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汉兵王 > 第103章 士气和意义

大汉兵王 第103章 士气和意义

    帐中无人不喜,除了赵延年自己。

    他知道这喜悦全无根据,只是虚火,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吹灭。

    到时候,反噬会来得更猛。

    於单刚才的态度已经不经意的透露出一丝味道,匈奴人——至少於单自己——将他的不辞而别当成了溃败的原因。

    这很荒谬,但比这更荒谬的事,他都见过。

    只是这一次,他成了荒谬的中心。

    赵延年给桀龙递了个眼色,让他不要再胡扯了,赶紧说正事。

    桀龙会意,咳嗽了两声,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第一步,当然是让赵延年出去亮个相,振奋士气。

    一路溃败至此,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士气低落,崩溃在即,急需一个能够振奋人心的理由。

    赵延年,就是一个绝佳的理由。

    在浚稽山,他夜闯右大将的大营,重伤右大将后全身而退,是逼右大将退兵解围的关键原因。

    在单于庭,他阵斩安王之子,单骑破敌,又烧了安王的辎重营。

    其后,又在重重包围之中击杀了左骨都侯,神不知,鬼不觉,成为单于庭无数人的梦魇。

    仅这三项战绩,就证明了他的惊人武艺,是无数匈奴勇士心目中的英雄。

    让他出面,一定能振奋士气,稳定人心。

    看着兴奋莫名,侃侃而谈的桀龙,赵延年不禁疑惑。

    他觉得桀龙不像是战术欺骗,而是真有点信了。

    不仅桀龙如此,其他人也差不多,一个个像打了强心针似的,精神明显亢奋起来。

    甚至包括於单在内。

    这是中了邪啊,一点也不理性。

    活该被左谷蠡王造反,成了丧家之犬。

    赵延年一边吐槽,一边陪着桀龙表演,不时的笑一笑。

    桀龙随即又说明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他率部随赵延年,走山间小路,绕到前面,先击破第二道防线,然后再反向进攻堵在谷口的敌人。

    赵安稽留在谷中,留一部分人守住北面的谷口,集中力量攻击南部的谷口,南北夹击,争取一鼓而破,抢在左谷蠡王的主力赶到之前离开这必死之地。

    只要翻过阴山,前面就是汉塞。

    於单与赵安稽商量了一下,同意了桀龙的方案。

    事实上,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后,他们约定了行动信号。

    一切商量好,於单走到赵延年面前,以手抚胸,深深的施了一礼。

    “若能有幸见到长安,必不忘赵君恩德。”

    赵延年暗自叹息,还了一礼。

    接着,於单在桀龙、赵安稽的陪同下出帐,吹响号角。

    ——

    赵归胡刚刚睡醒,正躺在床上休息,想着今天该怎么突破前方的堵截,忽然听到号角声,吓了一跳,翻身跃起,冲出简陋的帐篷。

    “怎么回事?”

    刚刚值守了半夜,精神有些不振的仆朋站在帐门口,看向单于大帐的方向,也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啊。这既不是进攻的命令,也不是聚将的命令,突然吹号,有什么事?”

    两人面面相觑,心中不安。

    正在这时,河谷中央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赵!赵!赵!”

    赵归胡、仆朋更是莫名其妙,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道:“莫不是……赵王?”

    正说着,又有人高呼。

    “延年!延年!”

    这声音开始有些含糊,但很快就清晰起来,字正腔圆。

    这下子,赵归胡和仆朋反应过来了,不约而同的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的说道:“他怎么来了?”随即又同时抬手拍拍额头,放声大笑。

    “天意,天意。”仆朋说道。

    “有了这小子,我们终于有机会突破谷口,杀出一条血路了。”赵归胡精神振奋,双手叉腰,仰头看向前面的山岭。“看那些胡狗能藏到哪里去。”

    “没错,杀光他们。”仆朋握紧了拳头,用力挥了挥。

    过了一会儿,他有点反应过来,看向赵归胡。“你说谁是胡狗?”

    赵归胡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仆胡正待追问,有一群骑兵飞驰而来。当先一人,正是赵王赵安稽。

    “换防!你们回营,有新的任务。”赵安稽翻身下马,满面笑容。

    赵归胡、仆朋不敢怠慢,立刻交代了防线,带着手下一百多人赶往桀龙的大帐。

    还没到营地,他们就看到了赵延年。

    赵延年骑在一匹白马上,左手挽缰,右手举着长矛,正从山谷北端缓缓走来。

    将士和家属们都走出帐篷,满面欣喜地看着他。

    仆朋忍不住赞道:“果然是少年英雄,不知道多少少女要为他动了春心。”

    赵归胡不禁笑了一声。“只怕他现在后悔得很。”

    “这有什么好后悔的,欢喜还来不及呢。”仆朋一边策马前进,一边说道:“我若是能有这一天,下了马就死也行。”

    赵归胡脸色一变,喝道:“闭上你的臭嘴!”

    仆朋自知失言,不敢反驳,讪讪地笑了两声。

    赵归胡脸色稍缓,一声叹息。“仆朋,他与你我不同。你看这么久了,他可曾喜欢过哪个女子?”

    “说得也是呢。他在想什么?一辈子不成亲吗?”

    “谁知道他在想什么。”赵归胡又叹了一口气。

    仆朋转头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正说着,赵延年已经走到他们面前,带着苦笑,微微欠身致意。

    赵归胡、仆朋连忙策马赶到赵延年的身边,一左一右,同声问道:“延年,你怎么来了?”

    赵延年拨转马头,轻声说道:“先回营,相国有事交待。”

    赵归胡、仆朋会意,连连点头。

    他们身后的士卒却不像他们这么冷静,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赵延年的身上,舍不得离开片刻。

    他们经常听人说起赵延年的战绩。

    和赵延年相比,任何人的武艺都不值一提,包括赵归胡、仆朋在内。

    可是赵归胡、仆朋的武艺,他们都是亲眼见过的,无数次击退追兵,将他们救出重围。

    如果他们的武艺都不值一提,那赵延年的武艺又将是何等神奇?

    此刻,他们亲眼看到了赵延年,欢喜之余,又不禁有些好奇。

    赵延年看起来并不高大,也不是很强壮。

    这样的少年,草原上随处可见。

    他竟有能让赵归胡、仆朋赞叹不已的惊人武艺?

    ——

    回到营地,桀龙向赵归胡、仆朋交待了新的任务。

    陆支等人已经在做准备工作。

    因为要翻越山岭,战马肯定用不上,东西也不能带太多。

    除了必要的武器,每人只带一天的干粮。

    省下力气,尽可能多带点箭矢。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弓箭都是主兵器。没了箭,和赤手空拳没什么区别。

    因此,哪怕赵归胡、仆朋都有赵延年为他们打造的环首刀,他们也要多带几壶箭。

    唯一的例外是赵延年。

    他的射艺一般,带不带弓箭的区别不大,有赵归胡、仆朋就行了。

    趁着这个空当,仆朋问道:“雷电呢?”

    “我让他跟着堂邑父,先去汉塞了。”赵延年将自己的安排说了一下。

    仆朋很满意。“我没看错你,你嫂子也没看错你。”他顿了顿, 又道:“见过你嫂子和小鹿了?”

    赵延年点点头,嘴角不自觉地轻轻挑起。

    刚才巡场的时候,他远远地看到了王君曼和小鹿,只是没机会说话。

    但他看到了她们安心的笑脸。

    那一刻,他有点感动,觉得自己来这一趟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