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150章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第150章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武洪走在汴京城中。

    今日的汴京不夜城,关闭了城门。

    除此之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高衙内最近迷上了蹴鞠,有事没事就求着高俅教他。

    高俅本想放弃这个继子,但一看那副可怜模样,终究还是没忍心,打算教好了蹴鞠,再放弃。

    也算有一技之长。

    不然没了陆谦和富安,他很难活下去了。

    高俅也感受到了官家的疏离感,尽管仍旧让他当这个太尉,却也离告老还乡不远了。

    “记住了,以后无论何事,都不要冲动。”

    高俅伸出剑指,教导高衙内:“若一点小事都沉不住气,将来怎成大器?!”

    “爹爹,孩儿省得了。”

    高衙内胖胖的脸上,满是低眉顺眼。

    然后武洪就站在了高俅面前。

    “爹爹...”

    高衙内吓得一缩脖子,躲在高俅身后:“他,他他...”

    高俅气得一脚给高衙内踹到一旁,盯着武洪眯了眯眼,旋即冷笑一声:“你好大的胆子。”

    “我做的这点事,比起高太尉来说,还是上不得台面。”

    武洪老神在在,一副吃定了高太尉的模样。

    “竟敢威胁当朝太尉?”

    高俅眉毛倒竖,抓起一旁的战枪,就要去戳死武洪。

    “爹爹...”

    高衙内像是个球一样滚过去,抱住了抱球的腰,“爹别冲动,咱们父子也打不过他。”

    瞥了眼只会欺负弱小的高衙内,高俅无奈地气笑了,“别人是上阵父子兵,你小子倒是会扯老子的后腿。”

    “爹爹不是教导孩儿不要冲动么...”

    高衙内小声逼逼。

    “想我高俅,从一介书童混到了太尉之职!却不想真真应了虎父犬子的谶言。”

    高俅感觉自己很悲哀,“位列三公,却无法福泽后代,人生最痛苦莫过于此。”

    “如果老天再给你一次机会呢?”

    武洪问道。

    “那我一定换个不坑爹的儿子。”

    高俅一晃肩膀,高衙内就抱不住他,旋即一脚踢到一边。

    “你若想刺杀本太尉,那便来吧。”

    高俅一抖战枪,枪花闪现,整个人也杀气凛然。

    “我是来借太尉府马车出城的。”

    武洪说:“你知道今日城门关闭,不好出去。”

    “哦,这事儿啊,太简单了。”

    高俅收起战枪,指挥那便宜儿子,立刻滚去外院让家丁准备好马车。

    “多谢。”

    武洪微微拱手。

    “我多希望你在刚进来的时候,也会拱手。”

    高俅笑着摇摇头:“开玩笑的,走吧,恐怕得本太尉亲自送你一程不可。”

    “这份情,武洪记下了。”

    “嗐,好像我不送你,你就不让我送似的。”

    高俅背起了手。

    “哈哈。”

    武洪一笑。

    不多时便跟着高俅父子,很顺利的出了城。

    而且他们还很热情,把马车留给了武洪,自己二人步行回去。

    “爹爹,刚才在车里,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们父子齐心合力,把那武洪掐死?”

    高衙内虽然怂,但不妨碍他做事后诸葛亮。

    “本来是有可能的。”

    高俅迈着还算稳健的步伐,看了眼高衙内:“但是多了你,那就没有可能了。”

    “其实孩儿也是可以拼命的...”

    高衙内弱弱地说:“至少现在少了个要害。”

    “有这份心思,不如将蹴鞠练好,这身肥肉也去掉一些,还有,进贡的海参就不要吃了,吃多了脚脖子软。”

    高俅叹息一声:“现在连官家能让我再捞几日钱都说不准,你我父子二人不管怎样,尽量活的长久一些,如此才能见证更多,我若死的早,你祭拜我的时候,别忘了坟头前叨咕叨咕。”

    “爹爹说咋办,孩儿就咋办。”

    高衙内低眉顺眼,高俅家产何止百万贯,小妾都二十几房的。

    ……

    阳谷县衙,终于迎来了新老交替。

    一身淡绿官袍的知县武林,如愿以偿回了京城,进入翰林院编修史书,其实就在养老之余,继续为朝廷做贡献。

    新来的知县叫李达。

    十年前的进士官,在地方做学正十年,终于等来实缺,可谓是皆大欢喜。

    武洪也回了黑风山,辎重又多了一架马车,两匹骏马。

    一去一回两个多月,小麦田都已收割,佃户们在用摇谷机脱粒。

    但数量不多,往往十户才配一台,往往采用搭伙的方式轮流脱粒。

    其实这种脱粒机已经落后了,江南有更大型的脱粒机,以畜力驱动,但那都是家中田地数万亩以上的大地主的资产。

    想要学习技术堪称难上加难。

    如今,有那脱粒比较早的,已经开始上交佃粮,余下的粮食足够两年吃用,这样的人家干活什么的都积极,让佃种的少,不确定够不够过冬的佃户艳羡不已。

    开荒的积极性,就此调动起来。

    事实上,武洪要求的佃粮并不比其他地主的少,他只是不随意克扣水份、鸟雀损耗之类,便已让佃户们心头放松了许多。

    山寨中间广场上,一个一个粮囤也竖立起来,新麦需要真正晒干才会收进仓库。

    但不妨碍家家户户都能吃上新鲜的麦粥。

    也有小孩子拿着烧焦的麦穗当零食,吃的满嘴焦黑。

    小潘和小婆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粮食,一个个乐的不行,整个村子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

    随着新麦收割脱粒,王丁在县衙后边,开始练习寸劲踢斗。

    一下一下,十分刻苦。

    跑腿好几个月,终于到了开始收获的季节了。

    不少衙前吏也来请教窍门,王丁却只是笑而不语,没有几顿好酒是根本学不去的。

    却在这时,一匹战马冲进了县衙。

    “诶?!”

    王丁下意识地就去阻拦,却见那匹马摔倒在地,上面的递铺驿卒也甩了出去,却又顺势一个懒驴打滚,勉强靠坐在墙边,喘着粗气,更贪图地面和墙壁的清凉。

    “六百里加急?”

    王丁一看整个人都有点被惊到了,这东西一旦出现,就没有小事。

    “刑部文书,快叫知县出来。”

    李达慌忙从后衙跑出,接过文书之后仔细查看,火漆完整,刑部的印信无错,这才转过身去,打开了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