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103章 牢牢控制住了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第103章 牢牢控制住了

    离开时,张松坐轿子,但他很快就要求停下来,然后走进了附近的一个菜市场。

    这个市集中消息流通迅速,有时甚至比朝廷更准确。

    张松曾是个小官员,常来这里了解情况,如今只是重游故地罢了。

    张松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些陌生面孔,虽然这些人看似做买卖,实则贩卖消息。

    陌生人见到张松走近,问道:“您要买消息吗?”

    张松拿出一些铜钱笑着回答:“我想了解一下外界军队的消息。”

    陌生人掂量了手里的铜钱后摇摇头,“这点钱不够啊。”

    张松咬牙,再掏了一把铜钱递给对方说:“就这么多了。”

    陌生人接过来问:“你想知道哪些具体的。”

    张松想了想说:“我想知道为什么外来的军队迟迟不进攻。”

    那陌生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张松一眼,神秘地微笑道:“外面的人进攻就是送死呀。”

    “这是你的消息吗?”

    张松表现出不满。

    陌生人干脆利落地说:“当然不是。

    荆州军没有进攻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将士。”

    “他们的士兵现在个个地位高升!”

    张松觉得这话意味深长,却不高兴,但认为那人不会无端欺瞒自己。

    “我知道这些兵的地位很高,但是如果张易下令进攻,他们会遵命吧?”

    陌生人回应:“是的,这些士卒肯定不会违抗,但问题是张大人并没有下过进攻令!”

    “张大人?果然……”

    张松警觉起来,身体不知不觉地往后退了几步。

    对面的人也向前迈了几步,低声道:“张大人啊,您不必想太多了。”

    ---

    这样表述保留了原有情节和关键点的同时改变了措辞以增添新鲜感。

    请确认是否符合您的期望。

    “你,你这家伙,我……”

    张松急忙转身想逃,却被周围涌来的人封住口鼻,牢牢控制住了。

    等到他被带上一辆马车后,张松才重新恢复自由。

    坐在对面的是一位面容冷峻的男子,正目光凝重地看着他。

    “你……”

    张松看着眼前这个非同寻常的男人,虽然自己已经落在这人手中,但他决定保持镇定。

    对方拱手,沉稳地开口:“我是李元芳,锦衣卫在我的指挥之下。”

    “果然!”

    张松心中叹道,“李元芳大名鼎鼎,传闻中你们锦衣卫在各地诸侯之间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张松从容,李元芳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现在遵照主公的命令,我要告诉你一件事——局势对你和你的同伙来说,已变得十分危急。”

    “为什么?以你们锦衣卫的实力,要刺杀各大豪门的家主吗?”

    张松冷静地问着。

    “这并不需要。”

    李元芳笑道:“实际上,我们已经动员了城里接近半数以上的百姓。

    你觉得这些人会不会对你们不利呢?”

    张松闻言,吃了一惊:“怎么可能?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对李元芳的能力不敢置疑,但全城数十万人中的大部分被鼓动这一事实让他难以置信。

    李元芳开始解释:原来,在过去的十多天里,锦衣卫用各种手段将张易提出的「人人平等」的口号,传达给了成都的老百姓。

    如果这消息只是无端传开,普通民众不会相信;而如今通过花费一定代价让这些消息广为流传,人们深信不疑。

    这好消息在亲友之间迅速传递,只用了短短十多天,张易的政治理想就已经遍布整个城市。

    其中多半人都决定响应这一口号反抗刘璋和他的支持者们——

    毕竟,谁能够帮荆州军除掉刘璋及其背后的权贵,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功绩;同时自己的家族也因此可以受益良多。

    听到这里,张松先是紧张,随后逐渐放松,甚至露出了微笑。

    面对这样的表情,李元芳也笑了笑,继续说:“看来你现在清楚了,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你任何的举动都是无力回天了。”

    百姓似流水

    “是的,之前我听说过你们州牧大人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现在这些百姓就如同流水一般,我们坐在船上的人还能做什么呢?”

    张松平静地说:“其实我一直向往你们州牧大人,只是他的某些政策实在是……”

    李元芳挥手,淡然回答:“我们主公的政策必然惠及大多数人。

    只要大多数人都能从中受益,那就是好政策!”

    回想起来,张易最初说服李元芳时也这么说。

    当听到主公交往这样的话,李元芳内心非常振奋。

    李元芳虽然是官,但出身贫寒,深知平等和大同的美好理想是多么高尚。

    能够辅佐一个如此志向远大的明主上位,他觉得简直是一种荣幸和机遇。

    张松看到李元芳如此坚定的热情,点头说:“李大人,我明白了,我没有退路了,只能投降。”

    “这是最好的选择!”

    李元芳对张松的反应感到很满意。

    只要有张松的合作,他就不会为难他。

    此时,在李元芳心中,张松已是砧板上的鱼肉,可以任意处置。

    既然张松合作,他便不杀他。

    让卫士把张松送出城后,李元芳继续推动局势进展。

    不久,成都有些人组织起了**队伍。

    这些队伍虽然头领都是生面孔,但看起来很有威望,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们信任有加。

    生面孔带领着老百姓不断冲击高门大户,掀起一波波冲突。

    最终,过了一段时间,刘璋得到了消息:陌生人群带着更多普通百姓来到了州牧府门口。

    “你们,想干什么?”

    站在门口,看着这群人眼中露出的贪婪,如同野兽见到了大块肥肉。

    刘璋害怕且困惑,对他们说:“你们难道忘了我父亲的好吗?为何要反抗我?”

    事实上,刘焉作为一个外来户能在短期内控制整个益州,靠的是拉拢人心。

    成都城里一半以上的普通百姓都曾受惠于刘焉。

    但这种恩惠实际上是剥削其他地区民众的财富转移而来的。

    而现在,百姓们终于觉醒,他们不再接受刘焉及其贵族们的虚伪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