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不当咸鱼,带娘家盖房囤粮登巅峰 > 第96章 让嫂子们回去缓和与娘家的关系

不当咸鱼,带娘家盖房囤粮登巅峰 第96章 让嫂子们回去缓和与娘家的关系

    好一会王氏才道:“我娘家人嫌弃我太顾着婆家,在还了银子后他们就跟我断绝了来往,我已经三年没回过娘家了。”

    当初原主回来要银子,苏老二就怂恿着王氏回娘家借钱,借了好几次还不上娘家嫂子就开始闹腾,没办法的王氏大哥带着大嫂找上了门。

    大嫂放下狠话,要是不还钱就跟大哥和离。

    苏父不能够眼睁睁看着别人妻离子散,便让苏老大去镇上借了印子钱还上,收了银子王氏大哥在嫂子的威逼下,直接跟王氏断绝了关系。

    “我娘家人还好,没有跟我断绝关系,只是我自己觉得没脸回去而已。”

    林氏低下头,情绪十分的低落。

    “对不住,都是我之前的任性害了你们。”

    苏桃给两位嫂子道歉,然后从怀里拿出两个准备好的钱袋,分别塞到了两人的手里。

    “当初是因为借钱的事情,你们才和娘家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些银子你们带回娘家算是我的道歉。”

    两人看着手里的钱袋 却是迟疑了。

    “行了!别墨迹,回去一趟好好跟家人聚聚。”

    苏桃说了一句,转身出了厨房。

    过去又将事情给大哥和二哥说了一遍,苏老大兄弟俩一直都觉得亏欠媳妇,所以听到小妹的想法立马就同意了。

    于是初二的早上,兄弟俩带着几人离开。

    苏母看着远走的马车和牛车,脸上有着担心的神色,嘴里嘀咕道:“也不知道老二媳妇的娘家人会不会原谅她。”

    苏桃却是拍了拍苏母的肩膀,“放心吧!有钱能使鬼推磨。”

    两个嫂子的娘家人,她还是了解一些的。

    大嫂的娘家人都是老实人家,虽然大嫂多次借了银子,娘家人也没催着她还银子,反而会送些东西接济,还让大嫂好好在婆家过日子,是大嫂没脸再回去而已。

    现在家里日子好过,又带了银子和不少肉回去道歉,修复关系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二嫂家的娘们,只要银子到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希望吧!咱们日子现在比以前好过了不少,要是两家的关系好了,以后就多走动走动。”

    苏母说道。

    “放心吧!没问题的。”

    苏桃拉着苏母回了院子。

    回了院子,苏桃便拉着苏老三进了厨房,两人又开始捣鼓新糕点。

    到了晚上吃晚饭,苏老大和苏老二他们都没回来,这就说明他们都在亲戚家里住下了,直到现在苏母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直到初五晚上,苏老大和苏老二他们才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到了初六时,一家人驾着车去了镇子上,来到了糕点铺子。

    苏桃在糕点铺子待了一会,便驾着马车去了安和堂药铺。

    许久没看到苏桃的几人,看到苏桃一个个都十分的高兴,寒暄了一会后,荞麦问道:“夫人,您打算什么时候建房子啊!”

    “要是不下雨,打算过了正月就动工。到时候多请些人,估计一个来月就可以建好。”

    苏桃回道。

    “那建房子我们过去帮忙做饭干活吧!”

    芍药出声说道。

    这段时间除了跟师傅学习武功,就是吃和睡,这样的日子枯燥乏味,他们都有些受不了了。

    苏桃打了个响指,“这个可以有,到时候跟村长爷爷说一声,让你们在他家老宅住着。”

    聊完了建房子的事情,苏桃便跟胡三娃打听了买牛的事情。

    胡三娃听了苏桃的想法,便笑呵呵的说道:“师爷还真是问对人了,您也不用自己去那边买牛了,王掌柜过些天就要去曲阜城,您让他给您带回来就成。”

    “这个可以有。”

    苏桃眼睛亮了亮,出声催促道:“走走,你跟我一起去找王掌柜,正好我马车上还有一块熊皮子顺便给卖了。”

    于是两人出了药铺,来到了皮货铺子找到了王掌柜。

    听到苏桃要买奶牛,王掌柜就立马应了下来。

    之前谢淮之交待过,只要苏桃要做的事情,全都给应下来。

    又跟王掌柜打听了一下奶牛的价格后,一口气定了三十头母奶牛了和五头公牛。

    一头成年奶牛是二十两加上五两银子的人工成本,就是二十五两一头,三十五头得八百七十五两银子。

    一下子给出那么多银子,苏桃都有些肉疼。

    之前虽然端了狗县官的小金库,但一路上给了不少出去,等回到家时只剩下不到一千两的碎银子。

    这回买牛加建房子,银子得花空。

    至于跟家里一起赚的那些银子,分到手上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两而已。

    担心接下来的银子不够花,苏桃又卖掉了几颗千年人参,这才和胡三娃出了皮货铺子。

    “三娃,你师傅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啊!”

    苏桃随口问了一声。

    其实是想旁敲侧击问问谢淮之什么时候回来,当然不是多想他,而是想让那家伙给几个孩子找个靠谱的先生。

    胡三娃摇了摇头,“师傅没说,他就让我好好守着铺子。”

    苏桃听了心里有些失望,跟胡三娃告别后,便去了镇上一品书肆。

    这里平时来的都是读书人,没准就可以找到个不错的先生。

    她先在店里买了些书籍和纸,付银子时便跟掌柜打听了起来,“掌柜的,你们镇上可有好些的教书先生啊!”

    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听到对方打听教书先生,这才抬眼打量起苏桃,见对方穿着粗布麻衣,便反问道::“这位娘子是想送家里的孩子去念书吗?”

    “我家孩子有大有小来镇上念书不方便,我想请一名先生住在村子里教孩子们。不过不是现在,得等我家先院子建好才有地方,时间也得四月左右吧!想请掌柜的帮我留意一下。”

    苏桃将自己的诉求告诉了掌柜。

    掌柜看到对方买了不少东西的份上,点头应了下来,让苏桃隔上第一段时间过来店里一下。

    那意思就是想让苏桃多来光顾自己的生意。

    “没问题!”

    苏桃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反正以后孩子念书笔墨纸砚少不了。

    出了一品书肆,正打算驾着马车离开,却看到不远处一个熟悉的人影进了旁边的巷子,正是没回村子的刘勇。

    而他的后面还跟着一名三十出头的妇人,妇人满脸紧张的神情,眼睛往着四处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