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255章 传奇外交官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第255章 传奇外交官

    宗方宗颖的文学武功,是在游历和跟随父亲在战争中成长,宗泽过世后,他们兄弟二人一度进入兵部做了郎中。

    也是在宗泽死后,赵构才意识到这样的臣子有多难得。

    这一家,武洪要打包。

    “东昌府守将是谁?”

    “张清。”

    武洪听出来了,肯定不是菜园子张青,而是没羽箭张清。

    不知道他现在跟仇琼英有没有梦中相见。

    “立刻派出细作去东昌府。”

    武洪现在还没有专属细作团队,只能让柴进他们临时客串一下。

    情报系统只能掌握在相当信任的人手中,同时能力也要匹配。

    武松绝对值得信任,可他跟鲁智深一样,属于陆战机器,玩潜伏就有点为难。

    武洪不禁想起北宋时期的传奇外交家,马扩。

    他不但经验丰富,本身自己就是个天大的碟子,把辽国和金国甚至朝鲜半岛的堪舆图都画下来了,偏偏那些人又拿他没办法。

    占据法理的没他能打,打得过的又说不过他。

    就很无敌。

    “阿嚏!”

    五马山上,马扩揉了揉鼻子,继续对五匹石马等物进行描绘。

    五马山扬名,主要是因为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山中忽然出现五匹马引路,刘秀成就大事后,命人雕刻五匹石马在此。

    另外就五马山属地归于石家庄,又出了一个赵子龙。

    再后来,就是靖康之耻后,马扩自己在此地号召了周围山贼进行抗金。

    他现在来观察五马山,只是觉得这一带地势上佳,若坚守此地,必定能坚持一年以上。

    历史上,马扩也的确在此坚持了一年。

    给金人烦的不行,两次向南宋要马扩家属,赵构每次都会抓几个马扩亲属送去。

    最后金人合兵十万进攻,逐个山寨被破,马扩南归扬州,继续抗金,直到秦桧南归为宰相,他才辞官离去。

    硬生生将金人南下的步伐,拖住了大半年。

    这个最高只是七品的小官,却是一部传奇。

    马扩勘察地势,记录地域性传奇,完善堪舆图,忙活了半天,遂返回军营。

    却见伤兵遍地,哀嚎四起,几个他并不熟悉的偏将被斩,血腥气弥漫大营。

    “废物!农夫都知道捡起兵器跟辽人拼杀,那些废物竟只知逃走?!”

    童贯罕见的发了火,“再有溃散者,斩主将。”

    中军帐里死气沉沉,马扩知道败了。

    第一次攻打辽国,还是在被金人给捶烂了辽国的情况下,就这么朴实无华的败了。

    天空下起了雨,夹杂着雪花,尽管落地便化成了水,气温却是骤然下降。

    这一带比大名府还要冷了一分,稻米栽种便要冷死的地界。

    北宋末年,小冰河期降临,大名府往北一带都已无法种植稻米。

    “写战报...易州攻打计划暂缓,天气忽然降雪,实属无奈,明年春暖花开日,攻打易州正当时。”

    童贯说罢,看向了马扩,道:“子充,你可知易州守将是为何人?”

    马扩道:“郭药师,怨军大将,颇有勇武。”

    “那在你看来,可否有招降的可能?”

    童贯目露期待。

    马扩点头道:“理论上来讲,北辽处境危机,的确存在招降的可能。”

    “好,那就交给你了。”

    童贯一拍桌子:“子充,本侯没看错你,放手去干。”

    “是。”

    马扩一拱手,转身离去。

    ……

    东昌府。

    府衙一侧便是造物局,因为没什么产出,遂改成了守将待命之所在。

    张清是背锅降级来的,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只想什么时候再立个大功,一雪前耻。

    可惜对辽大战在即,没他什么事。

    “唉....”

    张清摇摇头:“何时才能一展身手啊。”

    “将军,有一人自称柴氏后人求见。”

    “柴氏?”

    张清楞了一下,恍然间才想起一种可能,“请去偏厅,我随后就到。”

    自从背锅以后,张清的想法就多了不少,时刻都要留意。

    不过,对方并非官员,倒也不怕被坑。

    很快,他去了偏厅,就见一青年器宇轩昂,散发着一抹贵气。

    “大周皇室宗室后裔柴进,拜见张将军。”

    柴进又掏出了他的招牌。

    “后周世宗皇帝英明神武,御驾亲征险些将辽人赶到漠北,张清自是心神向往之。”

    他这话有些夸张,但柴荣也正是攻打燕山府时染病,否则就不会再有燕云十六州的后患了。

    毕竟柴荣,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结拜大哥。

    也正是这个关系,柴进这等旁系后裔才能活下来。

    “眼下朝廷再次北伐,童贯一个阉人,大军十万进攻易州,被打的落花流水,光是偏将就被砍了七八个啊。”

    柴进叹息一声。

    “已经打过了?”

    张清根本没听说,且官邸通报也没看到任何字眼。

    “已调后续军队陆续赶赴易州了,冬季即将来临,恐怕军兵也不好过。”

    柴进摇了摇头,一脸的悲天悯人。

    “柴兄此来....”

    张清隐约感觉到了对方的意图。

    “柴进如今只是一个普通人,靠着丹书铁券度日而已,可军将守城,饭却吃不饱,人穿不暖,这心里难受啊。”

    柴进演技很是浮夸的擦了擦眼角。

    随即就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红布包,却是沉甸甸。

    他打开之后,露出五块五十两金铤。

    “柴兄,你这是....”

    张清眉头一皱,就要送客。

    “柴进身无长物,只有些许黄白,坠在怀里烦心,索性赠与将军,为士兵买口吃的。”

    他拍了拍张清的手臂,道:“我家兄长一直惦念各地将军兵丁,恨不能亲自探望,可惜分身乏术。”

    “这....”

    张清哪里不知道军营士兵的生活,冬季连军营都不敢出,只能往衣服里塞黍米叶保暖。

    “再说就矫情了,告辞。”

    柴进离开的干脆,让张清颇为感动,恨不得柴进开口找他办事才行。

    他只是守将,人脉不多,当即找到太守言明。

    太守一听,也大为感动,但如今米粮都被童贯调走,想要买米就要入东京才行。

    “此事交给我了,十日之内,粮草必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