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 第八十二章 气候暖了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第八十二章 气候暖了

    资源的匮乏让一切都变得稀缺。

    每个人都想从人力变成畜力劳作。

    这两头牛是村民的一切希望,也是一切矛盾的开始。

    反而是陈东,虽然拿不到队上的任何资源,可他偏偏能实现自给自足。

    锃光瓦亮的玻璃已经准备好,土地也已经备荒完成。

    不过,周晴还是有些疑问。

    为了这辆鹿车,陈东从早忙到晚,累得腰酸腿疼。

    可耕地只有一上午,其余的时间,鹿车完全在闲置。

    可划分出的责任田又不能扩大,鹿车就等于闲置下来了。

    这么一算,并不划算。

    哪知陈东面露窃喜,把声音压得很低。

    “理论上来说,面积确实不能扩张,但是高度可没人限制啊!”

    “高度?”周晴满眼都是狐疑,随即嗤笑道:“你还能把地种到天上不成?”

    “怎么就不行呢?”陈东反问道。

    眼见陈东收起嬉笑,周晴立马意识到,陈东没开玩笑。

    可这事压根就不能实现啊!

    这确实是陈东的规划。

    几十年以后,农业飞速发展,渐渐衍生出覆地膜、扣大棚等技术。

    这种技术攻克了天气的困扰,但是没解决土地的问题。

    在很多偏远山区,可利用土地十分有限,所以就衍生出阶梯培育房,在有限的土地,将土地产能翻倍扩大。

    ……

    陈东带着周晴上了山。

    陈东沿着耕地,围成一个正方形。

    这就是阳光房的基础面积。

    在山顶盖房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儿,绝不是找几块木头搭上就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阳光房的首要难点在于光照,这直接影响湿度和温度,也决定了农作物的长势。

    另外,还要考虑山上土壤。

    房屋的自重很大,如果土壤过于松软,那房屋就会下沉,时间久了,房屋必然倾斜。

    若是碰上暴雨,很容易直接坍塌。

    思来想去,陈东决定用三合建造法,只有这种办法,才能满足阳光房的需求。

    也就是说,这栋阳光房需要三种建筑材料。

    最先解决的就是地基问题。

    这本来就在山顶,更容易被风雨侵扰。

    而且,山间更潮湿,用木桩子打地基,显然不合适。

    只能用浇筑!

    浇筑法,最好的材料就是水泥。

    可现在资源十分有限,根本烧不出水泥,只能另寻他法。

    水泥在房体结构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让房子更结实,还能给房子提供延展性。

    免得房屋下沉的重量,让砖瓦开裂,以此保护房子的安全。

    知道了原理,一切就都好办了。

    半晌儿,陈东想到一个绝好的平替品!

    水泥的主要构成是石灰、黏土还有石膏。

    石膏和黏土的性质很像,都是为了更好地增加其结实程度,从而提高耐用性。

    可石膏矿很难找,所以必须放弃石膏这一项。

    转头。

    陈东原地挖出四个基坑,又挖来几筐黄泥,把之前烧制好的石灰掺进去。

    先按照盖房子的标准,一层黄泥一层桩,砌出一道实心混凝柱。

    这就是承重柱的雏形。

    因为没有石膏,只能先把承重柱二次烤干。

    一面烤,一面往上糊黄泥。

    一直到黄泥不再开裂,这一根承重柱才算做好。

    这么做的好处,其实就是在模拟水泥对砖瓦的控制力,保证其不会开裂。

    一天过去,四根承重柱才做好。

    这只是阳光房的基础,主体结构还需要原木。

    原木可以增加房屋透气性,更容易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此保证农作物在阳光房里正常生长。

    这些原木可让陈东犯了难。

    山下的房子,主体是泥砖,所以对木材的要求不算严。

    而这个阳光房则恰恰相反,所以对必须用成年的原木,中间用榫卯连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面,才能承担好上层建筑。

    那原木动辄几百斤,而且又粗又长,三五个壮汉都扛不动。

    不但要扛,还要把原木搭在承重柱上。

    这绝不是靠一膀子蛮力就能实现的!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

    必须得想个办法!

    ……

    天气突然转暖,暖得让人不适应。

    前几天还零下呢,现在气温突然跑到零上。

    这可给吴家沟的村民乐坏了。

    本来他们就少衣短穿,破破烂烂的棉袄根本扛不住寒风,如今天气转暖,日子要好过很多。

    更重要的是,今年比每年都暖得早,有更多的时间侍弄土地。

    这对庄稼汉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天气转暖了,人开心了,但牛不开心。

    谁都知道现在是好机会,只要到了自己家领牛的时间,一个个都往死里用。

    在他们看来,这牲口又不是自家的,有心疼它的时间,不如多耕点地!

    当初老牛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浑身健硕,一个星期不到,已经瘦了一圈。

    更让人揪心的是,老牛身上伤痕累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天气的转暖,让土地变得松软,所有计划都变得提前。

    原本应该半个月以后播下的种子,也提前种到地里。

    看样子,今年是个丰收年!

    陈东自然也察觉到了天气的变化,更注意到所有人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忙碌。

    然而,陈东只相信自己。

    现在这气候啊,适合当懒汉!

    ……

    与此同时,村民也注意到半山坡的承重柱。

    那地方是陈家的责任田,闭眼睛都是谁干的。

    再回头一看,陈东正蹲在门口,拿着几根木棍摆来摆去,也不知在干什么。

    起初村民只是觉得怪异,这种怪异渐渐变成讥讽。

    谁都知道陈家的责任田最差,不趁着最好的时候备荒,反而是在山顶搭个看不出模样的房子?

    今天又是大晴天,陈东不趁着天气好农耕,又在门口玩木棍儿。

    这绝对是脑子有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