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梦境新生 > 第25章 拜堂

梦境新生 第25章 拜堂

    那些故事里,迎亲途中被人抢走新娘的场景,瞬间在我脑海里浮现。我顾不上许多,双脚像生了风一样,朝着停在院外的马车飞奔而去。

    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刘丫头也轻轻惊呼。不是我着急娶媳妇,实在是这传言让我心里直发怵,只想赶紧把她娶回家,这样才能让我彻底安心。

    终于跑到了马车旁,我小心翼翼地把刘丫头安置进车厢,自己也迅速登上马车,都上了马车,车夫扬起马鞭,“驾”的一声,马车朝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话分两头儿。我这边忙得晕头转向,不亦乐乎,家里也热闹非凡,来了不少亲朋好友。师爷之前的徒弟,岳郎中与岳哥得到消息,也匆匆赶了过来。

    还有爷爷之前看风水的东家,也都齐聚一堂。院子里满满当当全是人,挤得水泄不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无奈之下,只得在路面上也布置了几桌。

    等我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进院门,就瞧见岳哥正看着我,脸上挂着那副贼眉鼠眼的笑容,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我也没多理会,径直走到刘丫头身旁,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跨过马鞍和火盆儿,随后,便正式开始了拜堂仪式。

    拜堂结束后,我本以为会依照惯例,直接送媳妇到西屋去,毕竟外面还剩下一群老爷们儿准备喝酒吃菜呢。

    我早在之前就嘱咐过晓晓,让她给刘丫头煮一碗面条儿,想着她忙了这么久,肯定饿坏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我在村里从未见过面的大婶子,突然递过来一个药匾,神色不容置疑地说道:“新媳妇得坐在这匾里头。”

    我一脸茫然,满心疑惑,但也不好直接拒绝,便下意识地扶着媳妇坐了进去。而后,我赶忙回头看向爷爷,希望他能给我个解释。

    可爷爷也是一脸懵,显然他也不懂这是啥规矩。爷爷急忙走出去,向一旁的媒婆询问。

    媒婆一听,一拍大腿,解释道:“这叫磨性子,意思就是嫁过来的媳妇以后得温温柔柔的。一般来说,坐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要是规矩大的人家,坐的时间还会更长些。”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火冒三丈。这好不容易才娶到家的媳妇,怎么能受这种折腾?

    我二话不说,赶紧上前把媳妇扶了出来,径直往西屋走去。那个大婶子还在一旁不依不饶地念叨着:“可得磨磨性子,要不以后不好管!”

    我强忍着怒气,说道:“知道了,意思意思得了,她坐马车颠了一路,肯定累坏了,以后慢慢管。”爷爷也赶忙过来,将婶子拦在门外,帮我解了围。

    西屋里红烛高照,摇曳的烛光将整个屋子映得暖烘烘的。桌上还摆放着一桌贡果,我从上边拿下一个苹果,轻轻塞到媳妇手里。

    然后趴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一会儿屋里没人,你悄悄垫一口,先充充饥。晚一点儿,我让晓晓给你送面条儿来。”

    屋外,热闹的酒席上推杯换盏,我在众人的簇拥下,一圈酒敬下来,只觉头晕目眩,脚步也有些虚浮。

    还没等我缓过神,就被爷爷和媒婆连拉带拽地进了西屋。屋内红烛高烧,大红的喜字在烛光下格外夺目,满是甜蜜的气息。

    媒婆满脸笑意,手上拿着一杆秤,那秤杆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将秤递到我手里,热情地吆喝着:“挑起盖头,称心如意咯!”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手,用秤杆轻轻挑起刘丫头头上的红盖头,刹那间,她那张娇羞动人的脸庞映入眼帘,眉眼含情,美得让我一时看痴了。

    接着,媒婆又笑意盈盈地将我和刘丫头引到桌边,桌上放着一盘饺子,热气腾腾。

    刘丫头轻咬一口饺子,饺子馅的汁水在齿间散开,她腮帮子微微鼓起,含糊不清地说了句:“生的!”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结婚的传统,讨个“早生贵子”的口彩。媒婆赶忙端过小盘,紧接着追问:“生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