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的娇帝君 第232章 他的真心
热门推荐:
我都说了,那个反派不是我
裸婚!工地搬砖的老公竟是大财阀
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
四合院一大宝儿
寿元能换宝?无限寿元的我无敌了
特工传奇之重明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混沌道生诀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天牢最深处。
谢廷稷站在陈虑曾住过的牢房里,扫视着这空荡荡的一隅。
陈虑临死前的话语和表情一直让他很困惑,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有强烈的预感,陈虑一定想要告诉他什么关键的消息。
忽然,他发现了地面上斑驳的血迹,看似平常,实则另有乾坤——那是文信侯临死前用指甲刻下的几个字:
“未绝……”
他眸色一暗,指尖抚过那扭曲的字迹,忽然冷笑。
“银刃。”
“属下在。”
“去查查,叶家当年……是否真的有人活了下来。”
——————
御花园,御庭内。
皇帝谢乾正与几位年轻将领赏菊闲话,忽见大理寺卿严正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谢乾挥退左右,皱眉道:“何事?”
严正压低声音:“襄都近日传言,说当年叶家一案……是遭人构陷,而且……传言称陈家是帮凶。”
谢乾手中酒杯“啪”地捏碎!
“放肆!”他猛地站起身,眼中怒火翻涌,“谁在散布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严正低头:“臣正在查,但流言来势汹汹,恐怕……”
谢乾脸色阴沉如水。
叶家旧案若被翻出,牵连的将不止是陈家——当年经手此案的官员,如今仍有部分在朝中,甚至包括……他自己。
——毕竟,叶家的“罪证”,是他亲自批复的,抄家的圣旨,是他下的。
如今,流言再起……
“查。”皇帝眸色深沉,“这流言,是谁放出来的?”
严正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私下发这么大的火,于是他连忙跪下,“是,下官定然全力查探,揪出幕后之人。”
谢乾有些恼,挥了挥手让严正退下。
“海也,去东宫,把太子叫来。”
海公公低着头,神色不明,“是,奴才遵旨。”
严正和海公公一同出了御花园。
严正是六年前才调任大理寺的,他并不清楚皇帝对于叶家之事的态度到底有多坚决。
“公公,不知陛下……”严正没有将话说圆,但海也心知肚明。
“哎哟,严大人呐,您真是折煞老奴了。”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身之人,海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老奴也就只懂如何更好地侍奉陛下,旁的事情,那是一点都不懂的。”
严正心里暗自说了声——老狐狸。
不过,面上功夫依旧得做,“海公公说的是,是本官僭越了。”
海也面色不变,也不语。
半刻钟后,一人出宫去了,一人往东宫方向走去。
“殿下,您怎的在此?”还未到东宫门口,海也就碰到了从天牢里回来的谢廷稷。
谢廷稷:“原来是海公公。”
“是父皇有事找本宫吗?”他顺势将话题转移。
海也也识趣,没再纠结刚才的问题,“是的,殿下,陛下宣您到御花园觐见。”
谢廷稷低眸看了自己身上的衣裳,没有任何脏污的痕迹,“烦请公公带路。”
他跟在海公公身边,往御花园走去。
此时,皇帝谢乾负手立于亭中,指尖捻着一朵菊花花瓣,目光却落在远处宫道上缓缓而来的玄色身影。
——太子谢廷稷。
刚入秋,他就披上了墨狐大氅,一看就是病弱之态。
谢乾眯了眯眼。
这个儿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儿臣参见父皇。”谢廷稷行礼,声音虚弱却温和。
谢乾抬手虚扶:“免礼。朕听闻你近日身子不适,可好些了?”
“劳父皇挂念,不过是旧疾发作,无碍。”
谢乾目光在他面容上一扫——脸色苍白,唇上无色,是发病的痕迹。
他忽然叹了口气:“这些年,苦了你了。”
谢廷稷抬眸,眼中无波无澜:“儿臣不敢。”
谢乾转身,指尖轻点石桌上的奏折:“襄都近日有些流言,你可听说了?”
“流言?”
“关于叶家的。”
亭中骤然一静,风掠过的声音尤其明显。
谢廷稷神色未变,只淡淡道:“市井闲话,父皇何必在意。”
谢乾盯着他的眼睛,忽然一笑:“是啊,不过是些无稽之谈。只是……”他话锋一转,“朕总觉得,这流言来得蹊跷。”
“父皇怀疑是有人故意散播?”
“你觉得呢?”
四目相对,暗流涌动。
谢廷稷唇角微扬:“儿臣以为,或许是陈家倒台后,有人想借机生事。”
“哦?”谢乾挑眉,“那你觉得,这人会是谁?”
“儿臣不知。”谢廷稷垂眸,“但父皇英明,想必早已心中有数。”
——好一个滴水不漏。
谢乾拍了拍他的肩:“你啊,西巡之后,怎么变得这般谨慎?”
谢廷稷没有接话。
他转身望向满园菊色,似不经意道:“说起来,你也该选妃了。”
谢廷稷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颤:“儿臣体弱,恐耽误佳人。”
谢乾摆手:“胡闹!你是太子,病总会好的,岂能无嗣?”他沉吟片刻,“朕看这些世家的嫡女都不错,端庄贤淑……”
“父皇。”谢廷稷忽然打断,“儿臣……已有心仪之人。”——这句话,来自他的真心。
谢乾一愣:“谁?”
谢乾看着儿子眼中骤然亮起的光彩,仿佛看到当年镜中的自己。
那种光他太熟悉了——是少年人谈起心上人时,藏都藏不住的暖意。
多可笑啊——
他当年也是这般看着那人的,结果呢?
\"哦?\"谢乾声音轻柔得危险,\"哪家的姑娘?\"
谢廷稷垂眸,他知道,若他说出襄都世家女子的名讳,他的这位父皇怕是更加怀疑他了。
\"潭州人士。\"
\"姓名?家世?\"
\"寻常女子。\"太子睫毛在风中投下阴影,\"但儿臣...\"
\"但什么?\"谢乾突然捏碎掌中的菊花花瓣,\"但你就是非她不可?就像当年朕——\"
话戛然而止。
海也手中的暖炉\"砰\"地落地。
“陛下恕罪!”海也立马跪下请罪。
谢乾没转身,“下去自行领罚。”
“是。”
刚才的插曲仿佛没有发生,谢乾依旧等着谢廷稷的回答。
“是,儿臣此生只钟情于她一人。”——这句话,也是他的真心话。
显然,谢乾也听出来了。
他看着面前高过他一头的儿子,脑海中却浮现出了那人的影子——她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惜……
“寻常女子?”
“是。”
“荒唐!”谢乾脸色一沉,“太子妃岂能是平民!”
谢廷稷抬眸,眼中竟带了一丝罕见的执拗:“她救过儿臣的命。”
谢乾一怔,忽然想起暗卫曾报——太子坠河后,确被人所救。
他眯起眼:“你当真非她不可?”
“是。”
亭中再次陷入沉默。
谢廷稷站在陈虑曾住过的牢房里,扫视着这空荡荡的一隅。
陈虑临死前的话语和表情一直让他很困惑,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有强烈的预感,陈虑一定想要告诉他什么关键的消息。
忽然,他发现了地面上斑驳的血迹,看似平常,实则另有乾坤——那是文信侯临死前用指甲刻下的几个字:
“未绝……”
他眸色一暗,指尖抚过那扭曲的字迹,忽然冷笑。
“银刃。”
“属下在。”
“去查查,叶家当年……是否真的有人活了下来。”
——————
御花园,御庭内。
皇帝谢乾正与几位年轻将领赏菊闲话,忽见大理寺卿严正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谢乾挥退左右,皱眉道:“何事?”
严正压低声音:“襄都近日传言,说当年叶家一案……是遭人构陷,而且……传言称陈家是帮凶。”
谢乾手中酒杯“啪”地捏碎!
“放肆!”他猛地站起身,眼中怒火翻涌,“谁在散布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严正低头:“臣正在查,但流言来势汹汹,恐怕……”
谢乾脸色阴沉如水。
叶家旧案若被翻出,牵连的将不止是陈家——当年经手此案的官员,如今仍有部分在朝中,甚至包括……他自己。
——毕竟,叶家的“罪证”,是他亲自批复的,抄家的圣旨,是他下的。
如今,流言再起……
“查。”皇帝眸色深沉,“这流言,是谁放出来的?”
严正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私下发这么大的火,于是他连忙跪下,“是,下官定然全力查探,揪出幕后之人。”
谢乾有些恼,挥了挥手让严正退下。
“海也,去东宫,把太子叫来。”
海公公低着头,神色不明,“是,奴才遵旨。”
严正和海公公一同出了御花园。
严正是六年前才调任大理寺的,他并不清楚皇帝对于叶家之事的态度到底有多坚决。
“公公,不知陛下……”严正没有将话说圆,但海也心知肚明。
“哎哟,严大人呐,您真是折煞老奴了。”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身之人,海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老奴也就只懂如何更好地侍奉陛下,旁的事情,那是一点都不懂的。”
严正心里暗自说了声——老狐狸。
不过,面上功夫依旧得做,“海公公说的是,是本官僭越了。”
海也面色不变,也不语。
半刻钟后,一人出宫去了,一人往东宫方向走去。
“殿下,您怎的在此?”还未到东宫门口,海也就碰到了从天牢里回来的谢廷稷。
谢廷稷:“原来是海公公。”
“是父皇有事找本宫吗?”他顺势将话题转移。
海也也识趣,没再纠结刚才的问题,“是的,殿下,陛下宣您到御花园觐见。”
谢廷稷低眸看了自己身上的衣裳,没有任何脏污的痕迹,“烦请公公带路。”
他跟在海公公身边,往御花园走去。
此时,皇帝谢乾负手立于亭中,指尖捻着一朵菊花花瓣,目光却落在远处宫道上缓缓而来的玄色身影。
——太子谢廷稷。
刚入秋,他就披上了墨狐大氅,一看就是病弱之态。
谢乾眯了眯眼。
这个儿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儿臣参见父皇。”谢廷稷行礼,声音虚弱却温和。
谢乾抬手虚扶:“免礼。朕听闻你近日身子不适,可好些了?”
“劳父皇挂念,不过是旧疾发作,无碍。”
谢乾目光在他面容上一扫——脸色苍白,唇上无色,是发病的痕迹。
他忽然叹了口气:“这些年,苦了你了。”
谢廷稷抬眸,眼中无波无澜:“儿臣不敢。”
谢乾转身,指尖轻点石桌上的奏折:“襄都近日有些流言,你可听说了?”
“流言?”
“关于叶家的。”
亭中骤然一静,风掠过的声音尤其明显。
谢廷稷神色未变,只淡淡道:“市井闲话,父皇何必在意。”
谢乾盯着他的眼睛,忽然一笑:“是啊,不过是些无稽之谈。只是……”他话锋一转,“朕总觉得,这流言来得蹊跷。”
“父皇怀疑是有人故意散播?”
“你觉得呢?”
四目相对,暗流涌动。
谢廷稷唇角微扬:“儿臣以为,或许是陈家倒台后,有人想借机生事。”
“哦?”谢乾挑眉,“那你觉得,这人会是谁?”
“儿臣不知。”谢廷稷垂眸,“但父皇英明,想必早已心中有数。”
——好一个滴水不漏。
谢乾拍了拍他的肩:“你啊,西巡之后,怎么变得这般谨慎?”
谢廷稷没有接话。
他转身望向满园菊色,似不经意道:“说起来,你也该选妃了。”
谢廷稷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颤:“儿臣体弱,恐耽误佳人。”
谢乾摆手:“胡闹!你是太子,病总会好的,岂能无嗣?”他沉吟片刻,“朕看这些世家的嫡女都不错,端庄贤淑……”
“父皇。”谢廷稷忽然打断,“儿臣……已有心仪之人。”——这句话,来自他的真心。
谢乾一愣:“谁?”
谢乾看着儿子眼中骤然亮起的光彩,仿佛看到当年镜中的自己。
那种光他太熟悉了——是少年人谈起心上人时,藏都藏不住的暖意。
多可笑啊——
他当年也是这般看着那人的,结果呢?
\"哦?\"谢乾声音轻柔得危险,\"哪家的姑娘?\"
谢廷稷垂眸,他知道,若他说出襄都世家女子的名讳,他的这位父皇怕是更加怀疑他了。
\"潭州人士。\"
\"姓名?家世?\"
\"寻常女子。\"太子睫毛在风中投下阴影,\"但儿臣...\"
\"但什么?\"谢乾突然捏碎掌中的菊花花瓣,\"但你就是非她不可?就像当年朕——\"
话戛然而止。
海也手中的暖炉\"砰\"地落地。
“陛下恕罪!”海也立马跪下请罪。
谢乾没转身,“下去自行领罚。”
“是。”
刚才的插曲仿佛没有发生,谢乾依旧等着谢廷稷的回答。
“是,儿臣此生只钟情于她一人。”——这句话,也是他的真心话。
显然,谢乾也听出来了。
他看着面前高过他一头的儿子,脑海中却浮现出了那人的影子——她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惜……
“寻常女子?”
“是。”
“荒唐!”谢乾脸色一沉,“太子妃岂能是平民!”
谢廷稷抬眸,眼中竟带了一丝罕见的执拗:“她救过儿臣的命。”
谢乾一怔,忽然想起暗卫曾报——太子坠河后,确被人所救。
他眯起眼:“你当真非她不可?”
“是。”
亭中再次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