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5章 你就是魏延吗?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第5章 你就是魏延吗?

    黄忠如今四十有余,若是这唯一的儿子不治,将来再生育希望渺茫。

    万一未能生下后代,岂不导致断子绝孙?

    “黄忠……黄忠……”

    张易缓缓坐下,心下权衡。他不愿等到黄忠儿子离世再去邀他出山,这得拖上多长时间呢?

    但若想让黄忠即刻加盟,或许只能通过治疗其子疾病这一途径。

    “有了办法!”

    张易兴奋拍手。

    “主公可有何高见?”

    “这张名单还需要添上一员!”

    张易微笑着说道,说完他接过笔,在名单上写下了个名字。

    张易有着前世的记忆,因此认得字。

    “张机张仲景?”

    刘伯温轻声念出了名单上的名字。

    “这位张机张仲景是我的一个远亲叔叔,他们的家族很早之前就从颍川搬到了南阳,如今他就住在南阳的涅阳县。”

    “更重要的是,这位叔叔医术非凡。当我们征召黄忠时,告诉他关于我叔叔的事迹,我相信他将会带着儿子前来宛城!”

    张易解释道。

    他记得很多关于三国的小说中,无一例外,招降黄忠的办法都是治好了他的儿子。于是他也决定照此思路进行。

    最后想起来,在前身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远亲叔叔,他正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张仲景。

    “主公,请放宽心,当薛将军与岳将军归来之际,这些人便会纷纷归附!”

    刘伯温充满信心地说。

    这些人本就是南阳本地人,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

    古代人对家乡的情感非常强烈。

    仅仅是同乡这一层关系,就能大大提高彼此的好感。

    更何况,张易邀请他们是希望任命他们为官员,对他们而言是名声和利益双收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易在太守府开始了政务学习的生活。

    晚上,他则会与邹玉儿切磋技艺。

    在准备秋收期间,张易已经开始向刘伯温学习如何处理 ** 事务。

    尽管他继承了陆文龙的力量和领导才能,

    但由于陆文龙是一位武将,缺乏行政管理的能力,

    张易还是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但因为他拥有现代的知识和见解,

    张易在这方面的学习进展相当迅速。

    同时,刘伯温也没闲着。他挑选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助手,

    准备了书信交给他们,并派遣他们外出传递信息。

    关于派遣张易亲自前往的问题——当然不可,这些人只不过在南阳小有名气,真实才华未知。

    如果一开头就派主人去邀他们加盟,不显得过分轻视自己吗?

    最好的方法还是先派人传信观察反应再作定夺。

    “主公,董厥已经到达宛城!”

    “主公,李严已经到达宛城!”

    “主公,宗预已经到达宛城!”

    “主公,郭攸之也已经来到了宛城!”

    ……

    近期,张易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些南阳名人陆续抵达的消息。

    与此同时,岳飞和薛仁贵在外征战也非常顺利。

    首先,岳飞在攻打涅阳县的过程中使用地道战术,

    成功带兵潜入城中,亲手率百名精兵击杀涅阳县令,

    仅以牺牲十名士兵为代价便占领了涅阳。

    紧接着,薛仁贵则用一支精准的箭射杀了冠军县令,

    城中的守备军队因此恐慌而开城门投降。

    两人的迅猛攻势犹如脱缰的猛兽,

    在十天之内各自攻陷了七座城市,令人震撼。

    荆州的襄阳城里,刘表拿着一封信件,不禁感到诧异:“这小子张云骥十天内就攻下十四城?”

    “昔日名将乐毅征战五年也不过是连取七十座城池。”

    刘表再次感慨道,在场的人听了都沉默了片刻,

    他们在心中对比着乐毅攻打的对象和张易的情况——毕竟张易做的不过是平定南阳的内乱。

    但仔细思考后也不得不承认,

    即使是在平定南阳叛乱的情况下,十天内连夺十四座城市的成就也非常出色。

    “主公,难道您担心张易另有二心?”

    这时,蔡瑁站了出来提出疑问。

    刘表来襄阳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独自前往襄阳,确实让当地多数士族为之折服。

    加之刘表身居八俊之列,众人对他出任荆州刺史几乎毫无异议。

    过去的半年里,刘表迎娶了蔡瑁的姐姐蔡氏,与士族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这位张易于先败袁术,再胜孙坚,如今气势如虹,依我看,要想平定南阳轻而易举,此类人物怎肯甘心听命于我?”

    刘表皱着眉头说道。

    鉴于荆州基础尚不稳定,他实在不愿意与张易爆发冲突。

    “主公,请注意,南阳虽归于荆州之北,然而历代太守无不自持军力为重,主公大可不必担心。再说荆州地大物博,非区区南阳所能比肩。主公不想与张易为敌,相信张易也无意主动挑起战事!”

    蔡瑁进行了简明的分析。

    众人皆表示认同,认为蔡瑁之言甚是合理。

    南阳的人口确实不少。

    但是要在短期内筹得养兵的粮食与辎重,实非易事,毕竟仅凭一郡之力。

    荆州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州之地粮食充足,更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既然情况这样,我们对张易的态度该如何处理?是要拉拢亲近,还是冷淡相待,或者直接视为敌人?”

    刘表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

    “依臣之见,应与张易拉近距离!只要张易在南阳,便能保障荆州北线的安全!”

    蔡瑁率先表达自己的意见。

    “主公,但张易势如破竹般迅猛,他绝不满足仅掌控南阳。臣认为,应以商讨政务为由请他前来襄阳,找个借口将他处决!”

    蔡瑁对立面,另一位谋士也站了出来表达看法。

    此人正是蒯良,来自深得刘表现宠信的荆州大族蒯家,其兄长蒯越是家族领袖。

    “蒯良大人,难道认为张易是愚人?真若召唤他前来,要么一举成功,若不然一旦被发现阴谋,即刻便会陷入冲突。荆州内有反叛,外敌则是张易,这岂不使荆州处于内外受敌的境地吗!”

    蔡瑁立即反驳。

    “好了,两位不要再争了,异度,你有什么看法?”

    刘表打断了争执中的两人。

    蒯越,即异度,若蔡瑁堪称荆州的第一武官,那么蒯越便是第一文官,并且他作为蒯家长辈,身份极为尊贵。

    “启禀主公,二位的观点都有道理。”

    蒯越走出队伍,鞠躬发言。

    “目前荆州内部反乱纷起,铲除外患应为主要任务。对于张易,不妨稍施抚慰,使他暂无与荆州争锋之意。”

    “待至内外皆定,主公便可恢复元气,那时张易对我方的防备有所松懈,主公再设计使他落入陷阱。到了那时,取他项上人头应非难事!”

    不得不佩服,蒯越处理问题相当得当,两边不得罪,展现了言语的精妙。

    听到这儿,蔡瑁与蒯良均不再争论,目光齐聚刘表身上。

    刘表沉思半晌,瞥了一眼殿下的文武大臣,接着说:“张谘在世时,对我颇有情谊,怎能伤害他的子孙?此建议就此打住,我们应该设法同张易保持友好。”

    这话刚落,殿下众人皆高呼刘表仁义,只有蒯良、蒯越及蔡瑁几人看着刘表微笑点头。

    他们心知,这样的君主才称得上明智,不会轻易表露情绪。

    刘表面是这样说,至于日后剿灭宗贼之后会如何行事,那就不可预料了。

    “德珪,麻烦你跑一趟宛城,带一万多石粮食过去,表示我们友好的诚意。”

    刘表对着旁边的蔡瑁吩咐道,但刘表没打算让蒯良去,他担心后者借机会除去张易,一旦产生争执怎么办?

    “主人,主公不是说过只需带粮食而已吗?怎么现在还要筹备弓弦和箭矢呢?”

    “确实如此,这么多弓弦和箭矢,足以配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你们懂得真少,赶快准备,秘密运往南阳边界,在那里与我会合!”

    蔡瑁没有耐心向他们解释这番话背后复杂的策略。

    对于张易的强大能力,蔡瑁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张易仅仅十六岁,对比之下,四旬之年的刘表无疑显得老成得多。

    南阳作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大郡,若张易能够占据这里,不仅可以在东方对江东虎视眈眈,甚至可以西进窥视益州。

    而刘表当前唯一的念头就是铲除那些作乱的宗贼。一旦宗贼被除,谁也无法预测刘表是否会继续保持目前的远大抱负。

    蒯家声称会设计引张易到襄阳然后对付他。

    但在蔡瑁看来,张易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解决的?届时若真有冲突发生,胜者尚未知晓。

    蔡瑁出于对自己家族的安全考虑,认为双方面押才是明智之举。

    这一批万张弓弦和万枚箭头,对蔡家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若能借此机会与张易建立起友善的关系,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况且,只有蔡瑁想到了吗?

    绝非如此,想必蒯家两兄弟也是洞悉此事,二人都是极为精明之人。

    对于他们而言,州牧由谁来做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保证自家的安宁。

    “德珪兄在家否?”

    刚刚安排好了几名家仆离去的蔡瑁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蒯良和蒯越随即步入。

    “左右期盼着呢,要是子柔和异度两位兄台还不来,我怕就要先动身了!”

    蔡瑁笑着应答。

    实际上,这早已在他的预期之中,因此事先交代管家,若见是蒯氏兄弟来访,则无需阻拦。

    “哈哈,德珪兄真是有预见性的!不知道德珪兄给予了张云骥多少支持?”

    蒯越直言问出。

    “哎呀,这次只有蔡、蒯两家先人一步啊!”

    蔡瑁不再客套,“实话对异度兄,是一万把劲弓的弓弦与同等数量的箭簇!”

    “这样,我家愿意赠予张云骥一万石粮食!希望德珪兄能够协助一起带过去!”

    “请两位放心,我会预先派人将粮草运送至南阳境内!”

    蒯越说罢。

    他们心中所想其实相同:一万石粮食对蒯家不算多,一万张强弓弓弦与箭头对蔡家亦是小事。

    以此小代价博取张易的好感,无疑物超所值。

    假设张易日后取得荆州的统治权,念及今日的恩情,定不会加害其家族;如若刘表稳定统治荆州,他们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这正是所谓的双重保险。

    ……

    “你就是魏延吗?”

    在宛城守衙内,张易看着眼前的红脸汉人询问。

    “是小人,拜见太守大人!”

    魏延立即行礼,将手中长刀放于地面,以示不敢有半分敌意。

    “你愿意加入我的队伍,担任校尉吗?”

    张易话音刚落,魏延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为初到此地会从一个无名小卒开始自己的征途,未曾想张易甫一出现,竟直接询问是否愿意担任校尉一职?!

    自然乐意无比,满心赞同!

    \"末将见过主公,誓为主公披肝沥胆、出生入死!\"

    魏延声音嘹亮地回应。

    “叮,恭喜宿主收获猛将魏延效忠,特颁赠酒酿技艺一项作为嘉奖!”

    这突如其来的系统消息令张易错愕不已,望向魏延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

    若非亲眼所见,定会以为系统的判定出现了异常。此前已有数位名声赫赫的南阳学士前来拜见,竟无一位引发系统提示。

    显然,这系统并不青睐那些虽名载史册但成就远不如后者的角色。诚然,这些人亦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但与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相比尚有不小差距。

    待魏延退下,另一人缓步入厅,此人乃荆州江夏名守文聘。历史中,他屡次抵挡住东吴大将关羽的侵袭,甚至劫获关羽军需,焚毁船只,成为魏王曹操所倚重的心腹爱将。

    其“镇戍江夏逾数纪,威德闻于遐迩”的美誉广为人知。

    对于这般英才,张易深知揽其入幕定当伴随丰厚馈赠!不出所料,当他以地方情义款待时,文聘当即宣誓忠诚,视张易为主人。

    “好手段啊,原来这般也成?”

    文聘辞去后,张易注视着眼前只有自己能看到的虚卡,心生波澜。

    两张千人步兵团 —— 亦即是陌刀兵的力量成为了他的奖品!提到陌刀兵,何等雄姿?他们如同不可一世的移动城墙,步步推进,所向无敌。

    通常步卒难以匹敌骑射手的速度与冲击力,但陌刀兵例外,尽管身为徒步士兵,却 ** 马背上敌人的克星!

    张易迅速寻得合适之地,召唤这些强大的步战士,将其安置于军营之内。至于统领这支精锐部队之人选,他尚未决定;陌刀兵独特的战术风格与当前时代的作战方式存在出入,轻率委任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问题,这让张易慎之又慎。

    光阴似箭,转瞬间已是第二十天。宛城市门外,张易率领着近段时间内加入麾下的文武贤臣迎宾接客。

    除了尚未抵达的黄忠之外,所有人均已完成集结。然而遗憾的是,尽管阵容庞大,除了文聘和魏延两位奇才以外,无人能带来进一步的系统奖励。

    如此,张易治下的队伍愈发壮大。

    文士方面汇聚了刘伯温、陈震、李严、郭攸之、张存、董厥等;

    武将阵线上则拥有岳飞、薛仁贵、魏延、文聘、宗预、傅肜等诸多英勇战士。

    在宛城市的门口,众多南阳地方上的杰出人才并肩站立,凝望远处等待归来者。

    \"他们来啦!”

    视力极佳的李严最先发现了远方正缓缓接近的薛仁贵与岳飞。

    这两位英雄提前返回,其他的随 ** 兵则由副将在后带领返回大营。

    仅仅是一场平息叛乱的任务,未必要举办隆重的凯旋仪式。

    围观者们都尽力伸长脖子,渴望一睹两位连续攻占二十四个城镇,特别是能在短时间内连夺十二城池的传奇将领风采。

    这种战果在城池实力相对弱小的情况下,也足够令人惊叹不已。

    现在,岳飞与薛仁贵的声望已经流传开来。

    “属下幸未辱主!”

    两人齐声答谢后,在张易面前齐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