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陶朱之富 > 第80章 鱼香茄子和回锅肉

穿越之陶朱之富 第80章 鱼香茄子和回锅肉

    禹馨宜知道目前这一顿饭菜不可避免。

    于是,拿着家里面的菜。

    准备给他们做一个鱼香茄子和回锅肉。

    当他拿着菜在厨房的时候,便转头看着弟弟们。

    “还愣着干嘛?过来烧火呀。”禹馨宜语气强势的直接对着弟弟们说。

    弟弟们一听便纷纷去做事情去了。

    禹馨宜拿着茄子过后,就开始了炒菜的部分。

    只见她将切好的茄子放入大碗中,撒入适量食盐,拌匀后腌制10~20分钟,让茄子出水。

    腌制好后,用手将茄子中的水分挤出,然后加入适量淀粉拌匀,使每根茄条都均匀沾上淀粉。

    然后取一个小碗,放入适量食盐、白糖、醋、酱油、淀粉和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并且把茄子炸了,炸茄子的时候,禹馨宜给锅中倒入足量油,烧至7~8成热时。

    将茄子放入锅中炸至表面金黄焦脆,捞出控油打算备用。

    弟弟们看着她的操作,一愣一愣的。

    不一会儿,锅里面就发出了香气诱人的味道。

    于是添柴火的二弟,禹州咽了咽口水,眼睛直直的盯着锅里。

    三弟禹翰停下了手中切菜的动作,走到了旁边观看禹馨宜炒菜。

    禹馨宜若无旁人的继续炒菜,鱼香茄子炒好后。

    她又准备了炒回锅肉,回锅肉的步骤还是老办法。

    毕竟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饪的意思,当菜都炒好了以后,她顺便打了一个蛋汤。

    把这些弄好过后,禹馨宜就把饭菜端上了桌子。

    并且招呼他两个弟弟和母亲吃饭。

    弟弟们早的迫不及待了,于是大口的吃了起来。

    禹母看见弟弟们的吃相便破口大骂:“你们是饿死鬼投胎吗?在家里面没吃过饭吗?”

    她骂骂咧咧的同时也把筷子伸向了鱼香茄子。

    当茄子放进嘴巴时,茄子的口感瞬间就来了。

    茄子经过炸制后,外皮变得酥脆。

    而内部仍然保持着茄子的嫩滑口感,这种对比鲜明的口感让人一试难忘。

    当她轻轻夹起那一口菜放入口中时,味蕾瞬间被点燃。

    仿佛一场美味的盛宴在舌尖上展开。

    仅仅只是这第一口。

    就让她欲罢不能,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尝第二口。

    不一会儿功夫,原本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子变得空空如也。

    那些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竟然被吃得一干二净,甚至连最后一滴汤汁都没有放过。

    只见他们将那仅存的一点汤汁浇在了米饭之上。

    搅拌均匀后大口大口地送进嘴里,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美味。

    吃完之后,他们三人满足地抹了抹嘴巴,但脸上却流露出一丝犹豫未决的神情。

    或许是对刚刚如此美味的一餐仍意犹未尽,又或者是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就在这时,禹馨宜吃完饭走了过来。

    她不动声色地向弟弟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去收拾碗筷。

    而令人意外的是,一直以来较为严厉的禹母看到这一幕后,居然没有出声制止。

    禹母此刻的态度确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不知是否真的是因为这顿可口的饭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总之她对待禹馨宜的态度明显比以前要柔和许多。

    也许是美食带来的愉悦心情感染了她,让她暂时放下了平日里的刻薄和刻板。

    亦或是孩子们懂事乖巧的表现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柔软的角落。

    不管怎样,这种变化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温暖的转变。

    接着禹馨宜手脚麻利地将桌面残留的水渍和饭粒仔细擦拭掉。

    做完这一切后,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绪尽量平静下来。

    然后缓缓走到禹母面前态度冷淡的说道:“娘,好了,今天咱们就到这儿吧。没别的事儿了,您和弟弟们就先回吧。你看我这小破屋实在太小太简陋了,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

    禹母听了这话,心里头虽然仍有些愤愤不平。

    但却也找不到合适的说辞来反驳禹馨宜。

    她原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硬了,哪曾想竟碰上比她还要厉害的角色。

    现在可是软硬不吃,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不过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只见禹母脸色阴沉地嘟囔道:“那行吧,我们走就是了。但你可得记着啊,安排你弟弟们去找个正经工作?我可告诉你,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他们肯定是不会干的!”

    面对母亲的质问,禹馨宜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而沉稳地回应道:“娘,您放心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会妥善处理好的。”

    原本大家都认为禹母今日前来,肯定能捞到不少好处呢。

    毕竟她那副趾高气扬、志在必得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这么想。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到头来禹母竟然一无所获,真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呀!

    面对如此局面,禹母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试图继续纠缠不休。

    但禹馨宜却表现出异常坚定和强硬的态度,丝毫不肯退让半分。

    在禹馨宜的坚决抵制之下,禹母纵使心中有再多不甘与恼怒。

    也只能无奈地带着她的两个儿子,如同斗败的公鸡一般,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地离去。

    待将这一系列麻烦事妥善处理完毕之后,禹馨宜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更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思考方才发生的种种不快。

    她迅速转身,毫不犹豫地再次投身于整理棉花的忙碌事务之中。

    就在这时,队里的村民们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

    他们看到禹母来时浩浩荡荡、气势汹汹,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可离开时却是悄无声息、偃旗息鼓,甚至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这般巨大的反差实在令人感到无比诧异。

    众多村民不禁开始暗自揣测起来:“难不成是禹馨宜给了她们一大笔银钱,所以禹母才会心甘情愿地就此罢休?”

    不过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推翻了。

    因为如果禹母等人当真拿到了足额的银钱,脸上理应洋溢着欣喜若狂的笑容才对。

    怎会像现在这般如丧考妣、无精打采呢?

    就这样,在一众村民五花八门的猜测声中。

    禹母最终还是领着她的两个儿子渐行渐远,直至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