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 第九十章 怄土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第九十章 怄土

    队长在村社里被骂得狗血淋头。

    刘青天只给他一条路,那就是如期完成生产任务。

    至于用什么办法,完全看他本事。

    队长还想再要一些种子,可得到的只是刘青天的黑脸。

    没本事给组织做贡献,还想扯组织的后腿?

    他这思想觉悟,确实该加强建设了!

    当下,刘青天立马作出决定。

    吴家沟每周都要安排思想建设课,他亲自带队学习!

    先从这个队长抓起!

    队长登时暗自叫苦。

    顶头上司每周都来视察,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况且,劳动任务都没解决,思想建设有个屁用!

    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陈东。

    陈东的种子还没种,那是队上最后的希望。

    可陈东现在就是把他当成阶级敌人,咋可能给呢?

    队长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办法,只能再去找吴全友商量对策。

    ……

    陈东正在家里忙得火热。

    都说庄稼人靠天吃饭,这句话在几十年以后被彻底粉碎。

    老天不给的东西,靠人也能实现!

    比如,土壤培育。

    只要土地肥沃了,种什么都不是问题。

    陈东的计划让周晴一愣一愣的。

    即便是这个年代的大小姐,也完全理解不了。

    养花养草都见过,唯独没见过养土坷垃的。

    她更好奇的是,陈东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陈东神秘一笑:“还记得去年我存下的下水吗?”

    “下水?”

    “你指的是,那些狍子啊和熊的心肝脾肺?”

    “没错!就是这个!”

    周晴顿时恍然大悟:“你那时候就想好了?”

    之前她一直不理解,下水这东西既不好吃,也不能做其他的,为啥还要单独存放起来?

    没想到,是给来年春耕准备的!

    ……

    陈东从墙角挖出深埋的坛子。

    不用开封,浓烈的臭味已经冲到陈东鼻孔。

    陈东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干呕几声,眼泪已经出来了。

    不过,恶心归恶心,但陈东还是比较兴奋。

    他闻到的是一股强烈刺鼻的臭,和农村旱厕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是氨气,正是他需要的东西!

    氨气中的含氮量很高,这才是改良土壤的关键!

    这种怄发出的肥料,原理上和现代化肥很像,都是将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分解,最后成为肥料。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东西要比以后的尿素更牛。

    尿素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那是因为缺少一种吸收酶,而陈东怄发出来的东西,本就是动物肝脏,自带吸收酶!

    顾不得恶心,陈东抱着坛子跑到阳光房。

    整个阳光房至少有三分之二是玻璃,每天的光照相当充足。

    即便屋里没有任何供暖设施,屋子里也暖烘烘的。

    如今,所有培育的基础条件都已经达标!

    陈东找了个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上面的盖子。

    那感觉好像厕所爆炸了!

    陈东只能单手捂住口鼻,把坛子里的液体倒出来,只在坛子里留下一点残余。

    液体渗透得很快,几乎是瞬间消失,但恶臭的味道却历久弥新。

    陈东赶紧找来铁锨,把所有土凑成一堆,像炒菜似的反复翻动。

    这是二次发酵,目的是让肥料更有效地吸收。

    直到最后,所有的黑土堆成小山,再也没有液体流出,这就算基本完成。

    阳光房几乎是完全密闭的空间,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这就是陈东想要的!

    他在模拟华北平原附近的气候,小麦每年至少可以收两茬,玉米甚至可以达到三茬。

    就算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陈东每年的收粮也是最多的!

    更何况,如今吴家沟连个种子都没有。

    到了秋天,他们依然只能看着陈东吃!

    当然,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肥料的二次怄发,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陈东要准备最后一次怄发。

    坛子里的液体还有一些,这相当于酵母,里面有很多活性物质。

    从阳光房出来,陈东一直往山上走。

    他要找一些生长比较缓慢的树,这种树年头多,木头里的矿物质更多。

    也是在这时候,陈东突然看见向阳坡上的一棵铁桦树。

    这是绝对的好东西。

    铁桦树生长相当缓慢,动辄便是上百年,更重要的是,这树干里能提出胶!

    一旦有了胶,很多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然而,铁桦树是硬度比钢铁还要高。

    红松已经很难砍了,可硬度也只有700兆帕,这铁桦树是红松的十倍!

    这硬度可想而知!

    眼前手里没有这种趁手的工具,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陈东看中的东西,早晚都是他的。

    陈东只能退而求其次,砍了一棵白杨,又在路上捡了一些枯草。

    草木灰里不但有矿物质,还有一定透气性,相当于给土地按了一台呼吸机。

    怄发的液体掺到草木灰里,再兑上一些水,草木灰立马成了糊状。

    转天,陈东把做好的草木灰带到山上。

    一拉开阳光房的门,呛得陈东直淌眼泪。

    现在已经不是臭的问题了,是辣眼睛!

    没办法,这就是氨气的特性。

    陈东强忍着辣眼,蹲在地上翻弄着土地,土地摸上去湿润很多,但没有明显液体。

    这说明土地吸收程度很好,要不了多久,就能达到种植标准!

    阳光房相当于室内种植,优点很多,可面临的技术性难题也不少。

    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同,要在同一个空间里划分出各个生长区,这难度可想而知。

    首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箱的问题。

    陈东画出图纸以后,准备去山上伐一些木头,先把种植箱的外形做出来。

    而在这时,队长和吴全友也商量出对策。

    想办法从陈东手里搞一点种子。

    吴全友想的是,以借的名义把种子搞到手,先答应秋收的时候还给他。

    等到了秋收,硬是不给,陈东也不敢怎么办。

    毕竟,这种子是集体财产,就算不给他,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吴全友也怕这事办不成,所以隐瞒了一部分想法。

    等彻底办成了,再来邀功也不迟!

    队长也知道这招挺损,可现在没办法了。

    况且,他现在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反正已经被陈东当成小人了,那就小人到底!

    可这是个脑力工作,还是要吴全友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