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120章 又一年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120章 又一年

    众人合力,在晚上六点的时候将所有的饭菜做好。

    吃饭的地点还是在老知青的集体宿舍大炕上。

    被子什么的都一早就卷了起来,人们围着炕桌坐着吃饭,倒是也热闹。

    温暖坐在里面吃饭,倒是并不显眼。

    今天聚餐的人不少,男知青在男士的集体宿舍里聚餐,女知青也在女士的宿舍聚餐。

    这样人也不会那么拥挤,还省去了流言蜚语的可能性。

    温暖她们分两桌坐着,倒是也舒服些,不用挤着吃饭。

    温暖所在的桌,大多都是老知青。

    新知青那桌,倒是聚齐了女主、女二和女四号。

    至于女三号,则是村里人。

    而温暖这个炮灰,在书里也只是个工具人,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

    这不,女主那桌已经打过几次机锋,愣是没温暖的戏份。

    温暖自己也不在意,吃了晚饭后,收拾了残局,就先一步回了自己的单间。

    洗漱后,温暖直接上炕躺在被窝里。

    呼~还是在自己的家里自在啊!

    感慨完,温暖就拿着书懒洋洋的看着。

    门外,倒是会时不时的响起炮竹声。

    等到晚上十点的时候,温暖这才起身,开始包饺子。

    馅料是之前就准备好的,温暖和了面,给自己包过年吃的饺子。

    临近十二点,门外的炮竹声不断,温暖这盆饺子也都已经包完了。

    她留下了自己今晚要吃饺子,将剩下的饺子都给拿到室外冻上。

    晚饭吃的饱,温暖也就没多煮饺子。

    刚好小半碗的量,算是给自己一个过节的仪式。

    吃了饺子,今晚的守岁也算是结束。

    温暖先去将门外冻着的饺子都收入冰窖里放好,这才回屋去休息。

    新年已经到来,温暖又平安度过了一年。

    第二天没事干,温暖索性就直接睡到自然醒。

    她现在,是越来越适应村里的生活了。

    不过,七二年到来,温暖也已经十九岁了。

    她这年岁,在村里都已经是大龄剩女,婚嫁难题。

    好在,她的身份是知青,比她年龄大的知青不少,倒是不会显眼。

    再过几年,温暖就可以随意的生活了。

    对未来很是期待的她,还不知道近几年还会发生不少事。

    过了年,村里的热闹就不少。

    尤其是年前有打算的家庭,在年底的时候,也给家里办了喜事。

    过年期间,就有不少新婚夫妇出现在村里走亲戚拜年什么的。

    温暖没凑热闹的兴趣,她一个人窝在单间里,养膘。

    去年的粮食不少,温暖这一冬嘴就没闲着。

    她一个人无聊了,还会去空间里收菜或者种地什么的。

    至于去年她用院子里那些酸葡萄酿的酒,自己也喝了点。

    别说,虽然比不过专业的酒,可在温暖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温暖自己不嗜酒,也就喝个新鲜。

    地窖里之前储存的西瓜,早就吃完了。

    温暖馋了,就去空间里吃现有的西瓜。

    她的小日子过的舒心,就是有一点,洗衣服是个难题。

    在夏日,她要是勤快了,每天晚上都会将自己当天穿的衣服给洗了晾晒,第二天一早就收回去放好。

    可在这冬天,衣服干的慢不说,也没什么地方晾晒。

    毕竟室外的温度低,湿衣服晾在外面,也只是冻干而已。

    等将衣物拿回室内,温度上去,衣服还是会湿。

    可温暖的小单间里,也没地方晾晒衣物啊!

    所以,她只能将衣服晾晒在空间里。

    一般情况,她都在空间里洗衣服,不让屋外的人发现。

    所以,在别人看来,温暖这一冬,跟他们一样,都很少清洗厚重的衣服。

    温暖现在就很怀念现代的生活,洗衣机什么的,已经成为了她日后的必买品。

    当然,能够方便她偷懒的工具,温暖都觉得不错,想买。

    可现在,洗衣机倒是有,可她一没门路,二也不想花那么多的钱买个大件引人注意。

    所以,还是先等等吧!

    在温暖遗憾的时候,倒是有些人趁着村里人流动大,做了不少事。

    在温暖没关注的时候,探亲的知青们回来了。

    那些人大包小包的,也是村里人讨论的话题。

    外界的话题,总是走在大家八卦的前头。

    尤其是关于村里人和知青的事,都能够让大家聊很久。

    年前村里不是有好几家的人看上了那些知青嘛,就有人先行动了。

    要么是自己老娘出马,要么是娶妻的男人出马。

    总之,就是想跟自己看好的人处对象。

    只是新知青虽然来的时间短,可也不表示他们傻。

    尤其是能够在村里小学教书的人,谁家没个背景?

    在下乡前,家里人就不断嘱咐他们各种事项。

    其中,结婚生子什么的,是重中之重。

    要真这样,到时候他们家里就是有门路和机会将人给调回城,也会因为结婚这一项给卡了。

    当父母的,谁又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受苦受累?

    下乡不可避免,可他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就那么留在偏远的下乡啊!

    所以,只要是有点父母关爱的,都会嘱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下乡好好待着就行。

    时局时刻在变,他们只需要静待机会回城就好。

    反正现在孩子还小,多等几年也不耽误什么事。

    可这要是结婚生子,就一辈子都留在乡下了。

    孰轻孰重,大家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这不,自打村里人去找知青后,整个大队的八卦信息就没少过。

    无外乎是谁拒绝了谁,谁又说谁清高什么的。

    村里人与知青的矛盾,在增加,可也能够控制。

    毕竟这成家是讲究你情我愿的事,一方要是不愿意,也拿不到结婚证不是?

    当然,也不是没有想利用舆论压力道德绑架的。

    尤其是那种‘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桥段。

    好在有大队长他们敲打,村里人就算是二流子,也不敢去触碰底线。

    不然,他们就真不能在村里住了。

    温暖出门少,也不关注那些。

    等天气渐渐回暖的时候,温暖才发现一直盯着自己的人已经撤离了。

    这是啥时候的事?

    温暖心大的回想了一下,结果,发现在她不使用神识后,她就几乎都没怎么出门过。

    所以,也就忽略了那些暗戳戳的关注。

    这不,一心大,倒是让自己安全度过了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