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凤命今天也想要龙气! > 第9章 皇后不狠,南宋不稳9

快穿:凤命今天也想要龙气! 第9章 皇后不狠,南宋不稳9

    王玉叶如今就属于痛并快乐着。

    宗室都找上门了,这对自家属于荣耀,可找上门来的人太多了,一个四品官之下的人家都没有,不好得罪啊。

    可一口气二十几家,夫子可不乐意教这么多的学生。

    夫子说十五个学生绰绰有余,王家很多孩子都是旁听生。

    “自家孩子,当个旁听生,能学多少是多少,这都好说,可这些不是高官家的孩子,就是宗室家的孩子,哪能让人家做旁听生?这可是要得罪人的,可夫子这样的大儒,咱也不能得罪啊。”王玉叶此刻为这事儿着急上火,牙龈都肿了。

    王玉叶着急,便宜爹娘也一样着急上火,这事儿一个处理不好,是要得罪人的。

    “那跟夫子商量一下,举办一个考核?夫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收学生,天赋好的,夫子收下做学生,天赋不是很好的,夫子不是很喜欢的,问问人家是否愿意旁听?这事儿跟夫子还有来求学的人家都说清楚不就好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实话实说,要是这样还会得罪人,那就真的没办法了,咱也不能逼着夫子修改人家的教学原则。”苏天凤语落,家里人一个个咬牙点头,不这么处理,也没别的好办法了。

    苏天凤其实不怕家里得罪人,关系好的自己人都在她的平安傍上,谁也别想真的伤害自家人。

    事儿她做了,可话永远不能说透。

    便宜爹跟夫子商量之后,夫子许是知道便宜爹有多为难,倒也没为难人,好歹都是一个宗族的人。

    “那就考核,我要收有天赋的学生,其余的,愿意旁听,可以按照以前的模式,你儿子其实也算是出师了,王家那几个孩子,能考上举人就顶天了,天赋着实不是很好。”

    便宜爹自然没有意见,夫子不收太多学生是因为教不过来。

    天赋格外好的,夫子们教起来也不怕受累的,可天赋不好的,夫子们的确是一眼都不想看。

    普通没名气的夫子都这样,更别说大儒了。

    大儒挑选学生那真的很严谨,自始至终,其余学生都只是学员,真正的学生只有苏天凤她哥一个人而已。

    很快,便宜爹就给来求学的各家送了信,把夫子的要求说清楚了。

    有人觉得这很合适,也相信自家孩子一定能考核成功,可大多数人家都暗地里冷笑:“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

    至于这话是说大儒还是说苏天凤的便宜爹就不清楚了。

    可大宋重文轻武,读书是大事儿,哪怕是权贵也不会明着指责文人集团,不为了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把文人集团惹毛了,子孙后代怕是都没书可读。

    不管心里高兴不高兴的,谁也不会放弃跟着大儒学习的机会。

    哪怕考核成绩不行,也要旁听一段时间看看成效再说。

    考核日这天,来的人数超过了之前来求学的人数。

    好家伙,说好的二十六人,没想到一口气来了六十多人。

    好在王三叔想过这情况,桌案准备的足够,要不然就要闹笑话了。

    就在后花园摆放桌案,开始考核,一连三日,夫子亲自巡场,考试还没结束,夫子已经知道这批孩子的成色了。

    好苗子只有两个,其余的都一般。

    考核后,花了三天时间,大儒夫妻俩细细检查学子们的考卷,然后选定了之前就看好的两个学员。

    便宜爹又给各家送信,被大儒收做学生的人家自然高兴,而没被收做学生的人家,有人叹息,有人则砸了瓷器来泄愤。

    那谁管你们呢?

    信里说清楚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休沐,正式学生自然不会错过,愿意来旁听的也自然会来。

    很快,苏家就热闹起来了。

    整日不少马车来来往往,来去的都是学子。

    家里也时不时的会有贵妇上门,都是旁听生的祖母或是母亲,心底不管多看不起王玉叶商户女、小娘出身,都不得不捏着鼻子交际,没办法,谁让人家家里有大儒呢?

    而自家又是求人的一方。

    也因为求学风波,家里一堆来自高门的学生和旁听生,便宜爹诡异的在汴京扎稳脚跟了。

    好几个惦记着秘书监的人也只能捶胸跺足:“不讲武德,不讲武德,怎么就能带着大儒来汴京?”

    争夺官位的争斗,向来残酷,可便宜爹这种靠着大儒就坐稳官位的,在宋朝很少见,但是绝对符合宋朝重文轻武的时代主流。

    十年寒窗苦读,这话不只是适用于现代学生,宋朝的学子也一样。

    重合一年,苏天凤家来的汴京,眨眼,重合两年过去,宣和元年来临,这一年,苏天凤十五岁了。

    也是这一年,苏天凤大哥苏嵘参加会试,成了新科状元。

    更是被赐婚,成了驸马。

    宋朝驸马的地位很高,虽然少有手中握有实权的,可苏天凤的家人都觉得做驸马挺好。

    这一世的公主大嫂是赵金罗,宣和一年才十六岁,比苏天凤也就大一岁,比她大哥苏嵘小两岁。

    赵金罗是宋徽宗赵佶第三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

    宣和二年春天大婚。

    好家伙,这场赐婚,王玉叶是真高兴昏了。

    王家得了信儿,更是好东西大批大批的往汴京送。

    苏天凤:……

    这门婚事真的好吗?

    宋朝的驸马可不好当。

    首先,必须是贵族之后,苏家也算贵族,不是顶级的那种,确切说苏家是士族阶级,这个出身只能说是勉强够的上选驸马的门槛。

    其次,宋朝的驸马都是政治花瓶,享有特权,但是不给实际权力。

    最后,宋朝的驸马娶了公主后,在家里辈分儿要升一级。

    这就是说,苏嵘以后要管爹娘叫兄嫂。

    苏天凤以后要叫她哥叫叔叔,要叫公主婶婶……

    至于夫妻生活,赵金罗是嫡公主,有自己的封地和公主府,召见苏嵘,苏嵘才能去公主府,夫妻之间压根不是夫妻,而是上下级关系。

    苏天凤是真觉得这婚事……简直扯淡!

    因为苏嵘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不喜欢做驸马。

    这婚事也就便宜爹娘和祖母高兴的屁颠屁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