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中考后开始 第95章 回镇上买房
热门推荐:
大夏镇妖司,我以妖魔炼金身
重生时代巅峰
快穿:被拯救过的男配缠上怎么办
万时如意
武元道
重生黑暗流女尊世界的美少年
魔法少女一种高危职业
满级黑心莲,重生虐渣日常!
四十阿姨恋上我,让厂长喊叫爹!
董不凡随后给白晓宁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情况,然后又是抱歉的说到暂时还不能去京城,还需要忙完这段时间,白晓宁虽然有些失望,不过还是体谅董不凡的,嘱咐他办完事情要尽快去找她。严素素这边也是同样的打了招呼,在签订一系列陪她的条约,才算作罢。
因为暑假还要半个月,董不凡也不在县城呆着了,嘱咐楚雨佳、武宁婷和夏梦如三人在学校照顾好自己,就回老家了。
先是回到村里,先去大伯和几个叔叔家打个招呼,说到等二凡放暑假了,就回来办聚餐,几位长辈自然是热情的接待了董不凡,都要留董不凡在家吃饭,不过都被董不凡拒绝了,因为老爸常年不在家的缘故,董不凡又是在上学,和他们接触的也不多,关系也就没有和姥姥、姥爷亲近。
董不凡在村里打了声招呼后,就去姥姥家了。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姥姥、姥爷的居住环境了。姥姥和姥爷也是和儿媳妇住在一块不方便,就在自家的田间地头处盖了两间瓦房,老两口就这样过起了二人世界。也是董不凡在镇上上初中,能住在姥姥家住三年,没有人来挑刺的缘故。
虽然二老住的比较自由,可毕竟离村里有些距离,姥爷还是个喜欢热闹的,经常去镇上赶集,有时就是买包烟都能和碰到的熟人聊到吃饭时间,聊的热火处还能喝顿酒。时不时的就剩姥姥一人在家吃饭,也是姥姥经常抱怨姥爷不靠谱,出去不回来吃饭也不打声招呼。
这次董不凡想的是直接,在镇上的新建的小区买套一楼的房子,装修好,让老两口搬过去,为了防止以后扯皮,直接用自己的名义买了。劝老两口的理由都想好了,给自己的女儿家看家。这个小区离镇上的集市也近,就5分钟的路程,完全符合老两口的需求。
买房的过程很是顺利,毕竟这个小区是一个动迁小区,多余的房子是开发商的利润,价格也不高,8万120平的三房两卫,足够老两口住了。
装修的设计也是董不凡操刀的,因为现在镇上还没有专业的装修团队,都是各村有几个在城里学过的,组成了装修小队,有的直接是一家人就干了。所以装修还要董不凡在现场指导操作,让干活的工人以为董不凡是专业干装修的,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装修风格也是参考了老人家的喜好,加上董不凡自己设计加装的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设施。老家这边也没那么多讲究,装修很快就好了,要不是要等墙上的涂料干透,早都收拾好了。
也就在董不凡的一家人从魔都回来后的第二天,姥姥和老爷在董不凡的百般劝说下,开始了搬家大业。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姥姥乐得合不拢嘴,直夸董不凡孝顺懂事。姥爷也是很感动,这大半辈子虽然给人盖了不少的房子,可对于她们来说,还真没有期望住过,虽然是以看房的名义住在这里的,可老两口都知道,这是外孙子专门给自己买的。
帮忙搬家的时候,董不凡的一家都来了,三个姨两个舅也都来了,看着姥姥要把瓶瓶罐罐都搬过,董不凡说道:“姥姥,把要用的拿着,不用还是留在这吧,那里离这也不远,想起在用的时候,再让表哥给你搬。房子里什么都有,锅碗瓢盆都有,被子、床和柜子也是不少,足够您二老用了。”
姥姥这才想起之前去看的时候,都准备的很充足。最后还是在姥姥和姥爷的强制要求下,带了自己用了好多年的衣服被子,更让董不凡难以忘怀的是臭鸡蛋的罐子,姥爷更是抱着不撒手。记得初中住在这里时候,腌的臭鸡蛋是姥爷的下酒菜,吃一次两间房都是这个味,董不凡严重怀疑初中没有女人缘跟这个有关系。
一番忙碌,在大表哥开着他的摩托三轮装着姥姥和姥爷的家当,去往了新房,姥姥和姥爷站在门口,看着住了很多年有些破败的房子,心情很是很有感触的,董不凡也不想两位老人太过处于怀念的情绪里,上前劝说了一会,和大舅才坐上老爸董保国可开的高尔夫,去了新房那里。
到了新房这里,老妈和三位姨已经开始卸东西了,二舅还和大表哥搬着一些腌东西的罐子。把所有的东西安排好后,在镇上开理发店的三姨订的饭菜到了。就这样,算是给二老开火了。
席间,两个舅舅喝的多了点,说着董不凡比他们孝顺,不过话刚开个头,就被老妈王晓英接过话头,说道:“大哥、二哥,凡凡在咱爸妈这里住了三年,吃住都是二老的,老人家也没说啥,现在凡凡有出息了,用自己的奖学金孝顺一下不是应该的吗?何况这房子买了不住人,很快就破败了。”
大表哥也在旁边说道:“爸、二叔,不用感谢凡凡啦,他有出息了,孝顺自己的姥姥和姥爷不是应该的吗,何况还是凡凡主动提供的房子,让爷爷奶奶住的舒服点,让姑姑们安心不少,咱们这边就经常过来看看,孝顺不是攀比,二女多的不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吗!”
两位舅舅也知道,说错了话,赶紧说道:“四妹(老妈王晓英的排行)我们就是感慨一下,没有别的意思,今天爸妈搬过过来,我们也是很高兴的,也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心事,才有感而发的,没有要比较的意思。”
董不凡笑着说道:“大舅、二舅,以后我们家回来的时候就很少了,照顾老人的事情还要您们多操心,我家也就提供房子罢了,您们在身边伺候才是最累的。”
董不凡的一番话算是化解了尴尬,姥姥和姥爷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也没有参与,知道自己儿女都是孝顺的,只是各家情况不一样罢了,这次老四家出息了,不在身边,多出点钱,在身边的多点力,这也算某种意义上公平,二老也是乐见其成。
因为暑假还要半个月,董不凡也不在县城呆着了,嘱咐楚雨佳、武宁婷和夏梦如三人在学校照顾好自己,就回老家了。
先是回到村里,先去大伯和几个叔叔家打个招呼,说到等二凡放暑假了,就回来办聚餐,几位长辈自然是热情的接待了董不凡,都要留董不凡在家吃饭,不过都被董不凡拒绝了,因为老爸常年不在家的缘故,董不凡又是在上学,和他们接触的也不多,关系也就没有和姥姥、姥爷亲近。
董不凡在村里打了声招呼后,就去姥姥家了。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姥姥、姥爷的居住环境了。姥姥和姥爷也是和儿媳妇住在一块不方便,就在自家的田间地头处盖了两间瓦房,老两口就这样过起了二人世界。也是董不凡在镇上上初中,能住在姥姥家住三年,没有人来挑刺的缘故。
虽然二老住的比较自由,可毕竟离村里有些距离,姥爷还是个喜欢热闹的,经常去镇上赶集,有时就是买包烟都能和碰到的熟人聊到吃饭时间,聊的热火处还能喝顿酒。时不时的就剩姥姥一人在家吃饭,也是姥姥经常抱怨姥爷不靠谱,出去不回来吃饭也不打声招呼。
这次董不凡想的是直接,在镇上的新建的小区买套一楼的房子,装修好,让老两口搬过去,为了防止以后扯皮,直接用自己的名义买了。劝老两口的理由都想好了,给自己的女儿家看家。这个小区离镇上的集市也近,就5分钟的路程,完全符合老两口的需求。
买房的过程很是顺利,毕竟这个小区是一个动迁小区,多余的房子是开发商的利润,价格也不高,8万120平的三房两卫,足够老两口住了。
装修的设计也是董不凡操刀的,因为现在镇上还没有专业的装修团队,都是各村有几个在城里学过的,组成了装修小队,有的直接是一家人就干了。所以装修还要董不凡在现场指导操作,让干活的工人以为董不凡是专业干装修的,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装修风格也是参考了老人家的喜好,加上董不凡自己设计加装的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设施。老家这边也没那么多讲究,装修很快就好了,要不是要等墙上的涂料干透,早都收拾好了。
也就在董不凡的一家人从魔都回来后的第二天,姥姥和老爷在董不凡的百般劝说下,开始了搬家大业。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姥姥乐得合不拢嘴,直夸董不凡孝顺懂事。姥爷也是很感动,这大半辈子虽然给人盖了不少的房子,可对于她们来说,还真没有期望住过,虽然是以看房的名义住在这里的,可老两口都知道,这是外孙子专门给自己买的。
帮忙搬家的时候,董不凡的一家都来了,三个姨两个舅也都来了,看着姥姥要把瓶瓶罐罐都搬过,董不凡说道:“姥姥,把要用的拿着,不用还是留在这吧,那里离这也不远,想起在用的时候,再让表哥给你搬。房子里什么都有,锅碗瓢盆都有,被子、床和柜子也是不少,足够您二老用了。”
姥姥这才想起之前去看的时候,都准备的很充足。最后还是在姥姥和姥爷的强制要求下,带了自己用了好多年的衣服被子,更让董不凡难以忘怀的是臭鸡蛋的罐子,姥爷更是抱着不撒手。记得初中住在这里时候,腌的臭鸡蛋是姥爷的下酒菜,吃一次两间房都是这个味,董不凡严重怀疑初中没有女人缘跟这个有关系。
一番忙碌,在大表哥开着他的摩托三轮装着姥姥和姥爷的家当,去往了新房,姥姥和姥爷站在门口,看着住了很多年有些破败的房子,心情很是很有感触的,董不凡也不想两位老人太过处于怀念的情绪里,上前劝说了一会,和大舅才坐上老爸董保国可开的高尔夫,去了新房那里。
到了新房这里,老妈和三位姨已经开始卸东西了,二舅还和大表哥搬着一些腌东西的罐子。把所有的东西安排好后,在镇上开理发店的三姨订的饭菜到了。就这样,算是给二老开火了。
席间,两个舅舅喝的多了点,说着董不凡比他们孝顺,不过话刚开个头,就被老妈王晓英接过话头,说道:“大哥、二哥,凡凡在咱爸妈这里住了三年,吃住都是二老的,老人家也没说啥,现在凡凡有出息了,用自己的奖学金孝顺一下不是应该的吗?何况这房子买了不住人,很快就破败了。”
大表哥也在旁边说道:“爸、二叔,不用感谢凡凡啦,他有出息了,孝顺自己的姥姥和姥爷不是应该的吗,何况还是凡凡主动提供的房子,让爷爷奶奶住的舒服点,让姑姑们安心不少,咱们这边就经常过来看看,孝顺不是攀比,二女多的不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吗!”
两位舅舅也知道,说错了话,赶紧说道:“四妹(老妈王晓英的排行)我们就是感慨一下,没有别的意思,今天爸妈搬过过来,我们也是很高兴的,也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心事,才有感而发的,没有要比较的意思。”
董不凡笑着说道:“大舅、二舅,以后我们家回来的时候就很少了,照顾老人的事情还要您们多操心,我家也就提供房子罢了,您们在身边伺候才是最累的。”
董不凡的一番话算是化解了尴尬,姥姥和姥爷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也没有参与,知道自己儿女都是孝顺的,只是各家情况不一样罢了,这次老四家出息了,不在身边,多出点钱,在身边的多点力,这也算某种意义上公平,二老也是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