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158章 闯城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158章 闯城

    大同城是大将军徐达在汉、唐、辽、金、元旧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成的。

    城高十四米,周长七点四公里,以巨大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用三台土夯实,外包十七斤重的大青砖。

    城墙之上设有垛墙,高八十厘米,厚五十厘米。

    垛字间隔五十厘米,有垛子五百八十对,恰是大同府治下的村庄数。

    有四座主门,每个主门两侧分设两个小门,共计城门十二座。

    四门之上有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各有士卒把守。四门之外还设有瓮城、月城、护城河。

    瓮城城门并是不直对主城门,而是开在侧面。从瓮门进去之后,绕了一个半圆形,这才进入瓮城的范围。

    四面都是高墙,上面布有弓箭手,俗话中的瓮中捉鳖中的瓮指的就是这里,也是瓮城的瓮的来源。

    再向里面走,看到的是月城城门,直对主城门。

    跨过月门之后,又是四面高墙,上面还有弓箭手。

    直到这时,才得以看到护城河,以及护城河上的吊桥,还有吊桥后面的和阳门主城门。

    在自己的那个时代,朱由哲经常看到网上有人问,攻城为何不直接攻打城门?

    那明显是被后世电视剧中的那种塑料城门给误导了。

    三道城门,两个方形瓮城,每一个都是鬼门关。你是有多想不开去,才会想去当那个鳖啊!

    看过真实的之后,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想着去攻打城门。

    但突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步骑缓行上前,一步步靠近主门。

    朱由哲抬头向上看,城墙巍峨。

    有士卒站着垛口边不住向下张望,人数并不多,不时发出窃窃私语,“那就是皇上吗?”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道:“你这样做太冒险了。姜镶不是刘泽清,他手下的边兵也不是刘泽清手下的那些废物能比的。一旦你出了什么意外,那前面打下的大好局面就完全没用了。”

    朱由哲脸色阴沉。

    这他娘的不是废话吗?

    关键,现在的自己还有选择吗?

    从骆养性的话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同的兵权已被姜镶控制大半。若再拖延下去,迟早要被他全部掌控。

    胁迫锦衣卫指挥使写下纳降书,谋逆之心显而易见。

    本想诱骗姜镶出城,直接砍了他。

    只要领头的没了,靠着自己手下的三千骑兵,朱由哲有信心掌控局面。

    毕竟,据骆养性讲,代王、卫景瑗都还在,手中也有一些人马。而姜镶又没有当众反叛,他手下的将领和兵卒尚有退路。

    朱由哲不相信他们会为了一个死人死战到底。

    但姜镶谨慎而又狡猾,不但没有出城相迎,甚至到现在都没有露面。

    这就把难题丢给了朱由哲。

    进,还是不进?

    不进,姜镶必然怀疑。

    到时候他紧闭城门,再想进去就难了。

    毕竟当年姜镶大同反正,多尔衮调用满清可调用的所有兵力,进攻了九个多月,也没拿下大同城。

    最后还是城中粮尽,叛将杨振威将姜镶杀死。清军这才取胜,将大同及其周边州县百姓尽数屠杀。

    以大明目前的情况,一旦姜镶闭了城门,朱由哲没有足够的兵力攻下大同,也没有九个月的时间。

    进,必然有风险。

    但朱由哲觉得姜镶应该没有做好谋逆的准备,不会贸然对自己这个皇帝出手。到时候会和代王、卫景瑗,还是有机会拿下姜镶的。

    而且,朱由哲还有底气。

    明日一早,王继谟就会率部赶到,而告知姜瑄的是明天正午。

    这会扰乱姜瑄的判断。

    只要拖延到明天早上,拿下姜镶会没有太大问题。

    想到这里,朱由哲信心增加了些,向姜镶问道:“姜爱卿,现在大同有多少兵力啊!朕打算明日对他们大加犒赏,也不知道抄来的那些银子够不够?”

    姜镶站在城头,看着骑在白马上的朱由哲,眉头紧皱,表情严肃。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自己又说不出来。

    随着目光看向护卫的士卒,姜镶终于看出来了,是人太多了。

    前队已上了吊桥,后队还未进入瓮城。

    就看到的,就有四百多人了。

    按说,天子出行,按照朝廷的规制和礼仪,这点护卫算不得什么。

    但崇祯皇帝是一路奔波而来,按说不应该会在乎这些。况且,姜瑄又提前告知不宜带太多人在夜间入城。

    但最后,崇祯皇帝还是带了这么多护卫前来。

    这说明什么?

    说明崇祯皇帝明显不信任自己。

    于是,姜镶又仔细看向那些护卫。

    他们各个披甲持枪,右手紧紧握着刀柄上。队列严整,目光锐利,不时警惕的瞄向四周。

    不像是天子护卫,反而像是随时准备开战的精锐士卒。

    顿时,姜镶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他快步奔到瓮城城头,眯着眼向下望去。

    士卒还在继续进城,长长的队列,竟还有二百余人。

    更远处看不清楚。

    但姜镶没有听到马的嘶鸣声,甚至没有听到将士的吵闹声。

    他们在等什么?

    姜镶顿时如坠冰窟,浑身上下感到彻骨的冷。沉吟了片刻,只听他大喝一声,“快关闭城门。”

    下面的士卒茫然抬起头。

    姜镶继续大喊,“奶奶的,快关闭城门,关闭城门。”

    这时,姜镶看到了让他心惊胆战的一幕。一个骑马护卫一枪刺来,直接洞穿了一名门卒的胸膛。

    其他护卫也纷纷动手,将门口守卒尽数砍翻。

    “被发现了,向里面灌啊!快灌啊!”

    一箭贴着姜镶面庞滑过。

    姜镶连忙侧身躲过,猛捶了一下垛墙,快步向里面跑去。

    姜之涣迎上,脸色疑惑,大声问道:“父亲,怎么了?”

    姜镶看了一下瓮城,所有护卫正在向里面猛冲,主门口更是在激烈厮杀。他来不及解释,边跑边大声道:“涣儿,他们要闯城。你留在这里,指挥弓箭手射死他们,我去门口挡住他们。”

    “除了弓箭手,所有人跟我走!”

    姜镶一声大喊,带着几百人冲下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