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横空出世的娇帝君 > 第120章 文试首名

横空出世的娇帝君 第120章 文试首名

    看到这个题目,众人脑中一瞬间空白。

    就连那群自幼读书的学子们,也是迟迟没有落笔。

    “武韵壮志”这个词,简化过来,就是“沙场与将军”。

    但,这些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甚至连杀敌的将军也不曾见过,何来言志?

    不过,楚清鸢握着笔的手也顿了顿。

    她见过军营,见过保家卫国的将士,也曾被那里的氛围所感染,她的脑海里,想起了辛弃疾的《破阵子》。

    没有丝毫犹豫,她提笔,一气呵成,将这首词一笔到底,写了下来。

    当然,她也将作词之人的名字题在了词尾。

    笔墨渐干,落笔已成!

    这首词,绝对无可比拟,这是她对自己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高度自信。

    她放下手中握着的笔,“陈娘子,在下已经完成。”

    她的声音,清冷平缓,却一语起惊雷!

    这才过去不足一刻钟啊!

    所有人的目光汇集在她的身上,眼中是不可置信、怀疑。

    陈娘子和刘夫子对视一眼,心中虽然略有惊讶,但面上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好。”她笑着,让身边的侍女将她的解答纸张收到她前面的案桌上。

    楚清鸢离开自己的座位,往自己的房间方向走去。

    路过陈娘子和刘夫子时,她稍稍行了礼。

    “陈娘子,刘夫子,在下先行上楼,静等结果。”

    陈娘子微微点头。

    楚清鸢的迅速完成,给了其他参与文试的人很大的压力。

    有人写了改,改了一遍又一遍;有人仍旧没有一点思绪,纸上甚至没有几行字。

    …………

    水漏完,时间到!

    陈娘子提高声音,“诸位,时间已到,请大家停笔。”

    她身边的几名侍女开始收答卷。

    “公子,时间已到。”看到此时还在作答的人,侍女提醒道。

    那人只好眼睁睁看着她从他的笔下强行收走答卷,脸上的表情青一阵白一阵。

    一炷香不到,所有答卷已经收集完毕。

    “诸位,所有的答卷已经在我的案桌上,我会和刘夫子共同评定,最终评出文试的头一名。”

    她左手轻摆,“刘夫子,您请!”

    刘夫子也没有推辞,开始评卷。

    只是,他看着这一份份的答卷,脸上并无喜色,甚至还多次皱眉。

    一旁或站着、或坐着的人们,心里也是起伏不定。

    尤其是那些参加文试的人,心里更是不安定,他们都担心别人比自己写的要好。

    就在刘夫子一直摇头不语间,答卷已经是最后一份。

    毫无疑问,这是楚清鸢的答卷。

    “陈娘子,还剩最后一份答卷,一起评?”

    “自然。”陈娘子轻声答道,其实,她看过的这些答卷,还真没有她满意的。

    最后的答卷被刘夫子缓缓打开。

    不说内容,就是这字,磅礴大气、飘逸灵动,瞬间吸引了两人的视线。

    再看上面的内容,果然不同凡响。

    刘夫子直接从位置上站起身,脸上是激动的笑容。

    这份答卷,连他都很难写出。

    而陈娘子看过这份答卷后,脸上的笑容消失,眼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

    围着的众人不是傻子,自然觉察到了两人情绪的波动,心里咯噔一下,恐怕是完了。

    “哈哈哈,老夫活了这些年,见过不少好的诗词文章,但此篇词文,确实给了老夫一个大的惊喜。”刘夫子脸上的笑意浓厚,褶子更加明显。

    陈娘子脸上的笑意很淡,眼里满是怀念,“看着这份词文,连我这妇道人家,都颇有感触。”

    两人视线相接,“所以,今日这文试的头名,就是这位清公子。”

    两人的话音落下,人群里,一阵喧嚣,众人视线左右扫视,他们都想看看这位赢得头名的清公子。

    这时,楼梯上传来了楚清鸢的声音。

    “诸位,承让!”

    堂下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来人的身上,妒忌、不忿、怀疑的目光交织在众人的眼睛里。

    “你是清公子?”

    楚清鸢:“是我!”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是清公子?”人群里,有人不满地大声质疑。

    “就是!”

    “谁知道你是不是想仗着自己武功不错冒领?”

    楚清鸢挑眉,这就是人性。

    很难正视自己的缺憾,却容易诋毁别人的成就。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她的声音激昂、澎湃,却又隐含着一丝不甘。

    这就是这首词传达出来的情绪。

    “刘夫子,陈娘子,不知我卷上所写,是否为我所念?”

    刘夫子看着一身白衣的楚清鸢,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小公子所念,确实为卷上所书。”

    “没想到,清公子的文采如此斐然,我一介女流之辈都为那词中所书所震撼!”陈娘子赞许道。

    那些刚才质疑楚清鸢的人,面上有些挂不住。

    “不知清公子师从何人?”

    楚清鸢眼角微眯,“你觉得呢?”

    刘夫子身边的那个学子,脸色涨红,就在他准备再呛一句时,刘夫子转头看了他一眼,那是警告。

    “好了,学识不如人,就要勇于接受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学业上多下些功夫!”

    学子们大多都心服口服,只有少数的学子心怀不甘。

    “不过,清小公子,老夫还有一个疑问。”

    楚清鸢礼貌地回答道:“夫子,您问。”

    “小公子在卷中所书,此词为一位叫做辛弃疾之人所写,不知这位辛先生是何人?”

    刘夫子的话音刚落,人群里立马炸开了锅。

    “这都不是他所写!”

    “就是,那他有什么资格成为头名?”

    “不过,这位辛弃疾,是谁?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大虞有如此厉害的文人?”

    ……

    ……

    楚清鸢叹了口气,她本来可以将这首词据为己有,当成是自己现场所作。

    她相信,没人敢说她抄袭。

    但,为人的准则、以及多年的学术生涯,让她无法心安理得地这样做。

    “没错,此词,并非为我现场所作!这是我的老师,辛弃疾所作。”

    刘夫子眼里闪过一丝不解,他也不知道大虞何时出了个辛弃疾。

    “不过,此次文试,并没有要求不能挪用他人的佳句,所以,我也没有违反规则。”

    众人彼此间对视一眼,规则上,确实没有指出不能借用他人的诗词,而且,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引述了其他大儒的文章。

    他们确实无力辩驳。

    陈娘子轻声一笑,“好,既然大家也没有什么要说的,那我宣布,今日文试的头名,为我们的清公子。”

    楚清鸢:“承让!”

    她没有理会众人脸上的愠怒。

    这“醉酿”只有一坛子,她早晚要得罪这些人。

    而今日自己赢下了一局,无论如何,她算是赢得了“醉酿”,谁让这比试只有两局呢!

    她清楚,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就是数不清的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