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玩主天下 > 第83章 庆寿辰宁府家宴

红楼:玩主天下 第83章 庆寿辰宁府家宴

    ……

    这话,贾环现在还不敢自己去跟政老爷说,但贾玩其实也不好替他开这个口。

    十一岁的孺子,连自己的路都没走明白呢,有什么资格去做从弟的主?

    政老爷那样的人又岂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除非他自己先混出个样来!

    贾玩思索一阵,终于有了个折中的法子,说道:“环哥儿学武,是想当个好勇斗狠的武夫,还是想像我贾家祖宗一样驰骋沙场拜将封侯?”

    这话是极具诱导性的,一褒一贬,傻子都知道后者更好。

    贾环以前也是有点心眼的,只可惜那些心眼太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现在要纯粹些,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既然想当将军,那就要有将军的韬略与见识!环哥儿,这不是光凭几分拳脚或是舞刀弄剑就能成的事。”,贾玩目光灼灼地看着贾环,神情中透着几分兄长的威严与期许。

    “那我该如何做?”,贾环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

    贾玩负手而立,缓缓说道:“行军打仗,讲究的是排兵布阵、知己知彼。这些都需要你潜心研习兵法,熟知古今战例,方能有所成就!你明白么?”

    贾环茫然,还是要读书么?

    习武不应该是练拳练脚练刀枪,然后一个打十个,当“百人敌”、“万人敌”吗?

    他不解问道:“三哥哥,学文考科举要读书,怎么习武当将军也要读书?读书到底是文事还是武事?”

    贾玩几乎不假思索,张口便答:“人分文武,书同样分文武!学文书则为文,学兵书则为武!”

    这个问题,早在秦汉时便有定论。

    昔日楚霸王项籍便有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贾环毕竟才八岁,想让人真正理解这个道理确实有些为难。

    所以贾玩也不强求,只道:“一会儿我回去给你找两本兵书来,你先试着读一读,若能看的进去,再来同我谈其他可好?”

    贾环稍一犹豫后,方才迟疑着问道:“三哥哥能不能给我一个期限?我怕自己贪玩,耽误太久!”

    他现在也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德行。

    贾玩微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孩童心性,总是难以长久,无论是学文还是学武,都是需要长久坚持的,绝非一时冲动就能成功。

    像小贾兰那样懂事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多见的。

    就连孔老夫子都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才定下向学之心,更遑论其他?

    所以贾玩很能理解,并且对于贾环主动求助于外力鞭策的行为非常支持且赞赏!

    便道:“那好!我们便定下一个百日之约,现已九月,再有百余日便是新年。若你能在年节前通读我送去的两本兵书,并且言之有物的话,我便替你向政老爷求一位武师来,助你习武,可好?”

    这话他说得真诚。

    如果贾环真能在这几个月时间里看完两本兵书并学到点什么,到时候借着年节的气氛,再让政老爷亲自考校一番,十有八九都能成事。

    贾环不疑有他,郑重点头应下!

    替这小子选书的事,倒也没必要考虑太多,兵家经典耳熟能详的也就那几本。

    《六韬》、《三略》、《尉缭子》、《司马法》这些,一时半会儿找起来也不容易。

    但《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两本,那还不到处都是?

    至于贾环能学到什么样,贾玩也不好说,毕竟他对这些兵书,也就仅局限于知道或简单翻阅而已。

    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贾环这小子连探春都没告诉。

    不过兰哥儿菌哥儿同他亲近,在族学也是常待一处,大抵是知道一些的。

    反正的代儒太爷还有政老爷,平时都不会过问这些事,贾环学了什么、学成什么样也没多少人关心。

    此事过后没几日,宁国府又办大事。

    这回是真的大事——贾敬的六十大寿!

    需要大操大办,比上个月贾母的寿宴还要热闹!

    不过这事儿没法比,男尊女卑的时代,贾敬在性别上就注定了拥有更大影响力。

    此外,整岁寿,也不比平时,自然要再隆重些。

    偌大一座宁国府,就如被点燃的花树,热闹非凡。

    天未亮透,府里的下人就已忙得脚不沾地。

    门房小厮挺直腰板,眼观六路,迎来送往。

    一辆辆马车鱼贯而至,整条宁荣街几乎排满,东平、南安、西宁、北静四位郡王府都派了人持名帖来送贺礼,个顶个的厚重。

    除贾家这个东道主外,其余六座国公府也是应到尽到,更有大小侯伯十余家,连着数不清的姻亲故旧,送来的寿礼都堆成了山!

    不过大多都非亲至,毕竟贾敬这位正主今儿都没回来,仍留在京外道观之中。

    就连贾蓉去请,也只请回了一万张《阴骘文》,散与众宾朋。

    这种诡异场面,王公贵族们若是亲至才叫不像样。

    但大多持名帖来送寿礼的人也是有一定身份的,其中不乏各家儿孙辈的后人,自然还须用心招待。

    男宾们身着华服,谈笑风生。

    贾琏、贾玩、贾蔷等贾家子弟穿梭其中,偶尔也会应酬各方贵客。

    当然,那些身份贵重的客人,还是需要贾珍亲自招待寒暄的。

    女眷们则都汇聚在后院,尤氏主陪,蓉哥儿媳妇副陪,伴着邢、王二位夫人笑谈家常,当然也不会少了琏二嫂子这样热闹的人以及一众姑娘们。

    这一世,秦可卿未曾失贞,也不曾病重,所以寿宴只有虚浮的热闹与喜庆,并无什么悲哀与落寞。

    筵席不必多谈,这不是贾玩能多言语的场合,也没道理偏要在此时拓展人脉。

    四王八公的势,有没有用且先不提,能不能借都得再好好掂量掂量,他那小胳膊小腿,还不到乱蹦跶的时候,最好别太跳。

    宴中,贾玩特别留意到一人离席,犹豫一阵后,也借口悄悄跟了上去。

    这人他已经盯了许久,早料到对方今日不会消停,又怎能不去亲眼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