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九零,豪门小保姆升职记 > 第149章 卫杰无法拿到车

重回九零,豪门小保姆升职记 第149章 卫杰无法拿到车

    付雅静不好拂卫杰的意思。

    她转头看梁书韵。

    梁书韵通知完稽查方了,放下电话。

    她微笑地说:“卫哥,明早的车子,可能不太方便?”

    “您是几点到几点要用车?”

    卫杰并不看梁书韵,而是看付雅静,“我们部门的车,只能我们部门人用。”

    “小付,我们部门的人,到目前为止,应该只有一个人,明天要用车吧?”

    “刚好我是第二个,我明早去一趟卖花架子的杨总那儿,车子就排我吧。”

    “单子到时补给你。”

    此时,采购部安静了下来。

    原先还在打电话的人,此时都不通电话了。

    有人安静得像鹌鹑,尽量降低存在感。

    有人则好整以暇,抱着双手,靠着座椅靠背,玩味地看着梁书韵和卫杰。

    还有人跃跃欲试,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着说:“哟,我们部门,明天确实没多少人用车。”

    有人则从百忙之中,抬起头,皱眉看向这边。

    而付雅静,听到“单子到时补给你”时,头皮发麻!

    又是补单子,又是补单子!

    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提前给她单子!

    她好有理有据,安排车辆!

    以前他们口头交代一声,说要用车,后续补单。

    这么做引起的冲突,还少吗!

    别人提了单子,说他们先提单子,理应他们先用车!

    而补单子的人,说他们给她交代过了,他们先提出的用车子,理应他们先用!

    这一来二去,他们就起摩擦,阴阳怪气。

    最后让她背锅!

    他们说一切都是因为她失职,没处理好,才导致部门用车的摩擦!

    她不止一次,在开会的时候强调,要车子,先开单!

    他们屡教不改,却又说是她的错!

    付雅静冷着脸说:“按单排序是规矩,我按规矩办事。”

    “卫杰,你要用车,就先用提申请单。”

    卫杰冷下脸,“我先用车,回头补给你。”

    如果提交单子,他写上时间,他不就比梁书韵提交的单子晚吗?

    但他后补单子,不一样,时间他能随便改。

    后续不会有人细究。

    他现在提交单子,别人能从监控里看出,他比梁书韵晚。

    付雅静冷清地摇头,“不可以哦,卫经理。”

    “上次开会,大家都已经明确规定,先提单,后用车。”

    “你不能打破规则。”

    卫杰不悦冒上心头。他压制住不悦,“那行,我先提单。”

    “但是她,不算我们部门的人。她先提的单子,应该没效用吧?”

    “她按规矩,也不能把我们部门的车,开出去。”

    这是付雅静为难的地方。

    梁书韵到底算不算采购部的人。

    如果不算,她确实好像不能用采购部的车。

    付雅静不说话,卫杰勾唇得意。

    旁边好整以暇看热闹的人,也得意。

    梁书韵微笑地说:“虽然我人不是采购部的,但项目是采购部的项目。”

    “卫经理,我还想问你,明天你有空吗?工厂稽查,你要不要去?”

    “采购部里,你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按理,稽查现场,你也要去的。”

    “要不,你明早,先和我们去现场。等稽查完,你再开车,去处理你的事?”

    卫杰脸色有些黑。

    梁书韵微笑地说:“这样才正好。”

    “刚好你能跟进你这个项目,做完了,还能开车去卖花架的杨总那儿。”

    “如果你实在没空去现场,还是要车,我们明天可以采用拼车的方式。”

    “我们明早,先把你送到杨总那里,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再开车去稽查。”

    她们一行人,有十几个人。

    而卫杰一行,估计只有他一个人。

    要让出行的十来人没车开,他一个人出行的,却有车开,这实在不好看。

    而且,她们采用拼车的方式,哪里不合适?

    她完全可以把卫杰送到地方,再去林友发工厂。

    如果他说他要出发很早,那么她们根据他的出发时间,修改她们的出发时间。

    如果他说他回来没有车运货,那么他们稽查完,顺路去接他。

    无非就是让他在时间上等一等。

    卫杰没顿时没什么脸。

    他清冷地说:“不用,你们用你们的,我自己过去。”

    和有素养的人打交道,就是有这样的好处。

    他们会自我约束。

    哪怕他们心有不满,感到很气愤,他们的教养也约束他们,不能做得太劣质。

    很明显,虽然卫杰对她看不惯,可能心里恨不得她去死,但也只是语气像带冰锥,冷冰冰说一句不用。

    梁书韵忽然有点喜欢采购部。

    这里的人,虽然人和人之间有摩擦,但行为上不会太难看。

    车子的事情解决,接下来,是她带路的问题。

    林友发在纸上写工厂地址,但梁书韵没实地去过。

    估计真要带路,她明天一时半会儿,可能找不到路。

    她向陈茉莉申请,去认一遍路,不至于明天带错路,耽误事。

    这个年代,没有导航。

    开车识路,全靠司机认识路。

    陈茉莉自然也知道,要先去认工厂的必要性。

    她挥手,“去吧。下午记得回来,做你的工作。”

    梁书韵点头,“我明白。”

    她选择先坐公交车,到人民广场。

    稽查方的人,也有沪市的,开车从庄园到人民广场,这条路他们应该熟悉。

    稽查方公司的地址,离庄园不远,他们从公司到庄园,不麻烦。

    她到了人民广场的大屏幕下,再选择打摩托三轮车,到林友发的工厂。

    她叫三轮车开慢点了,借此期间,她才好认路。

    果然,她到了林友发他们工厂。

    林友发去华亭路开摊了,只有林友兴带着工人在。

    林友兴见到她,皱眉头,“你来做什么?”

    梁书韵知道他平时不爱说话,更别提会和人寒暄,她笑一笑,“我来认路,明天好带路来。”

    她来都来了,顺便看一下工厂的准备情况。

    好像真的可以,工厂环境干净整洁,工作人员都在岗位上。

    人员认真干活,货物放得整整齐齐,还配有品管人员检查货物。

    货物她也摸摸看看,质量比她手工做的,要好太多。

    应对明天的稽查,不应该不成问题。

    她还想起另一件,能做来卖钱的货,90度直角刷。

    现在时机成熟,她可以把它拿出来,做成品和申请专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