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156章 质问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156章 质问

    温暖不插手,大队长却不能不管。

    他等了一会儿也没得到回答,继续质问道:“说不出来,那就先不谈那些。来说说你们刚才所说的话。什么叫温暖知青有享乐主义?你们有经过调查吗?有看到过她做过什么享乐的事吗?还是,你们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言论属实?”

    问到最后,大队长的视线又看向了陈建设。

    刚才,就是这人一口一个的享乐主义,想将温暖的罪名给定下来的。

    陈建设被问的懵住,不是,大队长他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想他们下乡之前,也不是没有搞事过。

    可一般人在听了他们‘有理有据’的言论后,都会选择明哲保身。

    就算是想反抗的,也会因为惧怕跟革委会的人对上,而选择漠视。

    善意和良心,大多都被蒙上了一层灰,隔着纱幔看人,总是看不清人心的。

    可现在呢?

    这情况怎么不对?

    在来找温暖之前,他们也是有调查过这人的。

    根据手里的资料显示,这个女知青可没什么相熟的人来往。

    一个下乡的孤女,是不会有人来帮衬的。

    大队长会来,他们自然也有想到。

    只是,他们以为大队长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才会来查看情况,并不会跟他们硬刚才是。

    可现在的情况……

    陈建设看了看大队长身后的温暖,再看看眼神锋利的大队长,脑子一时转不过来弯。

    “那个……我,不是……她,呃……”

    看陈建设言语踟蹰,一旁原本静默的男知青便开口了。

    “大队长,我们也不是空口白话给她定罪名的。温暖这人每天只上工半天,不是享乐主义是什么?”

    男知青顶着大队长的威压,将他们的发现给说了出来。

    好吧,主要是,他们有人看上了温暖放牛的活计。

    只是去找大队长的时候,被拒绝了。

    毕竟之前就曾因为换工作的事,让温暖被抢了一次活计。

    这事可不能再来第二次了。

    虽然当时也没跟温暖说死,说这放牛的活就一直交由温暖去干。

    可温暖这工作才稳定多久?

    就又有人盯上了?

    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的。

    偏偏这放牛的活有人干了,你却想要了。

    这不是机不逢时嘛!

    可是,也没有你想要就得让出的啊!

    就算是欺负人,也不能可着一个人欺负不是?

    已经让过一次的温暖,大队长可没那脸面让她再让第二次。

    不然的话,温暖同意不同意另说,他大队长的权威都没什么说服力可言了。

    所以,拒绝的话,大队长说的斩钉截铁。

    结果呢,这就让人给记了一笔。

    这不,才下地干活多久,这就忍不了了。

    只是,他们找的这个理由,确实是烂的不行。

    大队长都不稀得说,一旁就有村民开口了。

    “温暖知青虽然只上半天的工,可她拿到手的工分也少啊!再说了,村里也不只有温暖知青上工时间短啊!那些干轻省活计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活的,只要将自己手里分的活干好,就不会有人有意见。你们要是想,也可以去干那些轻省活,我们村里人也不会多说一个字的。”

    “对啊,干半天活怎么了?村里还有不下地干活的人呢,你们怎么不说?”

    那些孕晚期的人,还有老人小孩子,腿脚不便的人都是不怎么下地干活的。

    像温暖这样的,还算是勤快人呢。

    “再说了,你们当这放牛的活计简单啊!每天要安安全全的将这牛群给赶进赶出的,都得有力气和方法。温暖知青可不是白拿这五个工分的。”

    这要不是五个工分少了些,他们村民自己都想去干。

    可是想想家里的一家老少,吃喝都得费粮食。

    工分少了,这粮食可遭不住吃啊!

    所以,村民虽然知道放牛的活他们也能够干,可也不会真的去做。

    毕竟,这五个工分,还真不够一家人嚼用的。

    现在听着这些知青说温暖只上半天的工就是享乐主义,他们顿时就不乐意了。

    怎么的,拿几个工分还得论资排辈啊!

    你当你是谁?

    敢在大青山村指手画脚的。

    嘴里没说出的话,让大家用愤怒的眼神传递出来。

    温暖都不用打头阵,就有人出头解决事情。

    那人不服,继续质问道:“那还有她的那些水果,你们怎么不说她吃的比城里人还多?”

    现在虽然才盛夏,可知青们也不是瞎子,来了大青山村后,就有四处查看过。

    所以,对于温暖种植的一些水果产出,他们自然也是知晓的。

    这话一出,不说大队长,就是一旁站在看热闹的小孩子们也嘘声不已。

    “水果怎么了?不说温暖姐姐,就是我们自己家里也有种啊!吃点自己家的水果就要被判罪吗?”

    小孩子睁着懵懂的眼睛,好似不理解为什么经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要被处罚?

    “就是啊,山上那么多的野果子,我们也是谁看到了就去摘,这也犯法吗?”

    “我们家里的果树苗都是从山上移植下来种在自己家的院子、自留地的,难道也犯法?”

    “对啊,又不是去摘别人家种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吃?”

    ……

    小孩子们的一声声疑问,让男知青的质问声打了水漂。

    “是啊,大家都有种植果树苗,几年下来,结出的果实为什么不能吃?

    难道比城里人吃的自由了些就犯法了吗?”

    “南北方还存在差异呢,南方的海鲜我们有的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是吃了。难道南方吃海鲜的人就让北方没吃过海鲜的城里人泛酸了,得处罚吗?”

    这例子给举的,都让刚才发言的知青无言以对。

    毕竟城里这个词,泛指的人可太多了。

    知青虽然以城里人自傲,可他们也不能真让城里人和乡下人对立起来。

    立场站不住脚,知青们就有些退缩。

    这一鼓作气的劲头,经过大队长的责问和大家的不配合,呈现了颓败之势。

    经过这一连串的表现,几个知青也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要想将温暖的罪名给坐实,怕是不能了。

    还有,他们也是没想到,村里人会对温暖这个女知青多有维护之意。

    这要是他们冷眼看着,这几人的打算倒是还能继续。

    可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