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霜华刀 > 第230章 静心的因果

霜华刀 第230章 静心的因果

    钦天监派出的特使,不是沈梅庄,是五官灵台郎黄芷悦。她的境界和阅历都远逊沈梅庄,但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

    普光寺典客宝胜接见了她,因为首座普觉正在为弟子讲经,住持静心禅师闭关,都不方便见客。

    “小女子来得突兀,有扰大师清修。”

    宝胜合十行礼道,“阿弥陀佛,特使大人哪里话。招待不周,万乞见谅。”

    黄芷悦挥了挥手,随从抬上数口木箱,奉上黄金三千两,白银一万两。

    “些许香火钱,望大师收讫。”

    宝胜摇了摇头,说道,“上山香客众多,也喜欢布施,香火钱已经足够寺中僧人开支。如此厚礼,山门不敢受。”

    黄芷悦本就生得极美,笑起来更是动人心魄,说道,“公主殿下身体有恙,不宜远行,因此差下官千里迢迢奉上些许银两,聊表寸心,大师还是不要拒绝的好。”

    宝胜低宣佛号,没有再多说什么。

    黄芷悦见状,微微一笑。

    “大师,听闻碧云宗圣女云宗玥在宝寺修行,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宝胜老实地回答了她,“圣女确实在寺中疗伤治病,不算修行。”

    “哦,”黄芷悦轻笑道,“公主殿下懿旨,让圣女重建碧云宗。可否让在下一见?”

    宝胜脸色微惊,修行界的事情,一旦朝廷插手,往往变得波谲云诡。

    “圣女由住持静心禅师亲自疗伤,因此也随静心闭关,不宜打扰。”

    黄芷悦对这个答案不意外,她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露出一个狭长的匣子,古色古香,透出一股浓浓的檀香味,显然价值不菲。

    她将匣子上的玉锁打开,推到宝胜面前。

    “特使大人,佛家弟子,超然物外,实在不……”

    “大师,何不打开再说?”黄芷悦打断了他。

    宝胜面露不悦之色,碍于情面,还是伸手掀开了盖子。

    他的瞳孔陡然放大,呼吸顿住,全身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的眼睛痴痴地看着匣子,无法挪动一丝一毫。

    在旁人看来,里面不过装了一些普通的树叶罢了,但在宝胜眼里,这可是至宝中的至宝,且难得一见。

    树叶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也有简单的绘图。

    贝叶经!

    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典,在佛教中极为珍贵。而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由于年代久远,极难保存。如此完整的梵文贝叶经,可遇而不可求。

    宝胜的手指忍不住搭在匣子上,轻轻抚摸,他都舍不得让自己的指尖玷污这样珍稀的宝物。

    “大人,”宝胜的嗓子干涩,吞了很多口水,艰难地开口问道,“此物从何处得来?”

    “天竺僧人朝贡的宝物,在崇文馆保存很久了,无人敢碰。听闻宝胜大师是梵文大家,堪称梵文第一人,便特意请旨取出,供大师精研佛法。”

    “原来如此。”宝胜长叹一声,“怪不得无人能一窥其真容,极难得,难得呀!”

    黄芷悦微笑道,“大师喜欢就好。正所谓宝剑配英雄,如此经典的梵文,当然只有大师才能一观。放于我等凡人之手,虫吃鼠咬,毁坏了岂不可惜?”

    “大人,”宝胜的声音有些沙哑,“静心禅师确实在闭关,不便打扰。”

    “大师想到哪里去了,我哪里敢打扰禅师清修。”黄子悦笑道,“云宗玥非寺中僧人,你只需找个合适的时机告诉她,碧云宗要重开宗门,来不来,全凭她自己的心意。”

    黄芷悦说完,起身告辞。

    宝胜捧着匣子,爱不释手。他思量再三,还是敲开了静心的禅房。

    静心已经搬到净岩的后山小院,一个小沙弥开的门。

    “住持还在闭关吗?”宝胜示意小沙弥不用行礼,直接问他。

    “是。不过禅师最近几天没有入定,在为那位女客行针,也讲一些佛经给她听。”

    “嗯。”宝胜点了点头,“去通报一声,问问禅师见不见我。”

    “不用问。”苍老的声音从禅房传了出来,“进来吧。”

    宝胜吃了一惊,静心的耳力特别好,看来并未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

    “见过住持。”宝胜推开房门,先行了一礼。

    屋内有浓浓的药味,夹杂一点淡淡的草木香。

    云宗玥半卧在床,静心在给她讲因果。

    静心招手让他走近些,继续对云宗玥说道,“你看,宝胜手里的盒子就是因,他进来打断你的修行就是果。这个果也是是因,他由此心生贪嗔痴便是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

    云宗玥望向宝胜。

    静心笑道,“你不用看他。佛家的因果,恰如世间万物之经纬,细密交织,无始无终。每一粒尘埃的飘落,每一片叶子的摇曳,皆是过往因种下的果,而又成为未来因的萌芽。它不单是命运的简单轮回,更是心灵修行的映照——善因结善果,恶因生恶报,却又在慈悲与智慧的照耀下,赋予众生转恶为善、超脱轮回的可能。正如流水不息,因果相续,让我们明了过去,珍惜当下。以正念为舟,智慧为帆,驶向那无碍解脱的彼岸。在这条因果的长河中,每个生命都是自己命运的舵手,用每一次善行与正念,书写属于自己的因果篇章,向着光明与觉悟的彼岸缓缓前行。”

    静心说完,微笑着看着云宗玥,“你可明白?”

    云宗玥悟性极高,但也觉得似懂非懂,所以她有些懵懂地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静心失笑道,“傻孩子,世人皆是痴儿,哪会那么容易懂。你并非佛家弟子,即便如宝胜修佛多年,也不懂。如果你记不住那么多,你就记一条,心要慈、行要正,就可以了。”

    “是。多谢大师开悟。”

    宝胜压根没听静心在说什么,他看了看手中的匣子,又望向床上的云宗玥,显得有些迟疑。

    “有事就说,出家人,不要有那么多羁绊。”静心说道。

    “是。”宝胜鼓起勇气,说道,“朝廷有旨,要重开碧云宗宗门,想知道圣女去不去。”

    静心轻叹一声,身在贪嗔痴,怎么都点不醒。

    云宗玥想了想,问道,“静心大师,我身上的毒去了几分?”

    “基本去了。你对纯阳之火的理解已深,体内元气极为醇厚,又身怀极寒之物冰魄,区区幽冥寒毒,早已肃清。”

    云宗玥惊讶不已,“那我这几日喝的药……”

    静心笑道,“你阴阳失衡,给你调一调而已。你静卧在床,反而能耐下性子,听听我老和尚念经,对吧?”

    云宗玥收敛心神,低头致谢,“多谢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