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不当咸鱼,带娘家盖房囤粮登巅峰 > 第369章 专坑士兵

不当咸鱼,带娘家盖房囤粮登巅峰 第369章 专坑士兵

    苏桃抬眼看去就见一群官兵,抬着几个晕厥的官兵走了进来,气焰极其嚣张。

    她微微蹙眉却是什么都说,因为这里百姓太多,苏桃并不想给他们惹麻烦。

    “滚开滚开!”

    人到了面前,带头的官兵张嘴就露出一口大黄牙,“赶紧给我们的同僚看病,要是人死了就别怪我...........”

    “看不了,带走吧!我是大夫不是神仙,哪敢保证人是死是活。”

    苏桃直接下了逐客令。

    “你这个..............”

    带头的官兵抬手就要打人,结果手刚刚抬起来就被人拽住了。

    “抽什么风呢?让你来看病,又不是让你来耍威风的。”

    杜顺瞪了动手的手下一眼。

    之前就是因为这些蠢货太放肆,才得罪了这里的大夫,弄得他们现在求药的都求不到。

    这痢疾再得到好的控制,山上死的人更多。

    他们死了不要紧,但耽误了开采金矿,到时候他们几个队长全都得倒霉。

    骂完了属下,他转头去看苏桃时,换上了一副哀求的模样,“听闻你们安和堂药铺可以治疗这病,请大夫为我们看病。”

    “只要正常都付药钱,自然是没问题的。”

    苏桃回道。

    “应该的,看病给钱。”

    杜顺赶紧拿出了钱袋子,在手上晃了晃。

    苏桃故作一副见钱眼开的样子,起身开始给躺地上的士兵看病。

    看完后直接拿出了两瓶药丸,放在桌子上,对着杜顺说道:“一个瓶里药丸一百颗,一共两百颗药丸,一日三次。重症的需要吃三天,轻微感染的只要吃一天即可。

    一瓶一百两,一共二百两。”

    杜顺微微皱眉,不过还是从钱袋拿出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了苏桃。

    苏桃笑呵呵收了银票,还不忘说了一句,“以后常来。”

    杜顺有些生气,却是不敢表露,这是唯一一家可以治疗痢疾的,万一将人得罪了,到时候还需要药就没人搭理他们了。

    客气地点了点头,叫上手下离开了这里。

    只是看病的百姓在听到一颗药丸要一两银子时,一个个又开始打退堂鼓了,因为他们真的没那么多银子。

    “你们怎么走了啊?”

    王春艳看到有人离开赶紧追了出去。

    现在苏桃拿来了药丸,她就不需要抓药了,只是在店里帮着照顾病人而已。

    “王娘子,一颗药丸一两银子,我.........我们没那么多银子。”

    回话的是一位妇人,她手里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童,孩童已经脸色惨白,似乎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在他们身边还跟着一名老妪和三个少年。

    王春艳往着远处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咱家掌柜对本地人只收一个铜板,要是实在困难的,分文不取也可以的。”

    听到这话妇人一家几口就要给王春艳磕头,还好王春艳眼疾手快将人扶了起来,一行人又重新进了药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的病人是越来越多,基本是镇上的,附近村子的村里都带了药回去,不需要他们跑到镇上来花银子。

    直到天黑才将病人都看完了。

    “夫人,药用了大半,需不需要晚上回去一趟才拿些过来。”

    胡三娃出声问道。

    “我回去吧!顺便回去看看有没有其他村的村民再过去。”

    苏桃说了一声,便去往了后院,赶着马车离开。

    她没有马上出镇子,而是去了家中的几个铺子查看,发现铺子里的人都没事,她才赶着马车往镇子外走。

    回到家时,家人已经吃过了晚饭。

    不过如她所想的一样,有其他村子的村医过来了,说是药不够用。

    问清楚是哪几个村子,苏桃顾不上吃饭便马不停蹄地去给各个村子送药,顺便去看看那些村子实际情况。

    几个村子走了一圈发现并没重症,只有些轻微传染者,他们之所以又过来求药,也是村民担心会染上家家户户都去要上几颗药放在家中。

    苏桃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反正空间无限供应,她自然也不会小气。

    而且这一片疟疾的人不少,等他们都恢复了,小院的空间又可以扩大不少的,何乐不为。

    看着已经是寅时,苏桃索性去了镇上。

    等到药铺附近时,又发现了不少排队的百姓。

    苏桃从后院翻墙而入,将药材搬进药铺后,直接开门给百姓看病,并没有去叫胡三娃夫妻俩。

    两人昨天累了一天,等病人走了还要在铺子里整理药材,想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会。

    等两人起来时,苏桃已经看了十几个病人了。

    这些病人基本是痢疾,只有两个是风寒而已。

    “桃小姑,你怎么不将我们叫醒?让您一个人在这里忙活,也太...........”

    “行了!你们这些天也够累的,要是真心疼我,去给我弄碗鸡蛋面吃,我现在肚子是真的很饿。”

    苏桃笑呵呵地回了一句。

    “好嘞,我马上就去。”

    王春艳应了声高兴地往后院跑了。

    看病的百姓听到苏桃没吃饭一直给他们看病,便有人出声道:“苏娘子,您先去后面吃东西,我们可以等着的。”

    “对对对~”

    其他病人也跟着应和。

    “吃东西会去的,等侄女弄好再说,来来来,我们继续,药到病除。”

    苏桃朝排到的病人招了招手,病人这才上前坐下。

    一炷香的时间后, 王春艳端出了一大盆的面,面的上面铺着全是鸡蛋,估计有十几个。

    苏桃给病人开了药,便去后院洗手回来吃面。

    众人看到她这么好的食欲,一个个都十分震惊。

    他们没想到苏桃这么瘦弱的一个人,居然这么能吃。

    有些跟来的孩子看到苏桃吃得津津有味,都忍不住一个劲的咽口水。

    要是在苏桃家里,她一定给孩子们去做面条,可现在不行,就只能让他们流口水了。

    快速地干完饭,苏桃继续给百姓看病,只是没看两个病人,又有官兵走了进来。

    带头的依旧是杜顺,不过看着他脸上的笑,想来山上的士兵已经得到了缓解。

    “苏大夫,我今日是来买药的。”

    他快步到了桌案前,将几张银票拍了桌子上,“再来五瓶治疗痢疾的药丸。”

    “好嘞!”

    苏桃麻溜地收了银票,从抽屉中拿出五个药瓶递给了杜顺。

    杜顺让人收了药,又伸出了手坐了下来,“苏娘子再给本官把个脉。”

    “好嘞。”

    苏桃搭讪了对方的脉搏,这位官爷没少逛烟柳巷,现在身体基本被掏空了。

    以后怕是要个孩子都难。

    “那个...........痢疾全好了,不过你.........你肾怕是有些问题。要是再不节制,这辈子想要子嗣怕是很难。”

    苏桃实话实说。

    这话刚出,众人齐刷刷的看了过来。

    杜顺满脸的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问了一句,“苏娘子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