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90:惹她干嘛?她癫的! > 第172章 你都不知道你赶走了多少桃花

90:惹她干嘛?她癫的! 第172章 你都不知道你赶走了多少桃花

    三人没意见了。

    二夏是老板,她们自然听的。

    刚才开口不想住招待所只是一贯节省的习惯使然。

    坐上出租车,孙阿姨可兴奋了:“小程,你看那边,哎呦妈呀,可不得了啊,那么宽的马路,比我们家的屋子都宽。

    哎呦我的妈呀,那是啥啊?公交车?啥子叫公交车?”

    两个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家乡的阿姨看见新奇的一切兴奋得很。

    戴小妮眼睛亮晶晶,虽然不说话,心里却也有别的想法。

    她是有两个孩子的人。

    却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京城。

    出发之前,她还跟自己的男人吵了一架。

    男人不想让她离开镇南市。

    可是戴小妮想的就不同啊。

    她要出去长长见识,以后才能教孩子们走出去。

    不用像她妈、她姐那样,一个活了五十多岁,连省城都没有去过,走过最远的路,居然是娘家到婆家的那条路。

    一个三十多岁,也嫁人之后,才到了镇南市。

    她呢。

    是家里最小的闺女,却也是个没见识的。

    但是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子啊。

    姐夫的学生桃李满天下,那她戴小妮的儿子闺女,怎么就不能走出去了?

    思及此,戴小妮看向二夏:“听说京城的教育特别了不得,真的假的啊?”

    “这个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回头我带你们去那些学校附近转转?”

    戴小妮秒怂:“学校啊?我不行,我不敢去。从小到大,我最怕去学校了,就连我娃娃的家长会,都是他们爸爸去的。”

    二夏哎呀:“那可完蛋啦,我的铺子就是在学校门口,这可咋办咧~”

    戴小妮一下子就知道二夏是故意的,伸手就挠她痒痒:“小姑娘长大了哈!还知道开我的玩笑。”

    二夏笑得好开心。

    这是她成为‘姜二夏’之后认识的人。

    去老班家听教的时候,戴小妮那时候也还没结婚,当年才二十多的人性格跳脱,做饭好吃还会做零嘴,自然能够跟二夏聊得来。

    二夏看着眼前的戴小妮,跟她打了个商量:“我看你其实也没有大我几岁,我还是喊你戴姐吧,之前是因为随着师母的身份喊的。”

    都叫师母了,师母的妹妹总不能叫姐姐吧?

    戴小妮豪爽得很:“我无所谓,你这么喊,都把我喊年轻了,我乐意哈哈哈!”

    “戴姐,两位姨,我们这铺子一开始不大,但是就学校门口的人流量来说,肯定不轻松,前期的时候,你们可能会很辛苦。”

    孙阿姨一听就摆手:“我们这些人,啥都怕,就是不怕吃苦。”

    她们这一辈能够活下来的人,哪一个不是历经千辛万苦的。

    战争、动荡、饥荒……

    她们都吃着苦过来的,现在日子好起来,反而没以前那么忙碌,一大把子力气没处儿用,所以接到了沈姨的电话,她们立刻就过来了。

    又能干活,又能赚钱。

    关键工资老高了!

    两百多一个月呢!

    要知道96年的农村,很多普通农民的年收入依旧不超过2000元。

    现在一个月就有200多,听说还有啥奖金,提成啥啥啥的,反正她们也不懂那么多,就是知道能赚老多钱了。

    “那行!虽然咱们关系好,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呀!既然要来我这边工作,我们就要签订四年的合同,这个事情你们同意的吧?”

    “锄头跟我们说过,我们自然是同意签才过来的!”孙阿姨答应得很干脆。

    其实这一次沈姨联系的老姐妹有好几个,孙阿姨最热心,成为了她们几个中的领头人,把沈姨说的要求,薪资条件都讲过了。

    有人想赚钱,但是一听什么签约四年也不乐意。

    也有人觉得一个月才200元,在京城那种地方肯定生活不了。

    就算知道二夏提供食宿,她们也不乐意。

    想的更远的人,居然算计起来回车费了。

    反正这群老婆娘们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就程阿姨跟孙阿姨一起到京城来。

    但是对于二夏来说,两个踏实肯干的员工,已经足够。

    到招待所放下东西之后,二夏就带着她们往铺子去。

    就算还没有到饭点,小吃街上也是人来人往的。

    这附近学校多。

    大学又不是那种一天到晚都有课的。

    没课的学生出来溜达溜达,买点吃的也是常有。

    双休日、放假的时候,人更多。

    江晚意看中的这个铺子,位置并不算很好,在街尾,但是没办法啊,这边其他铺子都已经出租出去,生意好得不得了。

    这铺子之前那个租户,卖的东西种类多,杂乱。

    又不能成特色,根本让人记不住,艰难维系了三个月就撑不下去。

    位置不咋地,这边小吃店的种类又接近饱和,这才让江晚意捡漏。

    小小的铺面大概十五平米左右,呈长条形,后面半部分被间隔出来,用来煮东西很合适。

    二夏之前就来看过铺面,很满意这个铺面的布局。

    后面用来包包子包花卷门口放两个蒸笼,中午开始卖凉拌菜跟米饭。

    对!

    就是米饭。

    一份米饭两毛钱,装满一盒饭。

    馒头包子分别定价,还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不着急,慢慢来。

    二夏时间仓促,安排江晚意陪他们吃饭,双方再了解了解,留了钱给江晚意之后就先回学校。

    她还有课。

    谢薄江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匆匆驶往教室。

    两个人经历过京城的夏。

    感受过京城的秋。

    一起淋过京城白雪。

    也见过阳春三月光秃秃的枝丫~

    家里人都在京城,他们自然不用回家过年。

    经过一年的治疗,二夏妈妈莫立娇已经能够拄着拐杖行走。

    没有烦心事,烦心人出现,谢薄江的妈妈林汝英都恢复正常了。

    之前在医院的时候,就是林汝英陪着莫立娇。

    现在依旧如此,两个人出行的时候,沈姨也必然陪着。

    97年夏天。

    新生报到。

    去年的新生已经变成了师姐,被辅导员安排迎新的二夏腮帮子疼,不情愿。

    辅导员知道她的脾气,还要哄着。

    谁让土木系系花是二夏呢?

    长得好看,那就是土木系的门面!

    让全校师生看看,他们土木系并不都是灰扑扑的好不好!

    土木系一共派出了15个人迎新,二夏跟谢薄江都在其内。

    只是没有分到一块儿去。

    谢薄江个子高,除了二夏,对别人也没有多客气,性子这个冷的一个人,就站在那边发放学校介绍。

    只是一得空,他就跑去找二夏,给她端茶递水。

    在二夏面前,才有个笑脸。

    谢薄江一走,跟二夏一组的女同学就凑过来:“莫二夏,你们啥时候订婚啊?听说我们土木系这一次来了个又高又帅的新生,才十七岁,又聪明,又年轻!万一……”

    “万一啥?有啥就说嘛,你这说话藏一半的性子不太好哦。”

    女同学觉得耳朵疼:“你说你,明明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一开口就一口地方腔,你都不知道你这样赶走了多少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