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终归始 > 第5章 七怪初具

终归始 第5章 七怪初具

    鲁仁杰一脸严肃地看着殷成秀、雷鹏和雷鹍说道:

    “各位贤弟啊,你们可曾看到今日袁洪、吴龙、常昊他们与子牙交战时的情形吗?”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并不知晓其中缘由。

    鲁仁杰皱起眉头叹息道:

    “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国家将要兴盛,必定会出现祥瑞之兆;而国家即将灭亡,则必然会有妖怪作祟。’

    你们看看如今这三个将领,一个个都长得不像人样儿,简直就是一群妖孽嘛!如今天下各路诸侯汇聚在此地共同对抗强敌,怎么可能靠这些妖魔鬼怪就能够抵挡住敌人并取得胜利呢!”

    殷成秀连忙劝道:

    “兄长切莫着急,先不要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咱们还是静观其变,看看接下来事情会如何发展吧。”

    然而,鲁仁杰却义正言辞地回答道:

    “我身受成汤三代君王的恩泽,又怎能辜负国家对我的信任呢?唯有誓死报效国家才是正道啊!”

    说完,他眼神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

    差官快马如飞,风驰电掣般赶往朝歌,一路上风尘仆仆,终于抵达文书房。

    飞廉早已心急如焚地在此等候,他迫不及待地接过奏章,聚精会神地观瞧,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袁洪连战皆捷,连续诛杀了大镇叛逆诸侯彭祖寿、姚庶良等人,不禁喜不自禁。

    飞廉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匆匆地捧着奏章登上鹿台觐见纣王。当驾官快步上前,高声禀报:“启禀陛下,中大夫飞廉求见。”

    纣王闻听此言,喜笑颜开道:

    “快传他进来!”

    未几,左右侍卫便将飞廉带到了殿前。

    飞廉双膝跪地,头颅低垂,如卑微的臣子般向纣王禀报一则喜讯。

    他的声音如洪钟,铿锵有力,传递着胜利的喜悦,仿佛战鼓在纣王耳边擂动:

    “陛下,我国威猛的袁洪元帅在孟津战场上大获全胜,一举斩杀敌军两员大将,兖州侯彭祖寿和豫州侯姚庶良。

    我国军队士气高昂,而周军则如泄气的皮球,士气低落。这是我国起兵以来最辉煌的战绩,皆是陛下洪福齐天所致。”

    纣王听闻此奏,喜不自禁,笑容如春花绽放:

    “元帅袁洪,连斩二逆,威震敌胆,其功当居首位!

    传朕旨意,特赐嘉奖,赐予锦袍金珠,以激励其功勋。另赐蜀锦百匹、宝钞万贯、羊酒等物,犒赏将士们的辛勤付出,务必全力以赴,剿灭叛逆。

    待平叛后,朕将另行封赏,决不食言。奉旨照办。”

    飞廉领旨,恭敬地叩头谢恩,然后马不停蹄地着手前往孟津的犒赏事宜。

    此时的纣王宫中,欢声雷动,喜气洋洋。

    妲己,那位艳冠群芳、聪慧过人的皇后,闻听胜利的佳音,如翩翩彩蝶般飘然而至,向纣王道贺:

    “陛下,贺喜您,又得一位治国之能臣。袁洪元帅真乃将帅之才,可担重任。

    此番奏捷,叛逆之军指日可破,我国将国泰民安,此皆陛下英明神武、洪福齐天之故。”

    纣王被妲己的绝色容颜和睿智言辞所倾倒,喜笑颜开道:

    “爱妃所言,深得朕心。”

    于是,他们在鹿台上设宴,欢庆胜利。

    寒冷刺骨的冬季,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仿佛无数只轻盈的蝴蝶翩翩起舞,又似天宫中的仙女洒下的花瓣,给人间带来了祥瑞和美好的祝愿。

    此时此刻,纣王正与他心爱的妲己以及另外三位妩媚妖艳、倾国倾城的妖精们围坐在华丽的宫殿内。他们被这美丽的雪景所陶醉,心情愉悦无比。案几上摆满了珍馐美酒,众人手持酒杯,开怀畅饮,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纣王英俊威武,气宇轩昂;妲己身姿婀娜,娇艳欲滴;而那三位妖精则各具风情,或清丽脱俗,或妖娆魅惑,或温婉可人。他们相互调侃取乐,谈笑风生,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天籁之音,在空旷的宫殿中经久不息地回响着。

    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但殿内却温暖如春,洋溢着浓浓的温馨气息。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纣王等人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欢乐氛围当中。他们品味着香醇的美酒,欣赏着美丽的雪景,感受着彼此之间真挚的情感,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日午后。

    ---------------------------------------------------------

    那日,招贤榜蓬下,走来二人,长得那叫一个凶神恶煞!

    一个面如靛蓝,眼似金灯,口若血盆,獠牙外露,身躯伟岸似铁塔;

    另一个面如瓜皮,口大如盆,牙尖如短剑,发色如朱砂,头顶双角,模样甚是怪异。

    二人径直往中大夫府来谒见。

    飞廉一见,吓得亡魂皆冒。

    待行礼完毕,飞廉战战兢兢地问道:

    “二位豪杰,你们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谁?”

    二人躬身回答道:

    “我二人乃大夫您的子民,成汤的百姓。听闻姜尚狂妄自大,竟敢侵犯天子关隘,我兄弟二人愿归顺麾下,以报国恩,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攻破周兵,以雪大王之耻!在下姓高名明,我弟弟叫高觉。”

    通报完姓名,飞廉便领着二人往朝内,去拜见纣王。

    进午门,径往鹿台见驾,纣王问曰:

    “大夫有何奏章?”

    飞廉奏曰:

    “今有二贤高明、高觉,愿来报效,不图爵禄,敢破周兵。”

    纣王闻奏大悦,宣上台来。二人倒身下拜,俯伏称臣,王赐平身,二人立起。

    纣王一见,相貌奇异,甚是骇然:

    “朕观二士,真乃英雄也!”

    随在鹿台上俱封为神武上将军,二人谢恩。

    王曰:“大夫与朕陪宴。”

    二人下台冠带了,至显庆殿待宴,至晚谢恩出朝。

    次日圣旨降下,宛如惊雷乍响,震彻九霄,命高明、高觉,随同钦差押送汤羊、御酒前往孟津。

    此时,周国如沉睡的雄狮,日渐觉醒,势力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姜尚竟如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借机发动叛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企图篡夺天下。

    纣王深知此次战事如泰山压卵,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当机立断,派出高明、高觉这两位宛如天降神兵的奇士为将,委以重任,希望他们能成为平定叛乱的中流砥柱。

    高明、高觉,同钦差官往孟津来,行至辕门,传旨意下。旗门官报入中军,袁洪与众将接旨。进中军开读,诏曰:

    尝闻将者乃三军之司命,系社稷之安危。将得其人,国有攸赖;苟非其才,祸遂莫测,则国家又何望焉!兹尔元帅袁洪,才兼文武,学冠天人,屡建奇功,真国家之柱石,当代之人龙也!今特遣大夫陈友,解汤羊御酒、金帛锦袍,用酬戍外之劳,慰朕当贮之望。尔当克勤忠荩,扑灭巨逆,早安边疆,以靖海宇。朕不惜茅土重爵,以待有功。尔其钦哉。特谕。

    这是一场奇妙的相遇。

    袁洪,刚刚结束了一场激战,凯旋而归。

    帐内,袁洪整顿完毕,对着天空虔诚地拜谢天使的恩赐。

    他眼含泪水,心中充满感激。为了让这位英勇的战士感受到家的温暖,帐内的侍从们纷纷忙碌起来,准备一场隆重的接待。

    他们精心准备了美食美酒,只待袁洪将军谢恩完毕,便欢庆这场胜利的盛宴。

    就在此刻,高明与高觉宛如两颗闪耀的星辰,步入帐内。

    他们三人行礼完毕,袁洪瞪大双眼,满脸惊喜,仿佛发现了藏匿在迷雾中的珍宝,原来他们竟是棋盘山的桃精、柳鬼。

    这对神秘的高明、高觉,恰似那棋盘山上的仙灵。他们久居此地,潜心修炼,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

    今日,命运的红线如同神奇的魔法,将他们与袁洪紧紧相连,这一切仿佛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他们举杯畅饮,共同欢庆这难得的相识,让喜悦在心中绽放。

    当袁洪认清高明、高觉的身份后,心中喜悦不已。他们三人相视而笑,仿佛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

    酒过三巡,帐内欢声笑语不断。

    他们谈论着过往的传奇经历,分享着彼此的心得感悟。在这欢庆的夜晚,他们仿佛找到了久违的知己。一气同枝,他们感叹命运的无常,却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遇。

    月光洒满帐幕,夜色渐深。袁洪、高明、高觉三位英雄,在这神秘的夜晚,结下了生死之交。他们把酒言欢,倾诉衷肠。这份深厚的友谊,仿佛已成为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从此,他们并肩作战,守护我国边疆,共创辉煌。

    正是:

    不是武王洪福大,焉能七圣死梅山。

    ----------------------------------------------------------------

    高明、高觉在营帐之中与众位将领相互见面,各自表达问候之意。第二天,

    袁洪准备好了谢恩的奏折,派遣天使返回朝歌复命暂且不提。就在当天,袁洪命令高明和高觉两位将军,前往周营挑战。

    两人毫不犹豫地走出营地,来到周营前大声呼喊道:

    “让姜尚出来见我们!”

    巡逻的哨兵迅速骑马回报中军帐内。子牙询问身边的人:

    “谁愿意前去迎战?”

    一旁的哪吒主动请缨说道:

    “弟子愿意前往。”

    子牙同意了他的请求。

    哪吒领命之后立即出营,突然看见两个人正徒步走来,模样十分凶狠可怕!

    具体情况如何呢?

    只见前方站着两人,一人面色湛蓝犹如靛青之色,双眼明亮宛如明灯;另一人脸色则如青翠的松木一般,嘴唇宽大且形如血盆。

    一个人的獠牙突出狰狞,如同锋利的钢剑;一人下巴上的胡须赤红浓密,仿佛赤色的绳索。

    一个手持方天画戟,戟上悬挂着豹尾;一个手握加厚的钢板大斧,斧头巨大犹如车轮。

    一个号称棋盘山上的柳鬼,一个在人世间被称为高明。这两个人正如传说中的神荼和郁垒一样威武雄壮,似乎是专门前来阻挡周武王军队进攻孟津的。

    只听得哪吒高声喊道:

    “来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高明应声答道:

    “在下便是高明、高觉二人。如今我们负袁大将军之命,特地前来捉拿叛国逆贼姜尚!你又是什么人,竟敢在此露面?”

    哪吒怒发冲冠,大吼一声:

    “你们这些可恶的畜生,竟然口出狂言!”

    他挥舞着手中熊熊燃烧的火尖枪,径直朝着两位敌将冲杀过去。

    而高明和高觉则毫不畏惧,举起长戟利斧,迎面而上。

    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杀声震天动地,三位猛将在这龙潭虎穴之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哪吒迅速施展出自己的绝技——三头八臂,同时祭出威力无比的乾坤圈。

    只见那圈子如闪电般飞驰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高觉的头顶,顿时打得他脑浆迸裂,一道耀眼的金色光芒四散开来,照亮了整个战场。

    紧接着,哪吒再次施展神通,抛出九龙火罩,将高明紧紧笼罩其中。他轻轻一拍,九条凶猛的火龙瞬间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地扑向被困在火罩中的高明。转瞬间,高明便被熊熊烈火吞噬殆尽。

    经过一番激战,哪吒终于战胜强敌,凯旋而归。他回到营地,拜见姜子牙,详细禀报了用乾坤圈击打高觉、用九龙火罩烧死高明的经过。子牙听后欣喜若狂,表示对哪吒的英勇表现深感满意。暂且不提其他之事。

    可事情又怎会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