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65章 然而结果如何?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第65章 然而结果如何?

    \"爹!”

    黄射眼含泪水低声嘶吼着父亲之死带来的悲痛。

    然而现在不是哀悼的时候,在战场上主帅战亡是巨大的灾难。

    但目前情况还不宜立刻传播这则坏消息。

    黄射不能大肆喧哗让士兵们士气尽失。

    他努力平复心情后,对几名副官说道:“我将接管将军在西陵的任务,请你们指挥其余的人。”

    这些校尉面面相觑,刚才亲眼目睹过黄祖仍在阵前,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别处?可看见黄射的眼中闪过的哀愁与决心,他们似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选择沉默以对不再追问。

    而这场残酷的混战还在继续上演。

    黄祖或许已经不在了,但将士们并不知情,这对他也没什么影响。

    毕竟,黄射已站到了主帅的位置,从容指挥战斗。

    “登陆!”

    甘宁等人的坚持与勇猛冲锋起了关键作用。

    失去了投石车和弓箭手的牵制,战船迅速靠近夏口岸边。

    船只靠岸后,士卒们呼喊着蜂拥而出,加入了甘宁的行列,各自归位重组编队。

    登岸之后的作战需严格按照原有编制展开。

    黄忠手下的朱雀军迅速集合,转向侧翼游走,手持弓箭寻找射击机会;青龙军作为前军主力,手持长枪,在薛仁贵的带领下奋勇向前,瞬息之间冲杀了数百步,所经之处血肉模糊,敌人、友军伤亡惨重。

    黄射两眼充血地大吼不止,挥舞宝剑砍向那些胆敢退后的士兵:“不准退后!”

    他困惑不解:江夏士兵曾经无惧无畏,是荆州军中公认的最强大的部队之一,怎会在面对南阳军队时突然如此畏惧?

    围在黄射周围的士兵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他,暗忖敌方不仅实力更强,人数更多,还配备了弓箭手随时给予打击。

    而己方竟连基本的战略战术也显得无力回天。

    有人建议道:“将军,撤退吧!”

    这一声音反而让不少士气低落的人更快撤离。

    黄射怒斥:“带好粮草辎重,敢死军断后!立即前往江陵!”

    他几近牙龈破碎般愤怒地质问身边的不解者:“难道你想留在这片战场送死不成?”

    接着又说明撤往江陵的理由:那里防御坚固,远非此地所能比拟,更重要的是确保粮草供给充足以图长久支撑,并等待救援。

    “我会独自对抗张易和赵云两军。”

    黄射面有不忿,翻身骑马直奔江陵。

    经过半天的激战,夏口的岸边早已布满了双方的 ** 。

    此时,张易进入了夏口城,眼前是一片残酷且血腥的景象,遍野尸骸遍布。

    张易没有急于追击敌人,而是先安排将士们去处理 ** 。

    若 ** 不及时清理,污染水源后极易引发瘟疫。

    这可非同小可!

    襄江畔的岳飞也在忙着接收降兵,这些事情都需耗时,转眼已过两天。

    襄阳城内,刘表的想法与黄射如出一辙。

    他们以为张易率军进攻江夏时只会留下少量兵力防守,因而十几万大军过江攻入南阳就能自动解开江夏之围。

    但事不如愿,十几万大军还未全过江就被人灭掉了五万人!这让刘表如何不生气?

    在议事堂中,刘表面色阴沉,下面的大臣们窃窃私语,赞美着张易。

    「蔡瑁到底干了什么?」

    「我给了他十几万大军怎么指挥成这样?」刘表猛地一拍桌子大吼。

    他在荆州刺史的位置上待习惯了,这一战关乎他生死,所以对蔡瑁几乎是言听计从:让他分兵就分兵,要立即开战便立刻开战,然而结果如何?

    旁边的蒯越和蒯良对刘表的一通怒骂并无任何反应。

    十几万军队……你带五十多岁老汉来凑人数也算?

    “主公,有人说蔡瑁当日遵照主公的指令去宛城送粮草,顺便送了张易一万把强弓、一万个弓弦。”

    此时蔡瑁的政敌们也不放过这个机会,将流言传进来了。

    “那会不会早叛变到张易那边了呢?”

    其中一人推测,“不然怎么可能用十三万人打三千人而自损五万,那岂非奇迹再现淮阴侯重生了?”

    刘表听了心中有所思索,突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位满身是血的斥候奔入大厅。

    刘表厌恶的目光不是冲着这士兵浑身血迹和凌乱,而是手中拿着的张易所造的信封——纸竟是他奶奶的出自南阳!

    “怎么回事?难道蔡瑁已经夺回南阳了吗?”

    刘表冷冷问道。

    “启禀主公,微臣是从江夏火速赶来的!”

    那士兵喘着粗气回报说。

    刘表一听脸色陡然剧变,迅速抓过信封也顾不得上面的血污沾到了手上。

    看此状况,江夏肯定陷入重重危难!众官见状也不免担忧:这斥候太匆忙,显然是荆州大势不妙。

    众人齐望刘表,期待他做出决定。

    刘表的脸色变幻莫测,右手无力地垂着,盯着那名斥候,却不知该说什么。

    他还真要问他黄祖是不是真的死了吗?

    “谁有良策?”

    刘表声音颤抖地问道。

    在场的人都无比好奇,不知道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让刘表如此激动。

    刘表喝了一口茶,右手仍在颤抖,随后将信递给前方的蒯良。

    蒯良接过信件,仔细看了一遍,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震惊。

    周围的官员越来越多,蒯良将信件继续传下去。

    看完信的人个个惊讶不已。

    这张易难道真是天选之子不成?前一阵研究出曲辕犁就算了,改良造纸术也算了,如今连投石车都能改进?战报上的描述详细记录了敌军的投石车射程是己方的两倍远!江夏兵根本碰不到对方,好不容易等到敌人上岸,黄祖还想抢功,结果瞬间被人击败。

    总结就是:黄祖死了,夏口丢了,所有部队都逃了!现在黄射正躲在江陵城中瑟瑟发抖。

    “主公,我等还有十万大军,若蔡将军运用得当,击溃襄江大军后,张易必撤,届时江夏可再图收复!”

    蒯良本不愿发言,但在刘表情切注视下不得不表态。

    这句话让刘表的表情好看了些。

    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要蔡瑁能打赢这场仗,黄祖之死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个好消息。

    身为名臣黄香的后代,江夏黄家势力庞大,甚至不太把他这位荆州刺史放在眼里。

    刘表早就想着除掉这个心头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