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73章 取粮食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73章 取粮食

    在见到村里还有军人后,大家还好奇的走上前问好。

    这个年代的人,很少有社恐的。

    除了一些女孩子和年轻媳妇,大多数人都社牛属性。

    他们在见到军人的时候,会敬畏,却不会害怕。

    其实,他们这些天也猜测了不少。

    在戒严那天,是因为村里的小六子被人给抱走了。

    先是村里人去山上找人,后来村委的领导们将村民给拦在村子里,不让他们外出。

    本来还以为就是人贩子的事,所以在见到有军车进村也没太过担心。

    再后来,就是小六子他们回来。

    可是,在第二天起,村里就被戒严了。

    还有大部队进村,这不得不让村里人多想。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和平都是付出代价换来的。

    所以被关在家里,大家虽然各种抱怨,可也不敢不听指挥就往外跑。

    他们就算是在家里被憋的打架生事,可也不敢闹的让军队来管。

    现在好不容易能够近距离跟军人接触,大家也不似在自己家墙头端碗看热闹的样子。

    有的拉着年轻军人说家长里短,有的问起他们这几天的吃住,还好客的请对方去家里吃饭。

    当然,这也有自己家今年分的粮食多的缘故。

    呃,还有自己家也有待嫁的女儿什么的,想把他们凑成对。

    被聊天的军人,也不是傻的。

    他们之所以会没有在戒严解除之前离开村子,是因为有接到任务,让他们接触村里人,看看有没有什么没有暴露出来的老鼠?

    而知青点,自然也是有人在的。

    其实,在知道能够出知青点的大门后,知青们也待不住了。

    这些天,他们自己留在房间里的粮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所以一听能够出门,当下就拿着篮子什么的,去了知青点外的地窖。

    他们现在也不知道之后会出现什么政策,所以能多拿回去一些粮食,自己也不会饿着不是?

    温暖自己虽然有空间,可她也不能表露出异常。

    所以她也跟着去了地窖。

    说起来,她再有半个月,又到了送十斤粮食的日子了。

    所以,温暖直接多拿出来一些。

    这粮食先放在自己房间里,要是之后不戒严,她就准时准点的送粮食。

    要是戒严,她就提前送。

    反正那地方,知道的也就是取东西的人。

    对方自己会去查看,温暖不担心粮食丢失问题。

    这几天,温暖都是吃房间里的粮食。

    之前腌制的酸菜,虽然也吃,可没有彻底腌制入味,吃着就差点意思。

    所以,温暖又给自己拿了几颗大白菜出来。

    想了想,之后又给自己拿了几根萝卜。

    这大冬天的,要是没事,还能在自己家里包饺子吃。

    现在肉什么的,就先别想了。

    吃点素馅饺子,也不错。

    对了,吃肉!!!

    想到村里养的猪,温暖就有些馋。

    之前秋收的时候,村里是做了不少肉给大家吃。

    可这年头的肉,谁会嫌弃吃的少?

    之前被关着,大家一时就没想起来。

    现在能够出门了,就有人对猪圈里的猪有想法了。

    不过,每年分肉的时候,都是在年底。

    也就是在年底,才会杀年猪。

    可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吃肉什么的,还早着呢。

    唉,想了也白想!

    跟温暖一样,不少知青都从地窖里拿了粮食出来。

    知青点的地窖不跟村里人一样,都是在自己家院子挖的,想什么时候去地窖取东西都成。

    没什么安全感的知青们,将自己近期需要的粮食给拿回房间,也不怕之后再被关着不能出门,让自己饿肚子什么的。

    温暖这边才将自己的东西给拿出地窖,就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位军官。

    温暖:韩立生?他怎么会来知青点?

    温暖疑惑,却也没去管对方。

    现在军队在山上驻扎,出现在村里也不意外。

    她将地窖入口给锁好,之后拿着东西回去。

    而韩立生,似乎无意识扫了温暖一眼,之后又收回神色,打量着知青点的四周。

    今天解除戒严,村里的人出门后的活动轨迹很复杂。

    有的人在村里活动,有的人去附近的村子,也有的人,则去了公社或者是更远的地方。

    至于那些上山的人,则有山上的军人留意。

    而韩立生会出现在村里,也是因为,山洞那里已经完全被军方接管。

    现在山洞的危险性解除,之后就是专业人员进行研究。

    这些事都不是他的专业领域,所以他就让人监管了山洞那里的安危,自己来村里进行探查。

    说起来,当初他们会知道山洞,也是因为大青山的一个小孩子被抱着才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事情。

    所以对于事情的始末,韩立生也想查个清楚。

    温暖将粮食拿出房间,就开始倒腾。

    之前休息的人发懒,可也发馋。

    在躺平的日子里,嘴也不能亏了不是?

    所以温暖就将自己之前捡的一部分山货给拿了出来,准备收拾出来,炒制好之后享用。

    干果什么的,是哪个年代都必不可少的零嘴。

    现在零食少,温暖自己又懒得出门去购买。

    所以她就自己炒。

    山上的山货不少,温暖之前捡的也多。

    所以她今日拿出来的山货可不少。

    她本打算是自己多炒一点,等之后吃完了,再继续炒。

    可温暖忘记,她现在也算是知青点的风向标。

    她一做点什么事,就有人好奇。

    这不,看到温暖在忙,就有人过来询问。

    一听温暖是在给自己炒制闲磕牙的零嘴时,所有知青都睁着渴求的眼睛看着她。

    别问,问就是想吃。

    说起来,知青们也有在山上捡山货。

    可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到底是少了些。

    所以,就算是见到不少山货,可也没有大批量的捡回来。

    这不,现在他们也只是想吃,却也是没有什么存货的。

    温暖顿了顿,想着自己地窖里的山货不少。

    就她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毕竟山货吃多了,人容易上火不是,对牙口也不好。

    所以,不打算交易的温暖,就将自己地窖里的山货给提供了出来。

    “我那倒是有不少山货,你们要是想,我可以都拿出来,到时候换给你们。”

    这年头,可不兴说买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