奴家一个女户,没什么钱,只出得起五千贯钱,外加十亩中等旱田。”

    吴月娘趁那些人像鹌鹑,直接拿出地契,“大人只管拍卖了去,无论能卖多少钱,都算是个添头吧。”

    “很好,娘子且先离去,本官记下这份情。”

    知县让人收下地契,摆了摆手。

    咝!

    其他商贾和中小地主纷纷倒吸冷气,只看知县的表情,就知道对方只拿五千多贯,便躲过一劫。

    十亩旱田能卖几个钱?

    哪怕上等田也不过四百多贯钱罢了。

    一时间都觉得自己慢了。

    开始争先恐后表忠心。

    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尤其是地主,期盼别人多出,轮到自己满额了才好。

    人总是这样,明明心知肚明,却还是有所期待。

    武洪却在盼着梁师成把阳谷县弄得鸡飞狗跳才好。

    他倒不是故意往坏了想,而是赵佶和六贼越坏,他造反之际,才会越发名正言顺。

    法理性和合理性才会更强。

    毕竟无论武洪怎么想,还得要看赵佶和六贼怎么做才行。

    武洪赶着牛车,带小潘刚到了郓城县,他就暗自做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