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饶命,臣弟是女儿身 第169章 转机
热门推荐:
神级系统:从废柴到无敌
都不宠女儿是吧?我宠!
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
常安在
木叶老六,开局成为七尾人柱力
穿越之陶朱之富
我以狐仙镇百鬼
惊,混混老公竟是隐藏大佬
绑定天命之女,众女成尊我成帝!
王御医说的情况谢潇心中早有预料,她道:“没关系,资料多多益善,尤其是最早发病的那些人,我全部都要看。”
王御医道:“下官遵命,这就着人给您送去。”
谢潇点点头:“有劳。”
出于在东宫和中书工作时多与文字打交道时储存下来的职业习惯与根基,阅读资料、梳理问题、从中发现问题并抽丝剥茧对于谢潇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夜半的时候,谢潇召来了暗卫。
来的是三个黑衣人,见到她手中的令牌迅速跪下。
谢潇手心微抬,直接开门见山:“我这里有几个疑问,请你们帮我去探个究竟。”
为首的那个人身量高瘦,眼睛如鹰隼一般锐利寒冷,仿佛一切的伪装都在他这里无所遁形。
“七皇子不必客气,殿下既然将令牌交给您使用,自然是对您百分百的信任,属下也但凭您的吩咐。”
谢潇道:“第一个患病的人是东宫里负责洒扫的太监,名叫东明,去查一查他患病之前的一周里都接触了谁,吃过什么东西,或是生活有什么异常的轨迹。”
“是。”暗卫低头应下。
接着,谢潇又拿出一幅太监画像交给暗卫:“上次我在重州殿附近见过他带人出去抛尸,人有些眼生,当时他眼色闪躲很不正常,去查一查他是哪个宫里的,或是去查查他的住处,近期是否多了一笔横财。”
暗卫又应。
谢潇准备好了几张白绢布与一壶预防疫病的汤药:“如今宫中风疫严重,你们虽然藏在暗处,但每日都要按时饮药预防,去查的时候也要小心些,莫要被感染了。”
暗卫神色微动,照做之后如风影一般退了出去。
第二日清早,谢潇给谢珏喂了药之后,嘱咐东宫外的侍卫将傅柳唤了过来。
两人脸上各自蒙着白绢布,隔着关闭的宫门见了一面。
傅柳虽不见她的样子,但听声音应是比入东宫之时的状态好上许多。
谢潇忧心忡忡,问道:“皇祖母可好?年纪大的人生不得大病,莫要让她在宫中接触脏东西。”
“太后还好,殿里整日熏着艾草,预防的方剂每日都喝。”傅柳将手中的食盒自宫门下檐的空隙里递了进来,同样满脸担心:“这是颖妃亲自下厨做的糕点和小菜,她很挂念你的安危,叫你好生照顾自己。”
心中缓缓溢出暖流,谢潇仿佛看到了颖妃独自一人在小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姨母还好吧?”
傅柳对这个称谓很不习惯,什么时候颖娘娘变成姨母了?
“颖妃带领着妃子们守在后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后宫除了皇后娘娘整日癫狂,嚷着要去见陛下之外,其余倒也正常。”
谢潇又问:“御书房那里可有什么变数?父皇还是不管不问?”
“陛下,的确如此。”
傅柳也很想不通帝王为何会有这古怪的态度:“纵然帝储关系不算特别亲近,但陛下也没有看着殿下困在东宫任其自生自灭的道理,这段时间早朝暂停,御书房中也在坚持着处理政事,只是听说整日都被舒贵妃陪着,外人一律不得见。”
谢潇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舒贵妃腹中的那个约莫还有两个月就要出生了,照父皇这个予取予求的态度,如若苏毕罗顺利产下男婴,而谢珏恰巧死在这场瘟疫之中,说不定今后的东宫将会易给一个襁褓之儿。
傅柳又道:“太后主持大局忙不过来,请了梁王出山,他处事冷静果断,利用从前在生意场上的人脉轻而易举解决了宫中药材不足的问题,如今宫中对他的风评很好,陛下也曾多次出言夸奖于他。”
谢潇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与此同时,平日里熙熙攘攘、达官贵人络绎不绝的宫门口,驶过来一驾平平无奇的马车。
车帘被一只美丽女子的手掀开,下来一位翩翩白衣的女子,是夏见雪。
她向侍卫说明自己要请见太后,声称自己有治疗太子风疫的药方。
侍卫大惊,如今许多宫人都感染了风疫,就连御前伺候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外头的人避之还来不及,乍一有人要入宫请见,且声称还有了治病的药方,侍卫当然不肯相信。
夏见雪急切说道:“我父亲回家之后也感染了风疫,按照这方子用药,如今已大有好转,实验过后是有疗效的,还望各位行个方便,让我进宫面见太后,说不定能救太子殿下!”
侍卫们面面相觑,虽仍存疑虑,但见她言辞恳切,又提及能救太子,不敢轻易决断,其中一人匆忙进宫去通报。
不多时,得到消息的纪姑姑匆匆出来。
隔着宫门,纪姑姑打量着夏见雪,心中虽对她所言将信将疑,但如今宫中风疫肆虐,太子病情危急,太后也为此焦心不已,所以任何一丝希望都不容错过。
纪姑姑问道:“夏姑娘所言可属实?这药方可有十足把握?”
夏见雪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纪姑姑:“姑姑,臣女不敢有半句虚言。我父亲患病后,我四处寻医问药,从坊间一位赤脚医生手中得此良方,父亲用药后腹泻不止,但热症却减轻了不少,臣女自小钻研杂学,也对医书有些涉猎,于是大胆更改了其中几味药,老天有眼,竟亲眼见到父亲好转。”
夏见雪最后跪下,将手中的方子举过头顶,朝着东宫的方向深深磕了个头:“臣女只是忧心殿下安危,若殿下用过之后不得救,臣女愿以死谢罪!”
纪姑姑略作思忖,道:“好,我暂且信你。但这药方关乎重大,需先经御医们查验。你随我来。”
说罢,纪姑姑命人打开宫门,将夏见雪迎了进去。
一行人匆匆赶到东宫外头,夏见雪将药方呈上。
以王御医为首的御医们围聚过来,仔细查看药方上的药材与配比,一边研究一边低声讨论。
其中一位年长的太医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地说:“这方子中的几味药,搭配倒是巧妙,理论上对风疫之症有一定的效用,只是……”
纪姑姑心急打断:“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王御医拱手道:“只是此药中有几味药较为罕见,宫中储备并不充足,若是大量熬制,怕是难以满足。”
“殿下是心怀黎庶的国之储君,他的安危与江山社稷同样重要。”
夏见雪闻言,赶忙说道:“纵使药材较为罕见,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殿下命不久矣却不敢作为吗?只要先救殿下一命,其余宫人也尚可徐徐医之,又有何急?”
王御医当机立断:“好,即刻派人去配药。同时,先按照这方子少量熬制,在病患身上做试验。若真有成效,再给殿下服用。”
夏见雪眸中溢出惊喜,“谢王御医!”
王御医道:“下官遵命,这就着人给您送去。”
谢潇点点头:“有劳。”
出于在东宫和中书工作时多与文字打交道时储存下来的职业习惯与根基,阅读资料、梳理问题、从中发现问题并抽丝剥茧对于谢潇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夜半的时候,谢潇召来了暗卫。
来的是三个黑衣人,见到她手中的令牌迅速跪下。
谢潇手心微抬,直接开门见山:“我这里有几个疑问,请你们帮我去探个究竟。”
为首的那个人身量高瘦,眼睛如鹰隼一般锐利寒冷,仿佛一切的伪装都在他这里无所遁形。
“七皇子不必客气,殿下既然将令牌交给您使用,自然是对您百分百的信任,属下也但凭您的吩咐。”
谢潇道:“第一个患病的人是东宫里负责洒扫的太监,名叫东明,去查一查他患病之前的一周里都接触了谁,吃过什么东西,或是生活有什么异常的轨迹。”
“是。”暗卫低头应下。
接着,谢潇又拿出一幅太监画像交给暗卫:“上次我在重州殿附近见过他带人出去抛尸,人有些眼生,当时他眼色闪躲很不正常,去查一查他是哪个宫里的,或是去查查他的住处,近期是否多了一笔横财。”
暗卫又应。
谢潇准备好了几张白绢布与一壶预防疫病的汤药:“如今宫中风疫严重,你们虽然藏在暗处,但每日都要按时饮药预防,去查的时候也要小心些,莫要被感染了。”
暗卫神色微动,照做之后如风影一般退了出去。
第二日清早,谢潇给谢珏喂了药之后,嘱咐东宫外的侍卫将傅柳唤了过来。
两人脸上各自蒙着白绢布,隔着关闭的宫门见了一面。
傅柳虽不见她的样子,但听声音应是比入东宫之时的状态好上许多。
谢潇忧心忡忡,问道:“皇祖母可好?年纪大的人生不得大病,莫要让她在宫中接触脏东西。”
“太后还好,殿里整日熏着艾草,预防的方剂每日都喝。”傅柳将手中的食盒自宫门下檐的空隙里递了进来,同样满脸担心:“这是颖妃亲自下厨做的糕点和小菜,她很挂念你的安危,叫你好生照顾自己。”
心中缓缓溢出暖流,谢潇仿佛看到了颖妃独自一人在小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姨母还好吧?”
傅柳对这个称谓很不习惯,什么时候颖娘娘变成姨母了?
“颖妃带领着妃子们守在后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后宫除了皇后娘娘整日癫狂,嚷着要去见陛下之外,其余倒也正常。”
谢潇又问:“御书房那里可有什么变数?父皇还是不管不问?”
“陛下,的确如此。”
傅柳也很想不通帝王为何会有这古怪的态度:“纵然帝储关系不算特别亲近,但陛下也没有看着殿下困在东宫任其自生自灭的道理,这段时间早朝暂停,御书房中也在坚持着处理政事,只是听说整日都被舒贵妃陪着,外人一律不得见。”
谢潇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舒贵妃腹中的那个约莫还有两个月就要出生了,照父皇这个予取予求的态度,如若苏毕罗顺利产下男婴,而谢珏恰巧死在这场瘟疫之中,说不定今后的东宫将会易给一个襁褓之儿。
傅柳又道:“太后主持大局忙不过来,请了梁王出山,他处事冷静果断,利用从前在生意场上的人脉轻而易举解决了宫中药材不足的问题,如今宫中对他的风评很好,陛下也曾多次出言夸奖于他。”
谢潇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与此同时,平日里熙熙攘攘、达官贵人络绎不绝的宫门口,驶过来一驾平平无奇的马车。
车帘被一只美丽女子的手掀开,下来一位翩翩白衣的女子,是夏见雪。
她向侍卫说明自己要请见太后,声称自己有治疗太子风疫的药方。
侍卫大惊,如今许多宫人都感染了风疫,就连御前伺候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外头的人避之还来不及,乍一有人要入宫请见,且声称还有了治病的药方,侍卫当然不肯相信。
夏见雪急切说道:“我父亲回家之后也感染了风疫,按照这方子用药,如今已大有好转,实验过后是有疗效的,还望各位行个方便,让我进宫面见太后,说不定能救太子殿下!”
侍卫们面面相觑,虽仍存疑虑,但见她言辞恳切,又提及能救太子,不敢轻易决断,其中一人匆忙进宫去通报。
不多时,得到消息的纪姑姑匆匆出来。
隔着宫门,纪姑姑打量着夏见雪,心中虽对她所言将信将疑,但如今宫中风疫肆虐,太子病情危急,太后也为此焦心不已,所以任何一丝希望都不容错过。
纪姑姑问道:“夏姑娘所言可属实?这药方可有十足把握?”
夏见雪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纪姑姑:“姑姑,臣女不敢有半句虚言。我父亲患病后,我四处寻医问药,从坊间一位赤脚医生手中得此良方,父亲用药后腹泻不止,但热症却减轻了不少,臣女自小钻研杂学,也对医书有些涉猎,于是大胆更改了其中几味药,老天有眼,竟亲眼见到父亲好转。”
夏见雪最后跪下,将手中的方子举过头顶,朝着东宫的方向深深磕了个头:“臣女只是忧心殿下安危,若殿下用过之后不得救,臣女愿以死谢罪!”
纪姑姑略作思忖,道:“好,我暂且信你。但这药方关乎重大,需先经御医们查验。你随我来。”
说罢,纪姑姑命人打开宫门,将夏见雪迎了进去。
一行人匆匆赶到东宫外头,夏见雪将药方呈上。
以王御医为首的御医们围聚过来,仔细查看药方上的药材与配比,一边研究一边低声讨论。
其中一位年长的太医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地说:“这方子中的几味药,搭配倒是巧妙,理论上对风疫之症有一定的效用,只是……”
纪姑姑心急打断:“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王御医拱手道:“只是此药中有几味药较为罕见,宫中储备并不充足,若是大量熬制,怕是难以满足。”
“殿下是心怀黎庶的国之储君,他的安危与江山社稷同样重要。”
夏见雪闻言,赶忙说道:“纵使药材较为罕见,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殿下命不久矣却不敢作为吗?只要先救殿下一命,其余宫人也尚可徐徐医之,又有何急?”
王御医当机立断:“好,即刻派人去配药。同时,先按照这方子少量熬制,在病患身上做试验。若真有成效,再给殿下服用。”
夏见雪眸中溢出惊喜,“谢王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