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88章 谋士贾诩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第88章 谋士贾诩

    张易的话语瞬间给李严的心中带来了些许希望。

    “我们出兵攻打雍凉时,可以先行派遣部队进驻豫章。”

    张易提议。

    他打算先在江东打入一针楔子,这样未来征服江东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虽然李严并未指望张易完全听取他首先占领江东的意见——他也认同了李儒等人的策略,认为首先拿下雍凉更具优势,但是张易提出的这个策略多少保留了李严颜面和重要性,这让李严备感鼓舞。

    “张易还是很看重我的建议!”

    李严心想。

    “主公英明!”

    李严当仁不让第一个站出表示赞同,高呼“主公英明”

    。

    受到他的影响,其余众人也相继起立响应。

    张易举手示意安静,“刘表已经准备好带走荆州府中的财产,准备离开;你们说,我是否应当派人护送他一程呢?”

    这令群臣陷入犹豫对视状态。

    毕竟刘表作为昔日敌将,今日放他走也是基于长远利益的权衡,若说让主公出精锐兵力保护,会不会引发张易的不悦?

    见众人沉默,张易指定刘伯温回应,对方坚定地表示:“我认为不仅应护送,而且应该派精锐兵力保护。”

    思索片刻后,张易转头向荀彧询问。

    “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附议道,“我认为这样做能使各路诸侯看见主公的仁义之心,从长远考虑是有利的做法。”

    张易点点头表示认可,接着他转向将领们寻求反应。

    面对这种局面将领们显得犹豫不决。

    桂阳、武陵、零陵这三个郡仍未完全收入版图。

    如果留在此地他们可能会领兵收复这些地区。

    然而张易早已料到他们的心理活动。

    随即补充,“目前,这三个郡已几乎没有兵力防御,愿意投降,只要我们派人去接管即可,大家即使留下也没有机会亲自带兵作战!”

    听完这话,将领们纷纷改变表情。

    而荀彧又进一步解释说护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风险,建议由猛将来执行任务。

    话音落下众将军互相对望,然后异口同声站立起来,“愿随主公护送刘表。”

    这个决策让众将感到有些无奈。

    既然留在原地也打不了大仗,索性陪刘表一程,或许还能遇上孙坚的溃兵,这样也可以过把实战的瘾。

    张易看着这些主动站出来的将领,指了指他们说:“各位主帅就算了吧。”

    “我们的军队损失惨重,我会将各军分散至荆州各个郡县,**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然后再返回襄阳!考虑到荆州市人口不少,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补充兵源。”

    接着,张易与顾雍、荀彧等人商讨了具体方案。

    为了避免某一支军队仅由同一地区的人士组成,张易决定,每支军队在不同郡只征召有限数量的新兵。

    比如,薛仁贵的青龙军,在襄阳征募三千人,在零陵征募三千人,在武陵征募两千人等,以此构成完整编制的青龙军。

    同时,这些部队还要在当地进行 ** 工作。

    因为刘表虽然已基本肃清宗贼,但仍有残余势力盘踞于深山作乱,张易决心一举歼灭这些漏网之鱼。

    这也将是新兵的一次实战训练机会。

    清剿完成后,张易并不会让士兵们停留在当地驻守。

    他打算在襄阳附近开辟一些闲置农田,让这些军队屯垦戍边。

    等到粮食储备充足后,再专注于军事训练,农业劳动则交还给普通百姓。

    此言一出,众将军以岳飞为代表纷纷叹着气回到了队列中,只剩下副将们。

    张易看向众人,继续宣布:“魏延在这次作战中表现出色,可以任命为白虎军主帅。”

    张易这句话刚落下,魏延一时不知是喜是忧。

    他早已知道自己早晚将成为白虎军主帅,可张易现在直接提出来,令他失去了其他选择的机会。

    随着魏延回归队伍,张易也不确定要挑选谁来担当其他职位。

    甘宁、太史慈、赵云、龚都、傅彤的名字在脑中回荡。

    经过思索,张易做出了决定:“刘备送来的三万匹战马即将分发各军。

    青龙军及狼骑将会有所扩充,文远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子龙和傅彤也留下吧!”

    “龚都也留下来吧,陌刀营损失很大,你需要帮着嗣业重新组建起来!”

    最后只剩下了甘宁和太史慈。

    张易叹了口气,“这次就由你们俩一起去吧!”

    张易一出口,甘宁和太史慈不由得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充满欢喜,两人立刻齐声道:是!

    此次战役中,玄武军和朱雀军损失不大,因此黄忠和文聘完全可以胜任现有的工作。

    第二天早上,甘宁和太史慈带着七百精锐骑兵出发护送刘表前往山阳。

    转眼间五天过去了。

    荆州州牧府的书房内,张易稳坐其上。

    身前坐着荀彧、顾雍、李儒、徐庶、刘伯温、李严、郭攸之等人。

    他们都是跟随张易从南阳一起过来的功臣,也是他最信任的谋士。

    张易问道,“大家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

    他刚刚攻占了荆州,零陵、武陵以及桂阳三郡也相继归降。

    张易随即命这些地区的人去清点荆州境内的粮食储备情况。

    他要他们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能否在全荆实施与南阳相同的减税政策。

    张易不想对不同地区的百姓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因为这会导致不公平的问题,并可能让南阳的居民感到自己比其他地方的人优越,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不满和隔阂。

    这样一来,不就如同后世的地方主义一样了吗?

    “主公,臣等已经核算清楚!荆州大部分粮食都集中存放在襄阳和江陵城中。”

    “原来刘表早已为固守做好准备,提前投降后,我方获得了不少粮草!”

    “我重新核定了下,荆州的储备足够支撑我们长达两年之久的秋收季,前提是在未来一年中避免发动战争。”

    张易闻言点头,“既然是这样,那就可以考虑在整个荆州推行减免赋税的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