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146章 奇哉怪哉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第146章 奇哉怪哉

    “哈哈哈,一个为官家养大象的能有什么作为?”

    李彦贱笑两声,“只是不知道官家要如何处置陈东?”

    “让他养一个月大象,好好反省反省,然后就回太学去吧。”

    赵佶握着毛笔写写画画,说完一指李彦:“就一点,不许他太学毕业,朕要他做一辈子太学生。”

    “官家英明。”

    李彦连忙拱手:“这种人一旦放出为官,无论是收税还是花石纲,恐怕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赵佶笑而不语,让陈东继续为太学生,等于是给他很大的希望,但不让他毕业,那一切希望就都是泡影。

    毕生注定碌碌无为。

    呵,想端朕的皇家饭碗,还须乖乖听话才是。

    否则便是要为朕做事,但却又得不到丝毫重用。

    徒呼奈何?

    “呵呵哈~~”

    赵佶爽的自己大笑出声。

    李彦默默退出,他还得去督建道宫呢。

    不多时,小太监进来禀报说:“蔡太师最新凑齐了十二个民间女子,皆为阴时生辰的处子,陛下可放心采阴补阳。”

    “十二个?”

    赵佶微微一怔,旋即笑道:“这个蔡京也不怕朕累到。”

    “陛下龙威虎猛,想必蔡太师心中有数。”

    小太监奉承道:“哪怕是微臣第一次见到陛下的龙威,心中也是直呼天人。”

    “也罢,那就摆驾。”

    赵佶丢掉了毛笔,“无论如何,不能寒了忠臣的心,朕今日便勉为其难了。”

    他自封道君皇帝,且迷信采阴补阳,上行下效,蔡京便会定期购买民间女子,按照生辰匹配出一个处子女团,每次十二人。

    赵佶说是勉为其难,其实是帝王心术,不能让人抓到他的喜好厌恶。

    可蔡京都送十来年了,赵佶都没拒绝过,每次还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不就是在鼓励蔡京多多进献吗?

    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羁,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

    尽管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

    但他在象园里,哪怕只喝糙米粥,也觉得很舒适。

    只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结局,已经被赵佶定下。

    “你倒是真能吃苦,在太学生里实在少见。”

    又是一天傍晚,武洪递给陈东一碗糙米粥。

    “征君不畏惧强权,恁大坨的象粪也铲得,陈东实在佩服得紧。”

    他喝了两口糙米粥,“近日供应象园的粮草逐渐缩减,只恨编管象园,否则必带太学生前去敲击登闻鼓,将那些硕鼠全捉出来。”

    武洪笑而不语。

    此地为皇家园林,皇帝不发话,太监即便敢减少供应,那也是克扣工人粮饷。

    陈东还是天真啊。

    但也只有这种天真才能保持纯粹。

    他是个好学生,为官可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

    但却不是一个好臣子,因为他不听皇帝的话。

    他若知道赵佶正跟十二个民间女子浴血奋战,肯定会敲登闻鼓,并号召太学生游行,逼皇帝下罪己诏。

    在赵佶的眼中,这样的太学生完全不想他愉快的玩耍,那就是一只疯狗,不得善终。

    吃过午饭,武洪闲来无事,便计算蔬果米粮的能量,换算成大卡,再通过大象的体型重量,计算维持生命最低摄入量。

    “咦?征君是在做算数吗?”

    陈东疑惑道:“好奇怪的字符啊?”中国古代的数学字符  武洪使用的加减乘除和数字,都是现代统一简化的产物。

    而在宋朝的字符要复杂的多,尽管已经跟阿拉伯商人进行海贸双边关系,但往往只有跟他们交易的中国商人,会采用阿拉伯数字,以便双方比对货物数量。

    而且也是古阿拉伯数字,没有现在的精简。

    内陆依然采取各自擅长的字符,且数字有的繁体大写,有的用一、二、三这类,书写中掺杂大量通假字,其中不乏为了故意让别人看不懂账目的意味。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的九九乘法表,到了现今的字符也是五花八门。

    武洪说:“常用的字符里还掺杂各自喜好,太复杂了,我精简了一下,用起来更方便。”

    “可这样别人一看不就知道了吗...”

    陈东说着便恍然:“对啊,账目本就是要让别人能看懂的!”

    连忙跟武洪学着运算起来。

    一边学一边感觉头皮痒痒的。

    如此过了二十多天,陈东被特赦回归太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陈东竟朝武洪执弟子礼,旋即随传旨太监离开了象园。

    陈东一走,那小太监便跑到了御兽园料场,生气地一甩拂尘:“你怎么搞的?咱家不是说了,要削减供应象园草料,怎地还不动手?”

    料场守军头子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闻言一脸讨好的笑:“中人说笑了,俺可全都按照中人吩咐分配,那边那堆烂掉的蔬果,就是没分配出去的。”

    当然,肯定被卖掉了不少,但这些蔬果一旦腐烂,也就难以追查。

    “那不对啊,这都二十多天了,大象怎么一点都没瘦?”

    小太监奇怪道:“回头俺干爷爷还得呵斥俺做事不利。”

    “那个却是不知。”

    老头无奈:“近来俺连粳米都不供应了,送去的皆为糙米。”

    “那真是奇哉怪哉。”

    小太监哪知道武洪将为数不多的蔬果自己吃了,给大象的都是碳水炸弹。

    它们一开始不吃,但饿两顿就吃了,且空腹吃碳水炸弹,还反弹胖了一波。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健康。

    反而跟大象培养出了共渡难关的奇怪友谊。

    还让武洪骑。

    “下来,快快下来...”

    小太监本打算回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结果就看到武洪在跟大象嬉戏。

    “官家都不舍得骑,你一个下三滥,竟然也敢骑?”

    小太监挽着兰花指,鼻子都要气歪了。

    那大象贱得很,竟然用鼻子卷着武洪,还给他放到后背上,在象园里一圈一圈的走。

    武洪骑在大象背上,看了眼小太监,说道:“又是一个死太监。”

    “你说什么?!”

    小太监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可是李彦的干孙子,无论到哪里不都是恭恭敬敬?

    那厮鸟不但骑在大象身上,还居高临下骂人?

    他一度以为自己幻听了,连忙掏了掏耳朵。

    “咱家再给你一个重新组织话语的机会。”

    他歪着脸,耳朵瞥向武洪方向:“话要想好了再说。”

    “你不就是想找茬吗?送给你。”

    武洪从大象背上飞身斜下,在落下的半途中,扬手就是一巴掌。

    “啪!”

    小太监本就歪着脸,送上门来挨揍一般,整个人直接旋飞一周,落在地上满眼金星。

    他下意识抬手一摸口鼻,竟然同时流出血来。

    “你你你你...”

    小太监浑身直抖,茫然一拍大腿:“造反啦,快来人呐,造反啦!”

    ……

    pS:

    最近这几章都是过渡期,造反即将开始。

    传统历史文要每天翻阅大量资料进行佐证,确定了才敢写。

    有的读者说看到那些历史人物或者事件介绍,会感觉非常出戏。

    但这就是历史文不可缺少的佐证啊。

    事情的起因和走向,来龙去脉,至少要知道个框架。

    毕竟这不是架空。

    最近三天番茄后台有些问题,看不到评论以及评论数量。

    偶尔显示一下,也跟每日数据对不上。

    同时,感谢送上礼物的新老朋友,还有上上本书(在小黑屋里)就开始过来的老友函高帝。

    正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才会让这本书继续下去,可以说读者和作者都是一样的。

    这本书比较坎坷,先后两次进了小黑屋,后来的读者也不要觉得可惜,当下尺度把控严格,也是为了让书走的更远。

    这本书至少打算写到百万的。

    只是希望到时候不会头秃。

    最后说一句,感谢大家,在闲暇时刻,别忘了回来看看,或多或少,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丝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