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神话之拳打易小川 > 第155章 与扶苏谈“仁”

我在神话之拳打易小川 第155章 与扶苏谈“仁”

    “那自然是深入了解。”

    扶苏毫不犹豫,语气坚定且掷地有声,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凌逸尘暗自思忖,虽说扶苏受淳于越等人影响,观念上有些偏差,行事作风也稍显迂腐。

    但不可否认,他骨子里对百姓的关怀从未改变,这份心系苍生的赤诚,倒是难能可贵 。

    凌逸尘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看向扶苏,沉稳开口:“既然公子一心想要深入探究,那便需依我所言行事。”

    扶苏闻言,即刻拱手行礼,态度恭敬,言辞恳切:“扶苏定当遵从,还望凌大人不吝传授,悉心指点。”

    凌逸尘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公子此番出行,切不可携带任何平日里相熟的官员,旁人的谏言,亦不可轻信。”

    扶苏不禁眉头轻蹙,眼中满是疑惑之色,追问道:

    “哦?这其中缘由究竟为何?还请凌大人明示,为我答疑解惑。”

    凌逸尘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话锋一转,目光炯炯地看向扶苏:

    “扶苏公子,依你之见,若想成为一位贤明合格的君王,应当具备哪些品质呢?”

    这话一出,扶苏瞬间变了脸色,神情变得格外严肃,急切说道:“凌大人,此事就此作罢,就当您从未提及。”

    “这般敏感的话题,往后可千万不能再谈了。”

    凌逸尘神色坦然,语气依旧温和,耐心劝解道。

    “公子不必如此忧心,陛下此次命您代他巡游天下,其中深意,公子想必已然领会。”

    “大可不必有诸多顾虑,畅所欲言便是。”

    扶苏听闻,心中暗自思忖,凌逸尘所言或许有理,陛下此次安排想必暗藏深意。

    或许真的是考虑他,想到此,扶苏一阵激动。

    最近嬴政对他已经有点异常冷落了。

    他知道这也怪自己,但是对于一些不平的事,扶苏总是想跟嬴政对着干。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在我看来,一名合格的君王,当以仁爱为本,心系天下苍生。”

    深知百姓疾苦,方能施行仁政,让万民安居乐业。”

    凌逸尘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公子所言极是,心怀苍生乃为君之根本。那依公子之见,你是否仁爱呢?”

    扶苏神色笃定,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说道:“其他方面,扶苏不敢妄言。”

    “但谈及仁爱之心,扶苏自认为当之无愧,绝不含糊。”

    凌逸尘面色平静,目光却如炬,直逼扶苏,毫不避讳地直言:

    “然而,在我看来,扶苏公子的仁爱不过是流于表面,徒有其表罢了。”

    此言一出,犹如一记重锤,砸在扶苏心头。

    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眼中怒火燃烧,语气也不自觉地加重:

    “哼,凌大人!扶苏一直敬重您为大秦立下的赫赫功绩,可这绝不是您肆意诋毁、侮辱我的借口!”

    凌逸尘神色平静,语气沉稳温和,试图安抚眼前情绪略显激动的扶苏:

    “公子莫要恼怒,且耐下性子听我把话说完,听完之后,心中自会有论断。”

    扶苏冷哼一声,强压下心头的不悦,略带几分挑衅地回应道:“好啊,我倒是要好好听听凌大人有何高见。”

    凌逸尘微微颔首,神色坦然,缓缓说道:“扶苏公子的贤名,早已在民间传扬开来,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也清楚,公子对我之前的言论心有不服。”

    “可事实确实如此。身为一国之君,最为关键的并非仅仅心怀仁慈,而是懂得权衡与均衡之道。”

    “所谓平衡,便是公平公正的体现,唯有公平地对待世间万物,纷争才会逐渐减少。”

    扶苏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追问道:“难道在凌大人看来,作为君主就应当暴虐无道吗?”

    凌逸尘连忙摆了摆手,解释道:“公子误会了,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意思。”

    “我既没有否定仁慈的重要性,也不认为暴虐是可取之道,而是强调两者之间需达到一种平衡。”

    “公子想必明白‘慈不掌兵’这个道理吧?”

    扶苏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我虽未曾亲临战场,率军出征,但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凌逸尘见扶苏态度稍缓,便继续说道:“这‘慈不掌兵’,说的是领兵之人若一味仁慈,便难以立下威严,号令士卒,达成战略目标。”

    “而如果一直对士兵严格,虽然会使士兵对主将恐惧,但是士兵也没有归属感,可能会导致临阵叛逃等现象。”

    “治国理政亦是如此,若一味施行仁政,对违法乱纪之人也过度宽容,律法便会失去威慑力,国家秩序恐难维持。”

    “若是一昧的施行严律,便会使百姓生活艰难,引起国家震荡。

    扶苏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后开口:“凌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我始终觉得,以仁为本,才是长治久安的根基。”

    “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拥护君主,又怎会有违法乱纪之事?”

    凌逸尘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方:“公子心怀苍生,令人钦佩。”

    “可这世间之人,形形色色,并非人人都能被仁慈感化。”

    “律法的严苛,是为了约束那些心存恶念之人;”

    “而仁政的施行,则是为了让良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如咸阳城内,商贾云集,难免有不法之徒哄抬物价,扰乱市场。”

    “若不加以严惩,百姓生计必将受到影响,此时仁慈反倒成了纵容。”

    扶苏面色凝重,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在这一刻静止,唯有他脑海中思绪翻涌,不断咀嚼着凌逸尘的话语。

    许久之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说道:“凌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令扶苏茅塞顿开。”

    “只是,扶苏心中仍有疑惑,实在不明白为何此番出行不能携带身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