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汉兵王 > 第142章 敢一战否

大汉兵王 第142章 敢一战否

    赵延年想劝张威,却又不知从何劝起。

    他实在不是一个擅长说话的人。

    他一向信奉的是能动手就别吵吵。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伸手拍拍张威的肩膀。“你我之间,就别说这些了,什么贵人不贵人的。若不是你指点,我也早被匈奴人围住好几回了。”

    张威哈哈一笑,没有再说。

    这时,伏在一旁的韩卢突然站了起来,警惕的注视着远方。

    赵延年、张威连忙起身,爬到山坡上,看向远处。

    一道烟尘,直冲云霄,有大股骑兵急速接近。

    赵延年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觉得不对劲。

    之前追他们的匈奴人就算回来,也没这么快,而且兵力也没这么多。

    来回奔驰几十里之后,徒劳无功,难免沮丧,更不可能有如此气势。

    “路过的?”张威疑惑道。

    “不清楚啊。”赵延年心生警觉。“保险起见,还是避一避吧。”

    张威、韩文同意,立刻起身,牵着战马往山谷深处走去。

    赵延年断后。他伏在一块巨石后面,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应变。

    手拂过箭囊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剩下的箭不多了。

    汉军出战时,标配是一个箭囊,五十支箭,以免消耗太多体力。剩余的箭都装在车或者战马上。他从平虏燧出来时,一共带了两只箭囊,前后交战数日,已经用了四十多支箭,身上的箭囊里只剩下五六支。

    还有一只满装的箭囊在战马背上,战马刚刚被韩文牵走了。

    他想叫住韩文,却看到一队骑兵冲进了山坡,很快就到了面前。

    赵延年不想惊动他们,只得放弃刚才的念头,尽可能的藏好自己。

    这队匈奴骑兵有七八个人,个个神情精悍。进了山谷后,他们有的持盾,有的张弓,神情警惕地看着四周,配合非常默契。

    “去看看。”一个十夫长模样的中年人喝道。

    另一个匈奴人翻身下马,在赵延年等人刚刚驻足的地方转了两圈,很快就发现了痕迹。

    一摊马粪,也不知道是哪匹战马拉的。

    匈奴人蹲下身子,用手扒开马粪,叫道:“还是热的,刚才这里有人。”他抬头看了一下山谷深处,又叫道:“马蹄印向前去了。”

    匈奴人顿时紧张起来。

    “这些汉狗果然狡猾,居然又绕回来了。”十夫长骂道:“快去报告百夫长,就说我们找到他们了。请求攻击。”

    看到匈奴人发现马粪的时候,赵延年就想射杀他。听到百夫长的名号,他又改变了主意,重新藏好。

    折腾了半天,不就是想杀一个百夫长么。

    现在有人送上门来了,岂能放过。

    杀哪个不是杀,做人不能挑三拣四。

    有两个匈奴骑兵转身奔出山谷,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大队骑兵赶了过来,大概有一百二十三人。

    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是一个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面庞白晳,微胖,相貌和右大将有点像,但眉眼之间的神情却温和得多,不像右大将那么疯批。

    一看此人模样,赵延年心中欢喜。

    这小伙子很可能像安王的小儿子一样,是哪个贵人的爱子,年纪轻轻,就带精锐作战,积累军功了。

    是一个很有价值,难度却又不是很高的目标。

    只不过他身边的这些骑士看起来有点扎手,个个身材健壮,佩剑带弓,有的可能还是左右双射。

    他们右手持弓,箭囊也是左右各一个。

    根据赵延年在草原上混来的经验,这种人大概率是能左右射的高手。

    因为能左右射,不存在死角的问题,攻击力大增。

    赵延年心生警惕,借着匈奴人手中的火把,将这些人都扫描了一遍。

    尤其是这种能左右射的高手。

    他之前听说过,但亲眼见到,却还是第一次,不能不多加小心。

    好在数量不是很多,一共也就三人。

    即使如此,已经让赵延年很惊讶了。

    能左右射的高手本来就不多,这个年轻的百夫长身边就出现了三个,可见他的身份不一般。

    “安力,你说,右大将是不是故意的?将这种高手赶到我们身后来。”年轻的百夫长抬头看看四周,轻笑了一声。

    他身边的一个中年汉子说道:“就算是故意的,又能怎么样。只要我们将这个赵延年杀了,以后匈奴右部就没人敢有什么想法。”

    “嗯,如果有人能杀这个赵延年,我看也就你们三人了。”百夫长挥挥手,下了马,走到山坡上,在巨石上坐了下来。“你们去抓人,我在这儿等着。”

    “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叫安力的中年人转身对另外两个说道:“安柱,安武,你们留在这里,护好百夫长,千万不能大意。”

    “是。”那两个同样能左右射的高手抚胸施礼,一个站在百夫长身边,一个带着两个人,爬到了对面的山坡上。

    安力带着五个骑士,向前去了。

    赵延年藏在不远处,将这些匈奴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大奇。

    听这意思,这三个人还是兄弟?

    他怎么没听仆朋说过。

    按理说,这样的高手,威名早就传遍草原,仆朋不可能不知道。

    以他那话痨的脾气,既然知道,就没有不说的道理。

    下次遇到他,一定要问问。

    此刻,百夫长离他大概二十步,属于一箭必杀的距离,只是割首级有点困难。

    百夫长身边除了一个高手,还有五六十名匈奴骑兵,里外围了三层。最近的几个匈奴人与赵延年就隔着一块巨石。别说行动,喘气的声音重一些,都会惊动他们。

    好在赵延年练习桩功三年,气息深沉平缓,才敢一直待在原地不动。

    事实上,他能清晰地听到这几个匈奴人的呼吸,甚至能隐约听到他们的心跳。

    这可怎么搞?赵延年有点犯愁。

    意外来得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就在赵延年想办法的时候,前面已经交上了手。

    听声音,是张威先动的手。

    他可能是想偷袭,却没成功,被对方避过之后,立刻实施反制。

    双方实力差距不小,张威被对方牢牢的压制住了,吼声愤怒而惶急,夹杂着兵器斫击的脆响。

    中间不时能听到一两声箭羽破风的声音,随即就是张威的惨叫。

    赵延年不能再等,再等张威可能就没了。

    他闪身跃出,拉弓急射,一口气连射四箭,箭箭直奔百夫长身边的高手。

    面门一箭,胸口一箭,小腹两箭。

    这是他射艺初成以来,第一次用四支箭对付同一个目标。

    高手对高手,要有基本的尊重,否则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而对这样的高手,最大的敬意就是第一时间弄死他,不给他一点还手的机会。

    射出四支箭,赵延年已经跃过十来个匈奴人组成的两道防线,离百夫长五步。他抛下弓,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双手握刀,举过头顶,气运丹田,一声暴喝。

    “杀!”一招力劈华山,砍向百夫长。

    事发突然,匈奴人虽然警惕,却还是没来得及反应。

    那个高手身手不凡,听到弦响的第一时间侧身避让,同时拉弓急射。

    两支箭呼啸而至,直扑半空中的赵延年胸腹。

    只不过赵延年虽就想到了这一点,射出箭的同时,人就落了地,矮身前冲,险而又险的避开了射来的箭,同时借着匈奴人的掩护,直接冲向百夫长,一刀劈出。

    那个高手两箭射空,却没能躲过赵延年的袭击,胸腹各中一箭。正当他下意识地想后退时,发现赵延年如下山猛虎般的举刀杀向百夫长,只得硬着头皮迎了上去,护在百夫长的面前,同时一掌推开百夫长。

    他来不及拔剑举盾,只能用手里的弓招架。

    “唰”的一声,弓断,人也断。

    赵延年这一刀斩大势沉,直接斩断了对方的弓后,又将对方斜劈成两半。

    刀尖从百夫长的面前划过,劈开了他的皮袄,露出里面的胸甲。

    百夫长呆若木鸡,一动不动地看着面前的半边身体,鲜血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眼睛瞪得老大。

    赵延年挥刀,正准备再劈一刀,直接斩了百夫长首级,忽然心生警觉,半途改势,挥刀护住面门,同时抽身撤步,横移五尺。

    “嗖嗖!”两支箭从他刚才站的地方飞过,将一个匈奴骑兵射倒。

    前心进,后背出。

    赵延年看向对面的山坡,看到了那个张弓急射的高手。

    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匈奴人已经反应过来,疯了似的扑了上来,将赵延年团团围住,拉弓的拉弓,挥剑的挥剑,个个直奔赵延年的要害。

    赵延年暗自叹了一口气,换步再撤,身如游龙,在匈奴中来回移动,以匈奴人为肉盾的同时不断出刀。

    惨叫声四起。

    片刻之间,匈奴人倒下十余人。

    有的是被射杀的,有的是被赵延年斩杀的。

    对面的高手毫不迟疑地连续射击,不给赵延年接近百夫长的机会,即使是射杀了同伴也在所不惜。

    这时,匈奴人反应过来,有的拔剑扑向赵延年,有的挟起百夫长,向山谷外逃去。

    赵延年几次想追,不是被身边的匈奴人拦了下来,就是被疾飞而至的箭挡住去路。

    一会儿的功夫,百夫长就逃到了谷口,被推上战马,在十余名骑士的保护下,迅速撤离。

    赵延年很恼火,连续几刀,将面前的匈奴人斩杀,随即举刀直指对面山坡。

    “敢一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