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 第98章 调试凉面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第98章 调试凉面

    见秦兰花又来攀扯自己,叶银红顿时怒不可遏。

    张口骂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缺心眼啊,我娘家三房二三十口人,不说亲哥哥亲嫂子,光堂兄堂弟就有几个,还有两个堂姐妹,这万一他们哪个听得入了心,折腾些麻烦事出来,我还有脸在老林家呆吗。”

    见秦兰花被怼的哑口无言,叶银红心口的火气越发蒸腾。

    咬牙道:“毕竟,我和某些吃里扒外的人不一样,孩子都生几个,有啥好处还想着往娘家捞。”

    秦兰花听叶银红在婆婆面前污蔑自个向着娘家,顿时气愤的满脸涨红。

    她看向梁青娥,极力解释:“娘你别听二嫂胡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承认我是想显摆显摆家里如今日子好过了,若说故意败坏家里食摊生意,打死我我都不认。”

    梁青娥沉眸打量秦兰花,良久后,冷声道:“既你如此管不住自己的嘴,今年中秋,哪儿也不许去,也省得你回趟娘家,家里屁大点事都被你抖搂干净。”

    听到不让自个回娘家,秦兰花很想吼问凭什么,然对上婆婆冷冰冰的视线,她只得呐呐点头。

    见秦兰花嚣张气焰被婆婆踩下去,叶银红心里痛快之余,想起码头生意,又浮起忧虑。

    她上前一步,焦急道:“娘,咱们家汤面明儿也要降价卖吗。”

    梁青娥沉吟几息,转而问起了别的:“前几日让你问力夫们爱吃什么口味的凉面,你问了吗。”

    叶银红忙点头:“问了,他们说只要是白面做的,他们都爱,只有一点,要量大管饱。”

    “他们有说忌讳的口味吗。”梁青娥接着问道。

    叶银红连连摇头:“力夫们说他们就是个搬运货物的,码头上打交道的事儿有周管事出面,轮不到他们张口,葱姜蒜啥的都行,他们没啥忌讳。”

    没啥忌讳的口味,那能发挥的就多了。

    梁青娥眸色沉着,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面庞。

    叶银红和孩子们带着明显的期待与好奇。

    林老虎几人则显得焦虑和不安。

    无一例外,他们都紧紧盯着梁青娥,希望她快些拿个主意。

    梁青娥在心里细细梳理一遍事情的经过,略微琢磨几息后。

    缓和了语气,道:“先前力夫们不是嫌汤面太热吗,原想着等老三去应役后,进了六月再卖凉面,左右也没几天了,凉面明儿就上吧。”

    “娘,凉面卖多少铜子一碗。”

    叶银红问出她最关心的事。

    “还是八文。”

    “八文会不会太少,一样的面,做成汤面能盛满满一海碗,拌成凉面就不大显了,若是加面,咱们赚的就少了。”

    梁青娥见叶银红忧虑的头头是道,不禁赞赏看她一眼。

    道:“不过是少赚一些,且凉面也不光只是面条,到时候配上黄瓜、豆芽、木耳调拌,分量同汤面应也差不多。”

    梁青娥弯起唇角,继续道:“咱们卖汤面时,熬菌菇酱又是买肉、又是买酱、又是买油,扣除这笔成本,便是多加些面,收益应该差不离。”

    二毛妮乐道:“是呢,咱家后院的黄瓜结的又多又好,昨儿我偷偷摘了一根,水灵的很呐。”

    说完,她忙捂住嘴,眼里带着懊恼。

    众人见她不问自招,俱含笑打趣两句。

    秦兰花知道大家都不待见自己,饶是心里十二分看不惯二毛妮偷吃的行为,也不敢吱声多嘴。

    说做就做,趁着这会儿天还未黑,梁青娥把钱袋递给林飞鹰,让他带上大壮二壮,去三里外的弯头沟,买上十斤黄豆芽回来。

    林飞鹰接过银钱,看一眼闷闷不出声的秦兰花,招呼上大壮二壮,背起背篓,又拿一根竹竿,就出了门。

    大毛妮和二毛妮不用阿奶吩咐,就忙去菜园摘黄瓜,和葱叶。

    叶银红忙去和面,知道只是做来试试味道,问明白婆婆的意思后,和了一瓢面。

    梁青娥和陈秋莲去灶房掀锅端饭,林飞鹰的饭菜暂且温在锅里,陈秋莲的饭菜由她自个端进房中。

    她一扭头,见秦兰花还站在院中不知思量什么,遂喝道:“年纪轻轻腿就这么沉,还等我老婆子伺候你不成,没见大家都想快些吃完饭,好早点试做凉面吗。”

    叶银红手里揉着面絮,凉凉道:“三弟妹有眼力见的很,许是替她娘家人拖延时间,生怕咱家做出好吃的凉面,挤兑的她娘家人没了生意。”

    秦兰花听着她一口一个娘家人,气的眉心直跳。

    只她瞧见婆婆不善的目光,只得深呼吸一口气,将满腔的愤恨,缩回肚里。

    吃过饭,收拾好锅灶,又喂完鸡和猪,天已然黑透。

    灶房内燃起一盏昏黄油灯,众人站在院中,不断往院门处张望。

    突然几道脚步声响起,几人眼睛一亮,几乎在下一刻,“吱呀”一声门响,林飞鹰和大壮二壮推门进了院中。

    “可算回来了,就等豆芽了。”

    叶银红接过林飞鹰背上的背篓,献宝样抱到梁青娥面前。

    “烧火,把豆芽焯水。”

    梁青娥一声令下,大毛妮就坐在了灶塘前,开始添柴生火。

    “娘,这么多豆芽今儿都焯过一遍水吗。”

    “不用,焯个斤把就成,剩下的拿湿布盖好,明儿你们去到码头再过滚水。”

    “哎,好嘞。”

    听到只用焯斤把豆芽,叶银红估摸着水量,往锅里倒了两瓢水。

    等到锅开水滚,她手脚麻利把洗好的豆芽倒进去,煮到约摸断生,又用竹笊篱把豆芽捞出来,按照梁青娥的指点,放进凉水里浸着。

    接下来就是煮面,白花花宽细均匀的面条抛进水中。

    沸水中滚了几滚后,在梁青娥一声“起锅”中,叶银红忙又把面条再次捞进凉水中。

    “小心把面条搓一搓,莫要搓断了。”梁青娥说完,就去拿陶盆。

    她用筷子挑起一大筷子豆芽,又把切好的黄瓜丝抓一小把,最后又抓一把搓好沥水的面条,一起放在了陶盆里。

    捣好的蒜泥水放上两大勺,兑水搅和的酱醋汁放两勺增鲜提味,最后又放一点荆芥叶,再滴两滴香油,开始拿筷子搅和均匀。

    很快,蒜水和酱醋汁特有的香味弥漫开来,纷涌着往人鼻腔中钻去。

    大人孩子俱纷纷咽着口水,往灶房里探头探脑。

    “这是一份凉面的量,都过来尝尝。”

    梁青娥把面倒进海碗里,刚好满满一海碗。

    她让众人自个拿筷子碗,开始一人一筷子给大家分面。

    “吃吧,尝过味儿后,咸了淡了都提提意见。”

    梁青娥说完,看向一旁手中空空的陈秋莲,温声道:“你如今奶着孩子,不好吃凉的,想吃的话,明儿再给你做碗热拌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