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102章 信念感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102章 信念感

    至于一些节假日,学校也是放的。

    比如国庆节,比如秋收。

    遇上秋收,村里的小学是要放假的。

    这样,也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一起下地,跟着大家抢收。

    毕竟在这个年代,粮食大于天。

    读书可以之后再说,这粮食可不能错过时机。

    学校也有放寒暑假,至于假期,也会进行相对的调整。

    对于这个,不少知青就有意见。

    这其中,新知青最为活跃。

    不过这事不由他们主张,村里也不怕他们闹事。

    毕竟现在颁布的各项规定,都是跟着公社的学校来的。

    他们师出有名,就算是上面的人知道也不怕他们批评。

    上学对于村里的小孩子们来说,是一件新奇的事。

    在此之前,村里人谈论读书人,要么是羡慕人家能供得起一个高中生,要么是羡慕有文化的人得到了好的工作什么的。

    而他们这些小孩,自小就没见过学校长什么样。

    所以,在村里建学校的时候,他们就围在外侧观看。

    小孩子们不懂,可他们会听会看啊。

    每天回家,都能够听家里人说关于学校的事。

    对于村里小孩上学免费的事,大队长一早就给宣传出来。

    这下,就让不少家庭拮据的人家松了口气。

    村里人懂的不多,可也知道,读书对于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的人来说有多重要。

    在古代,一个农家要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几乎要穷尽家族之力。

    而他们现在,想要让自己的子孙出息,就不能跟自己一样在土里刨食。

    下地干活,是他们庄户人家最后的选择。

    要是有好的出路,谁家不想?

    农村人虽然见识少,可也知道,那些当大官的,没有几个是文盲的。

    就算对方一开始是,之后也会努力读书识字,摆脱自己文盲的身份。

    不然,都不会有好的未来。

    当然,这也有大队长给村里人普及的缘故。

    村里这些年当兵的也不少,可那些有官职的人,大多都是有文化基础的。

    没文化,还不知道努力上进的,只能等到退伍回家。

    而退伍,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转业,可以从军人换另一种工作谋生。

    而另一种,则是拿着退伍费,直接回自己的老家。

    至于之后的出路,就看你自己的能力。

    大队长的年纪,算是拿着退伍费回家的。

    本来,他那个年代走出家门去当兵本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

    只要人活着一口气,就能够在前线拼杀。

    那时候不讲别的,就靠大家的爱国热情,靠大家的一腔血勇在战场生死拼杀。

    能活着回来,已经很不错了。

    部队那时想要的,是不怕死的兵,而不是带头打仗的将军。

    等到建国后,军队虽然还在,可对内战争没有了。

    危险性少了,对于军队的统筹规划也不似之前那般粗糙。

    所以,军队对于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有提升。

    而这文化课,自然也归入其中。

    大队长要是一直留在部队,就以他的心性,官职肯定不小。

    可他当初报名参军的原因就是为了保卫家国。

    等到国家安定了,他选择退伍守候家人。

    什么忠孝不能两全,在大队长这里,是可以选择的。

    他的心不大,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先去守护它。

    等它渡过安危,便退出归家。

    儿行千里母担忧,他已经不孝了一次,不能让父母一直担心下去。

    侍奉父母终老,也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责任。

    所以,他果断拿着退伍费,回家陪伴家人。

    可对于自己曾经的参军经历,大队长也不会闭口不谈。

    看到村里的小辈儿要去参加,他都会给出自己的建议。

    虽然,不一定适应于现在的军队,可也不会让人出大错。

    国家的事他参与不了,就管好自己的小家。

    之后,又在村里当了大队长,开始守护大青山村。

    他同意村里建立小学,也并不都是因为那些新知青的背景强硬。

    再强硬,能强硬的了国家?

    就在深山山洞被上报后,不仅是北方的军队,就连王大队长之前的老首长都打来电话嘱咐他,一定要守好大青山村的安危。

    而这条命令,是王大队长在退伍后第一次接到军队和老领导的指示。

    他是军人,在入伍的时候,就许下了誓言。

    要忠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党。

    而作为军人,即便他现在已经退伍,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是他的信念,是所有军人的信念。

    隔着电话,王大队长严肃领命,称自己誓死守卫大青山村。

    不管是军令还是这是他的家乡,他都要坚守住。

    所以,他配合着军队的指令。

    一边顺着那些人行事,一边留意着村里的动静。

    不过,对于温暖,大队长也发现她似乎算是个另类。

    村里人的信息,都在大队长那里有备案。

    而温暖的信息,好似被人刻意关注过。

    所以,大队长在得到军方的指令后,让会温暖别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来。

    最好,是将她这个人给藏匿在人群中。

    不管她是谁,只要现在在他们村,就要好好保护她的安危。

    至少,让她别出什么意外。

    当初徐文渊想跟温暖换放牛的工作,大队长会顺水推舟,也是因为如此。

    一个工作而已,换了就换了。

    不管对方想做什么,都会被人盯着。

    而温暖,大队长知道些她的脾性,自然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来。

    现在,学校已经建好,老师也已经就位。

    开学的日子,村里人倒是有去看一眼。

    教室建的大,从玻璃窗往里看,整齐的桌椅摆放着。

    墙面上的大黑板,有用白色粉笔写的几个大字。

    新生入学。

    这也算是大青山小学的一个小小仪式。

    送孩子来上学的村里人,都好奇的看了看老师们是怎么教学的。

    说实话,第一天开学,还是比较混乱的。

    至少,有些老师就控制不了孩子。

    好在,在这个年代,学生对老师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

    所以,在听到老师大喊安静之后,闹腾的小孩安静了,大家听着老师的指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这些桌椅,自然是由村里的木匠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