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霜华刀 > 第157章 法明

霜华刀 第157章 法明

    昭明元年初,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徽山上,碧云宗虽然白衣素服,还在为驾崩不久的皇帝守孝,但是每个人脸上都面带微笑,喜气洋洋。

    宗主万里云参破天罡星图的部分玄妙天机,破境了。此刻,他作为仅次于张灿的中境神符师,傲立群雄。

    淬剑阁厉剑明差人送来宝剑一口,剑服一套。

    钦天监送来东珠十颗,珊瑚树一对。

    令人意外的是,宋宜嘉单独以公主府的名义,送来一把由千年古木制成的龙吟古琴,以及黄金三千两。

    对此,万里云不敢受、更不敢辞,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冲淡了他破境的喜悦。

    公主府使者也没有多余的话,客气寒暄之后,将礼物留在正厅,扬长而去。

    “万贵,你觉得怎么样?”

    正俯身摸琴的万贵轻轻拨动了一下琴弦,琴声悦耳,有静心宁神、激发修行潜能的功效。

    “这是好东西啊,父亲。”

    万里云怒道,“不好的东西能送来?猪脑子!”

    “是,父亲。”

    “我是问你要怎么办?”万里云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要我说,还是收起来比较好。”

    “为什么?”

    “因为宋宜嘉现在可不是长公主,而是尊国公主,国丧期一过,马上就要垂帘听政。垂帘听政您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她才是真正的皇帝,是世上权柄最重的人!您得罪得起吗?”

    万里云沉吟不定。这个儿子虽然蠢,这番话倒也有三分道理。

    “那按照你的意思,要怎么办?”

    “东西收下,然后回公主府一份厚礼。”

    万里云的脸色沉了下来。如此做派,等同于默认碧云宗归顺公主府。

    他摇了摇头,“我再想想。”

    万贵看他脸色不对,早就心惊胆战,忙不迭答应着,退了出去。

    怎么没个人替自己想想?他有些心烦,发现偌大碧云宗,居然是他一个人撑着。

    这不行,得改。

    云宗玥闭关,若是自己也要闭关,碧云宗就要砸在万贵手里了。

    他叹了口气。其实碧云宗的弟子全是他亲手挑选的,天赋不错,怎么就没个挑大梁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有弟子来报,门外有僧人求见,自称来自楼兰寺。

    楼兰寺乃天下第一寺,极少涉足夏唐。万里云不敢怠慢,立刻让人引进来,亲自接见。

    僧人进来之后,非常有礼地向他行礼,“小僧法明,来自楼兰寺。奉师尊塔宏之命,游历天下。”

    万里云仔细打量这位僧人,见他仅二十来岁,五官清秀而端正,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双眼清澈如水,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温柔,让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安宁。额前几点淡淡的印记,记录着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虔诚修行的岁月。

    好慧根!万里云赞叹不已,此人的天资,相比云宗玥也丝毫不差。他向法明做了个请的手势,将茶盏轻轻推向对面。

    “阿弥陀佛,有劳真人。”

    万里云笑道,“尊师可好?我修行多年,竟然未能得见尊师一面,实在有憾。”

    “劳真人挂怀,小僧师父身体康泰,每日吃斋念佛,不问俗事。今突然命弟子出寺,实是有事相求。”

    “尽管明言。”

    “谢过真人。家师有命,让我进入夏唐国境后,立刻寻找一位叫李季安的年轻人。小僧听闻,他最后出现在徽山,便立刻赶来。多日搜寻无果,偶然经过一路边茶摊,听摊主所言,就在他的茶摊前,贵宗门圣女曾为李季安出过手。后来李季安多次上山,求见圣女,也在他茶摊前喝过茶。小僧想求见圣女,能不能打听出一些李季安的踪迹?”

    万里云笑道,“她在闭关修行,不见客。”

    “既如此,真人可知那李季安,身在何方?”

    万里云摇了摇头。

    “李季安前往贵宗门多次,可有蛛丝马迹?”

    万里云心念一动,问道,“你为何如此在意此人?”

    “师命难违。”

    “你师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师命?”

    法明不想说,但万里云开口,不能不答。

    “家师听闻李季安有言,人人皆佛,拜佛不如拜己,想请教一二。”

    祸从口出啊!万里云差点笑出声,“小孩子过家家,也会拿纸糊个帽子当皇帝,难不成也要抓去诛灭九族?大师多心了。”

    法明脸色不太好,“有人将这句话传给净岩禅师,禅师听完后竟说,‘当为正果’!”

    万里云笑不出来了。这句话牵扯太深。若认同这句话,寺庙、佛像、僧侣皆无太大意义,事关楼兰寺兴衰。

    “李季安不是修佛之人,他的师父是道家的张灿。你既然不认可,应当去找净岩。”

    法明点头道,“自然要去。不过要先找到李季安,否则净岩禅师见面说后,让我去找说这话的李季安,小僧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

    “也是。”万里云道,“他前几个月确实来过,但我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谢真人。”法明起身道,“小僧听闻此人与圣女有情愫,想必很快会再来。小僧想等他一等。”

    万里云突然怒从心起,淡淡道,“随你。”

    法明行了一礼,随即退出。

    万里云也不留,心想,这小子,没事打什么机锋,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法明下山,又坐在路边听了一遍云李二人的传奇故事,便信步来到山脚小镇。来徽山求取符箓的人极多,其中不乏修行者,所以这个小镇外地客来往不绝,还算繁华。

    这个小镇不大,转了几圈,法明就把这里摸透了。于是他坐在一棵小树下,闭上眼睛,打坐念经。

    一丝阳光透过刚冒绿芽的树枝,射到他的身上,散发出一层金色光辉,如神佛降临。如此年轻便入圆满境,放眼天下佛家弟子,他算是独一档。

    法明从未出过寺庙,此番入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有些好奇。但一路走来异常顺利,有信众不断沿途跪拜、供奉,匍匐在他的脚下,亲吻他的脚背。

    塔宏从未告诉过他,自己身上纹有四条金带的红色袈裟正向世人宣告,他就是佛国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