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宋朝造电机 > 第45章 奸谋昭然处,爱意愈深沉

我在宋朝造电机 第45章 奸谋昭然处,爱意愈深沉

    杨启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谢皇上厚爱,只是微臣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研究,若困于宫中,恐怕难以发挥才能。还请皇上恩准微臣在民间继续钻研,为大宋贡献绵薄之力。”

    李宰相闻言,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随即拱手道:“皇上,杨公子此言差矣。宫中能提供最好的资源和环境,岂是民间所能比拟?杨公子不愿留在宫中,莫非是对皇上不敬?”

    李宰相的话如同惊雷般在殿内炸响,众官员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杨启心中怒火翻腾,这李宰相分明是故意陷害!

    他正要开口反驳,却见郭婉一步踏出,清脆的声音响彻大殿:“李宰相此言未免太过武断!杨公子一心为国,岂会对皇上不敬?分明是李宰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郭婉的声音掷地有声,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她目光如炬,直视着李宰相,李宰相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郭婉竟敢当众反驳他。

    “大胆!竟敢顶撞宰相大人!”王太监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走到皇帝面前,躬身说道,“启禀皇上,老奴方才亲眼所见,杨公子在殿上对皇上出言不逊,其言行举止,皆有不敬之意。”

    王太监的话让杨启心中一沉,这老太监分明是在颠倒黑白!

    他看向王太监,目光冰冷如刀。

    而郭婉则怒视着李宰相,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杨启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对策。

    他知道,此刻形势对他十分不利。

    李宰相看着杨启,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杨公子,你可还有何话要说?”

    杨启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蜘蛛网牢牢困住的飞虫,越是挣扎,越是无力。

    他下意识地看向郭婉,只见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他:别怕,有我在。

    这股温暖的力量,让杨启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周围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扰得杨启心烦意乱。

    有人对杨启指指点点,各种各样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杨启紧紧包围。

    杨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此刻他不能慌乱,必须想办法破局。

    他抬头看向皇帝,沉声道:“皇上明鉴,微臣对皇上绝无半点不敬之意!只是这王公公所言,实在荒谬!微臣恳请皇上给微臣一点时间,微臣定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皇帝微微颔首,沉吟片刻,说道:“准奏。杨卿,朕给你三日时间,希望你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皇帝的话让杨启心中一喜,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三日时间,他要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看向李宰相,只见他脸色阴沉,

    “谢皇上!”杨启拱手行礼,然后转向王太监,目光如炬,“王公公,你说我方才对皇上出言不逊,可有证据?”

    王太监被杨启凌厉的目光吓得浑身一颤,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老奴亲耳所闻,岂会有假?”

    杨启冷笑一声:“空口无凭,何以服众?不如这样,烦请王公公将我方才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如何?”

    王太监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当然不可能重复杨启的话,因为他根本就没听清楚杨启说了什么,他只是奉了李宰相的命令,故意陷害杨启而已。

    看到王太监的窘态,杨启心中更加笃定,这其中必有蹊跷。

    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殿内的一根铜柱上,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他走到铜柱旁,伸手摸了摸冰冷的柱身,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皇上,”杨启转身看向皇帝,语气平静而坚定,“微臣需要一些工具,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杨启目光扫过大殿,最终定格在那根冰冷的铜柱上。

    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已然有了破局之法。

    “皇上,”杨启转向皇帝,声音沉稳有力,“微臣需要一些工具,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皇帝略微颔首,示意王太监取来。

    不一会儿,一些简单的工具被呈到杨启面前:几根铁丝,一块铜片,还有一些零散的布条。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明白杨启要做什么。

    李宰相眯起眼睛,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杨启走到铜柱旁,迅速而熟练地将铁丝弯曲成一个简单的框架,再用铜片和布条包裹住。

    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动作犹如行云流水,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艺术创作。

    短短几分钟,一个简易的装置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他将装置贴在铜柱上,调整了一下角度,然后转向王太监,语气冰冷如刀:“王公公,你不是说亲耳听到我对皇上出言不逊吗?现在,请你对着这装置,再说一遍,你听到的那些‘不敬’之言。”

    王太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他支支吾吾,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慌乱地看向李宰相,李宰相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怎么,王公公是忘了吗?”杨启步步紧逼,声音冰冷如寒冰,“还是说,你根本就是在说谎?”

    “我……我……”王太监彻底慌了,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

    他脸色煞白,嘴唇颤抖,

    “王公公,你好大的胆子!”皇帝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在大殿内炸响,威严的气势让众人不寒而栗。

    “竟敢在朕面前信口雌黄,诬陷忠良!”

    王太监瘫软在地,浑身颤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杨启心中涌起一股快意他转向李宰相,目光犀利如剑:“李宰相,王太监不过是你的一颗棋子罢了。一直以来,你处处阻挠,暗中使绊,不就是为了打压我吗?”

    李宰相脸色铁青他咬紧牙关,冷声道:“杨公子,你不要血口喷人!老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宋江山!”

    杨启冷笑一声:“为了大宋江山?那你为何要暗中阻挠我的发明?为何要阻碍科技进步?”

    杨启接连抛出证据,一条条,一件件,将李宰相的阴谋揭露得体无完肤。

    大臣们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这李宰相竟是如此阴险狡诈。

    皇帝听完,勃然大怒:“李宰相,你可知罪!”

    “老臣知罪……”李宰相再也支撑不住,瘫坐在地上,满脸颓败。

    皇帝下令惩处李宰相,并当众赞扬了杨启的才能。

    他的发明得到了正式认可,朝廷上下,一片欢腾。

    杨启站在大殿中央,感受着皇帝的赏识,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一旁的郭婉眼含笑意,她走上前,紧紧抱住杨启。

    两个人的身躯紧紧贴在一起,在这一刻,所有的艰辛和委屈都化为乌有,只剩下彼此炽热的爱意。

    就在他们相拥时,皇帝忽然开口:“杨卿,朕这里还有一份奏折……”

    杨启感到郭婉温暖的怀抱,一股淡淡的馨香萦绕鼻尖,让他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他轻轻拍着郭婉的后背,在她耳边低语:“婉儿,谢谢你。”郭婉在他怀里蹭了蹭,柔声道:“傻瓜,我们之间还用说谢吗?”

    皇帝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

    “杨卿,”他扬了扬手中的奏折,“这份奏折是江南织造局呈上来的,说是你的电动织机出了些问题,产量骤减,你可知晓此事?”

    杨启闻言,眉头微皱。

    电动织机是他改良过的,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

    他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郭婉也凑过来一起查看。

    奏折上详细描述了故障情况:织机运转时发出刺耳的噪音,速度时快时慢,甚至有时会突然停止工作,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看完奏折,杨启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皇上,微臣想亲自去江南织造局一趟,查明此事。”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道:“准奏。杨卿,此事关系重大,你务必尽快查明原因,恢复生产。”

    “微臣遵旨!”杨启拱手行礼。

    次日清晨,杨启和郭婉便启程前往江南。

    马车一路颠簸,车厢内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那是郭婉随身携带的伤药。

    杨启握着郭婉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启哥,”郭婉看着杨启,眼中充满了担忧,“你说这织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会不会是有人故意破坏?”

    杨启轻轻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好说,等到了江南织造局,看过实际情况才能下结论。”

    几日后,他们抵达江南织造局。

    刚一下马车,便听到一阵刺耳的噪音,正是从织造车间传来的。

    杨启和郭婉快步走进车间,只见原本井然有序的织机如今却乱作一团,工人们愁眉苦脸,不知所措。

    杨启仔细检查了几台织机,发现问题果然如他所料:有人在织机的关键部位做了手脚,导致机器运转不畅。

    他心中涌起一股怒火,这分明是有人故意破坏,想要破坏他的发明!

    “启哥,你看!”郭婉指着织机上的一个细小零件,惊呼道,“这个零件好像被人动了手脚!”

    杨启顺着郭婉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那个零件上有一道细微的划痕,正是这道划痕导致了整个织机的故障。

    他脸色一沉,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的发明成功啊……”杨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婉儿,我们走,去会会幕后黑手!”

    郭婉握紧杨启的手,坚定地说道:“启哥,无论是谁,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形的默契在他们之间流淌。

    他们走出车间,朝着织造局的办公区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