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太子殿下饶命,臣弟是女儿身 > 第171章 劝你来试一试

太子殿下饶命,臣弟是女儿身 第171章 劝你来试一试

    东宫这里的风疫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谢潇也得到许可,可以前往太后宫中禀明事情。

    她泡了半个时辰的药浴,换上了用艾草熏过的衣衫。来到太后宫中时,脸上依旧蒙着白绢布。

    老人家这些时日为了风疫的事情心力交瘁,乍一见到心爱的孙子,眼眶不禁瞬间红了起来。

    “小七,你可是出来帮哀家撑着局面的?”

    谢潇恭敬行礼请安后,特意站得远远的,声音清朗又坚定:“皇祖母,您辛苦了。孙儿既已安然无恙地出来,定会竭尽全力为您分忧解难。只是眼下东宫的风疫尚未完全控制住,三哥也还未彻底康复。但有些话,孙儿不得不提前告知您,所以才冒险前来见您一面。”

    老太太本就泪窝浅,一想起还未脱离险境的心头肉,泪水就忍不住模糊了双眼:“你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谢潇给纪姑姑使了个眼色,殿内众人便纷纷退下,门口唯有武功高强、机警过人的傅柳在外守着。

    傅柳极为敏锐,她很快察觉到殿外总有三三两两的宫人路过,那些人的眼神总是有意无意地往殿中窥探。

    这些人,有的是各宫后妃身边的熟面孔,有的却十分陌生,从未见过,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带着不简单的目的。显然,自瘟疫爆发后,从东宫第一个活着走出来的谢潇,已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

    ……

    从太后宫中出来后,谢潇经过了太后允准,以颖妃的名义给孟家的侄女寄了一封信,孟栖燕看后脸色一变。

    半个时辰后,孟家派出了十几名身材精壮、孔武有力的家仆快马加鞭前往北潼川送信。

    谢潇刚刚看完太后回到东宫这里,恰巧派出去的暗卫有了消息前来回禀,彼时谢珏的精神也好了许多,斜躺在软榻上听人汇报。

    暗卫单膝跪地,眼睁睁瞅着谢珏手上的佛珠,答道:“属下先是潜入了东宫的太监居所,从东明的遗物和同屋太监的口中,得知东明患病前一周曾去御膳房帮厨,期间接触过一位从宫外采购食材回来的杂役。

    顺着这条线索,一路追踪到宫外,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找到了那个杂役。经过一番探查发现杂役也是得了重病死的,与风疫的症状极其相似。家人回忆他在采购食材时,曾在路边的一个小摊贩那里买了一些野味,小摊贩被属下们折磨一番,这才老实交代当时高价卖给了杂役一些病死的野味,属下们怀疑,这些野味很可能就是疫病的源头。”

    “辗转了三条线,才把风疫传染给三哥。”谢潇双手负后,眸色复杂而沉稳:“东明应该是发病之前临时调入东宫的吧?”

    谢珏这样的人物,平日里自然不会过分关注一个小太监,他沉默不语,显然对东明没什么印象。

    谢潇又追问:“那摊贩可也感染了风疫?”

    暗卫答:“摊贩在山里的窝棚独自居住方便打猎,如今已经不见踪迹,家人也不知其去向。”

    谢潇:“那带人去抛尸的太监呢?”

    “属下们先是排查各宫太监的名册,锁定抛尸太监来自内府下属的杂物管理处,此人如今还活着。我们趁着夜色潜入他的住处,一番仔细搜查后,在床板下发现一大包金银财宝。财物的来源难以查明,但听其他人说,这个太监曾与凌霜宫的一名姑姑来往密切。”

    谢潇回过头,与谢珏对视一眼,两人眼底同时涌起一抹幽暗之色,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谢潇又说:“抛出去的尸体既已被焚烧,天下人仍会认为东宫是风疫的第一发源地。倘若有人继续以‘天道昭昭,报应不爽’之名蛊惑人心,恐怕天下人都要以为三哥此番是遭天谴了。”

    男子冰冷的声线在殿中久久回荡,谢珏历经垂死挣扎,心境变得异常坚韧:“无妨,即便再来一次群臣参奏,我也输得起。”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了景家的遭遇,如今宫里宫外都传开了。” 暗卫退下后,谢潇一想起此事便如鲠在喉,“景家以污蔑太子、煽动谣言一事被都察院查抄,已经…… 满门抄斩了。”

    谢珏眸色平静,没有丝毫波澜,淡淡道:“景家满门抄斩,其中一成原因是污蔑我,其余九成,在于景潘和景老爷子本身。景老爷子致仕前,利用世家关系结党营私,当年在朝堂上对父皇多有掣肘,这笔账,父皇心里想必已记了多年。而景潘在短短几天内,就能煽动朝臣掀起如此大的弹劾事件,这种能力强大到让九五至尊都心生忌惮,好不容易逮着个由头,自然要将其连根拔起。”

    谢潇有些惊愕:“你是说,最看不惯景家的,其实是父皇?”

    谢珏嘴角扯起一抹笑,像是在嘲讽命运的捉弄:“党争之势此起彼伏,将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才是帝王的平衡之道。今日给这方些许恩宠,助长其气焰;明日又对那方委以重任,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谁也无法一家独大,而帝王则稳坐龙椅,始终掌控着朝政的走向。”

    谢潇还以为他对帝王在风疫期间的不管不问感到心寒,便出言劝慰:“三哥,帝王之家向来如此,只要父皇能将天下顺利交给你,那些细枝末节的事,便不必再过多考虑了。”

    “怎么,开始关心我了?” 谢珏探身过去,轻轻捏起她的下颚,平日里冷峻的眉眼此刻满是温情缱绻,“是不是喜欢上三哥了?”

    “你少来!” 谢潇一把推开他的手,对他玩世不恭、漫不经心的腔调很是不习惯,“正谈着重要的事情呢,你又来这一套,一天到晚没个正形。”

    谢珏眉毛一挑,身子前倾,将她压在身下,声音里带着暧昧的劲头:“就这段时间能有独处的机会,来日东宫之门敞开,你便要回紫凤阁了,不如先亲热会儿……”

    谢潇奋力挣扎,满脸嫌恶地推开他:“没想到你这个饱读诗书的酸儒生,竟还是个臭流氓!学了这么多年的孔孟之道,你…… 你都学到哪里去了?”

    “不流氓哪里来的娘子。” 谢珏眼神戏谑地在她身上打转,嘴角猛地一勾,露出几分坏笑,还带着几分不羁与狡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宫中有人传说太子不举,不如你来试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