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千金散财还复来 > 第8章 哟,她跳井还带起风潮了?

千金散财还复来 第8章 哟,她跳井还带起风潮了?

    周玉心里担忧,看着男人问:“你今儿忙吗,不忙就留家里……”

    万一卫家整出幺蛾子,还能有个主事儿的顶着。

    李金贵也是这么想的。

    他点点头:“没什么事儿,我留下。”

    话音刚落,门口急吼吼窜来一人,上气不接下气的催促:“哎哟……呼、累坏我了。金贵叔,快先别吃了!村东头王四叔,他媳妇吴氏闹着要跳井呢,你赶紧去劝劝吧!”

    周玉脸一僵。

    这事儿闹得,怎么赶一块儿了?

    顾知秋和李成安对视,眨眨眼。

    哟,她跳井还带起风潮了?

    李金贵黑沉着脸一排桌:“简直胡闹!小宝,这怎么回事儿?”

    闻言,顾知秋暗搓搓扫视。

    吴小宝是村里有名头的闲人。

    听说,前些天她跳井,就是吴小宝把村长拽来主持大局的。

    这人很爱凑热闹,但人不坏。

    是老吴头快三十才盼来的儿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和原主,可以说是反义词人生。

    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闲着没事儿满村晃悠,看有啥新鲜事儿。

    “王四叔想把小女儿定给隔壁村一个穷书生家,他媳妇吴氏不同意在家撒泼。王四叔就失手把人打了,吴氏哭天抢地的跑井边儿闹。您快去看看吧!别再打起来。”

    他说完,几人的目光都有点耐人寻味。

    吴氏,是老吴头同父异母大哥的亲妹妹,是吴小宝的小姑。不过听说兄弟俩不和睦,怪不得这小子来报信的表情,带点幸灾乐祸。

    李金贵有些头疼。

    去吧,担心卫家来人整幺蛾子,秋丫头吃亏。

    不去吧,又担心两家闹事打起来。老四媳妇可不是忍气儿的人。

    周玉也不好劝了,总不能让男人别管吧?

    当这个村长,得做实事儿嘞。

    不管的话,像什么样子?

    顾知秋搓搓手,想去吃瓜。

    她主动开口:“要不我和成安一块儿去?那边儿人多眼多,我们跟紧李叔,保准不胡闹。”

    人多眼多?

    周玉想了想,秋丫头放眼皮子底下确实安稳些。更何况看热闹的人多,量他们也没那胆子当众抢人。

    “好,快洗干净手一起去。”

    吴小宝瞄了一眼顾知秋。

    她跳井那天,他也在,真觉得卫家人这事儿做的很过分。

    太惨了。

    幸亏有村长家收留她,要不然,他都想让他爹收留她当干女儿养着了。

    反正他家不差这一个人的口粮。

    就是没想到几天没见,这小丫头变水灵了几分,不像以前那样面黄肌瘦了。

    虽然吃的大口,但意外的吃相挺好看,让他都有点凑过去尝一口的冲动。

    嗯,眼神儿也灵气多了。

    以前逗她也不说话,跟个呆头鹅似的……

    哦!她看我了她看我了~

    吴小宝站直了些,目光生硬的挪向李成安:“我说成安,别吃了,走啊!”

    “秋姐姐说,得吃饱才有力气看热闹。”

    李成安呼噜呼噜喝完粥,麻溜去洗手。

    吴小宝点点头,说的有道理嗳。

    他原本还想赶回去看热闹,这会儿倒不急了。

    反正大家心里都有数,吴氏真要跳,哪儿至于当众闹这么久?

    做做样子罢了。

    他那位小姑,惜命的很。

    等一行人匆匆赶至井边,顾知秋忍不住‘哇’了一声。比她从井里救出来的时候围的人还多呢!

    嗯,不愧是刻在骨子里的吃瓜基因。

    扫一圈,对上一双清亮沉静的眼睛。

    李顺也在。

    不知道是来看热闹的,还是预备着随时下井救人的……

    她冲他摆摆手,算打招呼了。

    李顺咧嘴笑着点点头,算做回应。

    没再多说,她紧跟着村长,防止人多挤散了。

    不过她的担心多余,看见李金贵一来,村民们自动让出一条道儿来。

    “闹什么?!好好儿的一家子,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李金贵中气十足的喊声,让井边拉扯的几人安静了一瞬,然后——

    “村长,你可得给我评评理啊!我家小玲长得如花似玉,却让老四许给一个穷酸的书生。那不是跟着他受苦受罪吗!?”

    吴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让王老四气的发抖。

    丢人呐!

    这泼妇简直不讲道理!

    她懂个什么?

    “肤浅!那书生年纪轻轻就过了童试,谈话间也是颇有文采。哪怕他出身低又如何?凭他的悟性,假以时日定能……”

    “能个屁!”吴氏不等他说完就骂,“当年我娘就是信了你的鬼话,才把我嫁给你的!你现在能耐了,还敢打我了!多猖狂啊?早知这样,我还不如不嫁呢!你连个秀才都中不了,高不成低不就。自己都不行,就别乱给女儿婚配!”

    “我说了是失手,不是故意打的。你、你……”

    女儿的亲事他颇为上心,还问过女儿是否有好感。他仔细考量过那孩子的,文章写的甚好,人品可圈可点,是个有上进心又懂礼的好孩子。

    谁知吴氏只认准家境,还当众狠戳他心窝子。

    中不了秀才,是王庆升活了半辈子的痛处。

    第二次落榜之后,心灰意冷,干脆不强求了。

    他心知对不住她,除了家务多做,还努力在镇上找些抄录活儿,贴补家用。但她总数落,嫌他不如陈家那位,能做教书先生体面又钱多。

    这些他都能认,谁让他艺不如人呢。

    她平时在家看不上他骂骂也就算了,如今当着这么多人面儿,说后悔嫁他?

    王庆升惨然一笑,不再开口。

    眼里的寒心,任谁都看得见。

    吴氏没停,继续指着他鼻子骂:“之前跟我怎么说的,说你会上心,会精挑细选。结果跟我说,让小玲嫁给一个酸书生?我呸!你少毁我女儿了!”

    小女儿王素玲在一旁插不上话,她说话,娘只会骂得更凶。

    无奈,她拽着娘的胳膊急得直哭。

    那书生她远远的见过,谈不上仪表堂堂,却也算得上儒秀。一身单衣,身形笔直,像竹子一般坚韧的气质。

    爹问过她,她对那书生是蛮有好感的。

    只是娘听了不愿意,一哭二闹三跳井,甚至当众骂爹爹。

    听那一句句,不亚于伤口撒盐。

    爹爹为这个家的付出,她看在眼里,娘说的话实在难听。

    父母为了她的亲事闹成这样,王素玲心里难过,眼神一定,鼓起勇气大声道。

    “娘!你不要骂爹了。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的,但如果娘不同意,我……我可以不嫁。女儿只求你们别吵了,行吗?”

    这话一出,吴氏脸上浮起笑意:“不嫁好啊……”

    “不行!”王庆升脸色黑沉,“距离乡试还有不到三个月,若是那孩子能考上秀才,你当如何?”

    原来就不到三个月了?

    吴氏眨眨眼,她可不太关注这些。听王庆升这么说,好像等一等,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