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 第210章 留个底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第210章 留个底

    说到这里,警察又看向温暖,“你是知青,那为什么不通过高考的形式回城?”

    这样,户籍迁移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这话一问,温暖当下就有了种被人递了梯子的感觉。

    她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道:“您说的高考,我在七七年的时候也参加过,只是当年的结果不好,一直没等来录取通知书。

    第二年的时候,我又想去参加高考。结果……”

    说到这里,温暖还真情实意的叹了口气。

    “唉!那年我去报名,结果没通过,等高考日期快要到了,才有人给我回复,说因为我的父母死因有别,以至于我这个烈士子女不能参加高考。所以,去年的时候,我也就没参加高考。”

    两次的高考希望落空,温暖的回城希望被阻。

    听温暖这么说,警察动了动嘴,最后还是没有发出声音。

    不管他的此刻的想法是什么,都没有第一时间表露出来。

    温暖没等他的反应,一脸遗憾的说道:“本来,我也以为自己还要在村里多待几年的。结果,在年前的时候,一个在京市上大学的本地人回村后找到我,说他在参加京市大学生举办的同乡会的时候,听到有个‘温暖’的名字。后来几次参加同乡会,他也见过那个叫‘温暖’的人。”

    温暖说到这里,还停下来看了看警察的神色。

    身为警察,因为职业关系,本就多疑。

    温暖的话具有引导性,可他也没急着下结论,一直静静的听着。

    他留心着温暖的神色,在她望过来的时候,也给予平静的态度。

    温暖看不透人心,自然也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着什么。

    不过,她此行,并不是想要公安局的人帮自己做什么。

    只要自己出现过,有些事,留下痕迹就行。

    温暖心中没有畏惧,眼中也没有胆怯。

    她就那么看着警察,继续说道:“王建民同志,也就是大青山村出去的大学生,对于本村的人自然是认识的。我在大青山村住了快十年,温暖这个名字,倒是没遇到重名的。所以,他在再三确认了在同乡会遇到的那个‘温暖’也是从咱们这里出去的人后,便觉得情况不对劲。”

    说着,温暖还有些想笑。

    “王建民虽然觉得不对劲,可他也只是个大学生而已。所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贸然发声,免得打草惊蛇,后果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他一直等,等到放假后,才回了村里告知我这件事。”

    说完,温暖倒是没深挖。

    今天她在公安局说了这么多,要是警察想调查,自然会去走访大青山村。

    到时候,王建民这个大学生,就会进入当地官方的视线。

    这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的家人,都是件好事。

    温暖转而说到:“我在知道这件事后,心里也有疑问,只是这都过了两年,就算是想调查也很难。所以,才一直没有做什么。”

    “可谁能够想到,知青可以回城了?”

    温暖的声音有些激动,将自己这个知青的身份刻入了骨子里。

    “我心心念念那么多年的回城消息,它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突然就来了。”

    对于温暖的情绪,警察自然也理解。

    知青上山下乡,是国策。

    就连他自己家,也有亲人下乡过。

    所以,他很理解温暖。

    “回城的事,让我们很震惊。可是,能够回城的人,自然是想尽快走的。”

    说到这,温暖便停了下来。

    至于有些事,她现在也不强求。

    不过,温暖不提,警察却会详细了解。

    “温暖同志,对于你方才的言论,我这边需要详细了解一下。”

    有疑问,他便会严查。

    就刚才温暖所说的事,不管是高考的冒名顶替,还是烈士身份存疑,都是对公安局的一种亵渎。

    出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温暖自己虽然人微言轻,可他们作为警察,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的一切利益。

    这些事,温暖虽然没报警,可他们警察不能不管。

    温暖看着严肃的警察,神色有些紧张。

    “啊?好……好的!”

    她坐直了自己的身子,一副即将被审问的样子。

    警察也没改变态度,让她放松。

    “你之前说,你在七七年曾经参加过高考?”

    现在参加高考,都是需要政审的。

    尤其是第一届的高考,作为国家时隔十年才重启的高考,国家自然是重视的。

    所以,关于高考的审查自然也很严格。

    温暖能够参加高考等到录取结果,肯定是走完了整个高考的过程。

    所以,警察才会有此一问,想要确定。

    温暖嗯了一声,对上警察的严厉视线,也没躲闪。

    “对,我那些年因为下乡的时间长,一些自己的证件也遗失了,就根据大队长的安排,跟不少知青来过公安局补办身份证件。”

    说着,还指了指警察桌面上摆放的证件。

    警察听温暖这么说,就重新拿起温暖的身份证件看了起来。

    这下,就看到了一个特有的证明。

    这个年代的文件,都是有日期的。

    而温暖的身份证件日期,是在七七年留的。

    所以,她之前所说的话也被证实了。

    警察倒是没有疑问身份证明遗失的问题。

    在这个年代,因为身份证明补办的人不少。

    温暖这些知青们,在下乡后,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到身份证明的。

    时间一长,遗失什么的也不是大问题。

    大青山村的大队长能够带着这些知青来公安局补办身份证明,想来他们的身份不会存疑。

    毕竟,下乡的知青,每一道手续都是严格的。

    至于下乡后,知青们都归所在的公社大队管理,他们自然能够证明这些知青的身份。

    所以,略过这一茬,警察又问了新的问题。

    “当年的高考,你有遇到过什么异常情况吗?”

    冒名顶替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得先了解想要代替人的身份信息,还有后续安排。

    温暖摇摇头,一脸想不起来的样子。

    “没有,当年我们村的知青都是由村里的拖拉机送到考场附近的招待所住的。等高考结束,又一起坐着拖拉机回的村,我没遇到过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那年为了高考,所有人的神经都一直紧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