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90章 谁来耕种土地呢?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第90章 谁来耕种土地呢?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黑夜中响起,“文和先生,还是别费力了!”

    紧握缰绳环视四周后,他发现被二十多名黑衣人包围,每个人都手执刀剑。

    “阁下是求财吗?车内装有金银珠宝一箱,全部送诸位了,请放我们生路!”

    贾诩急中生智地喊话道。

    对方却表示奉主上之名邀请文和前往襄阳相见。

    听完这番说辞后,贾诩沉默片刻。

    确认过手中 ** 特征之后,灵机一动地回答,“在下去襄阳正是此行目的,只是迷了路,若能带路自然感激不尽!”

    “文和先生如此通情达理最好不过!”

    对方笑答。

    几人翻身跨骑五匹马来跟在了车队后面。

    眼见一切不可挽回,贾诩无奈地叹了口气上了马车。

    小心翼翼

    “父亲,我们可以拼死一搏啊!”

    儿子有些急切。

    贾诩则冷静劝阻。

    贾诩的儿子贾穆满脸愤怒地说道。

    他怀里紧紧抱着贾诩的孙子、年幼的贾模。

    “如果真的有万夫莫敌之勇,我又何尝不愿意与你并肩作战?”

    贾穆愤愤不平地嘀咕着。

    贾诩淡淡瞥了一眼儿子,轻轻接过怀中的孙子。

    “一切见机行事就好,我曾教导过你们,生存之道,以保命为重。”

    贾诩看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叮嘱道。

    三个女子静静地坐在角落:他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儿媳。

    这辆马车确实很挤,但在长安城一车难求,能找到这辆已经实属不易!

    驾车的黑衣人听着车内谈话,忍不住冷笑一声后摇头晃脑。

    这群密探们耳力惊人,虽以为他们压低声音讲话就能保密,却仍一字不漏落入他们耳中。

    “的确,能人大都有独特的求生本领!贾诩如此,前几日我送往南阳的李儒亦然!”

    黑衣人心想。

    随即他挥鞭,“驾——”

    ,马车朝襄阳飞驰而去。

    此行路线同往常一样:从武关入宛郡(南阳),然后南下沿荆襄古道直驱襄阳,只是这次武关换了个年轻的守将叫霍峻。

    此前的守将徐荣被张易调至麒麟军当副将领。

    像吕布这般猛将虽然武艺超群但防守方面却不那么出色。

    尽管吕布联手王允诛杀了董卓,却没有成功守护住长安让李傕、郭汜乘虚而入,最后更是失守了陈宫帮自己夺取来的曹操的地盘兖州;反倒是霍峻这种相对不出名但擅守的人物更为出众。

    史载霍峻追随刘备入蜀,在关键时期带领几百人抵抗了刘璋大军一年多直至诸葛亮援军赶到并大败敌人!区区百数对抗上万士兵长达一年,可见此人防守能力有多出色。

    而当前,年轻些的霍峻手握张易派发的六千兵马,足可以展示他的才能。

    十天之后在襄阳城郊外,历经颠簸的贾诩终于停下车来揉了揉身子,对驾驶员轻声问道:“小哥能否稍歇?”

    从进入荆州境内开始,那名原着黑衣的青年便改换成简陋粗布的衣服。

    见有人问话便望向聚集城墙边的人众猜测其意图。

    贾诩则趁着停车起身挤进人群。

    一路上从南阳而来,他曾多次遇到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平民,每个人都显得非常欢乐洋溢。

    询问其中原因几乎一致归因于减税。

    减税后,他们缴纳完税款后还能剩很多粮食,怎么可能不高兴?在两个儿子的护送下,贾诩挤入人群,终于看到了城墙上贴着的告示。

    “荆州学堂……各县均设有学堂,任何想学习的百姓都可以前来报名!”

    “各郡也设有高级学堂,经考核选拔出优秀者可进入郡城学堂学习。”

    “各郡选出的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继续进入荆州学堂深造。”

    “荆州学堂的学生经过考核后,有机会到荆州担任官职。”

    贾玑轻声念出了这些内容,想了想后摇摇头说:“如果有想读书的孩子,可以去报名……但如果都去了,谁来耕种土地呢?”

    在这个年代,种地可是需要全家齐心协力的事,甚至有些孩子从懂事起便帮家里劳动了。

    此时,一个中年男子在贾玑旁边回应道,这人便是贾诩。

    “别忘了,州牧已降低了赋税!”

    贾诩低声提醒。

    旁人听后眼中露出赞同之色,并七嘴八舌地说:

    “你这位先生真是有见识啊!”

    “张使君降低了税赋,即使家里的孩子们去念书,我们这些人一起努力种田也能缴够赋税,还会有剩余!”

    “对呀!而且我们的孩子还有可能成为官员,这可不是种地能换来的吧?”

    人群发出一阵阵热烈讨论的声音,并且洋溢着欣慰和期待的笑容。

    贾诩抬头望着城墙上的告示陷入沉思片刻,随后转过身走进了一辆马车,“请代劳带我去见张使君。”

    锦衣卫听见这话,接着驾车带他向府邸驶去。

    没过多久,车子便到达了州牧府的大门前。

    “文和大人到了。

    我是主公派去长安将您接回来的使者,快些进府告知主公一声!”

    锦衣卫上前对守门将士说道。

    得到指示后,卫士即刻入内禀报。

    很快,府里又传出声音,“文和大人请跟我来!”

    贾诩调整了一下仪容,对随行的妻子交代:“你们在这儿等我!”

    说完便跟那卫士一同走入了州牧府内。

    在一番拐弯绕行后,贾诩来到了后堂。

    听到里面的交谈声断断续续传来:

    “新装更换情况怎样?”

    一个年轻却带着霸气的声音发问,应该是张易。

    贾诩暗自琢磨着。

    “军主,属下会将您的指示告知:先装备五军,然后是狼骑,背嵬军与陌刀营为其次。”

    另一端传来稳重而有力的回答,大概是一名中年男子所发话。

    “按目前生产速度,全面换装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不必赶进度,保持正常生产速度,毕竟工匠们也是需要休息的人。”

    这段对话让贾诩更加确认了自己眼前的处境与人物身份,内心亦有了更深入的想法。

    好的,我将原文改写,保持意思不变,并保留文中提到的名字。

    ---

    \"主公,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产流程是这样的!\"

    \"我们的工匠不仅要打造武器,还要制造各类装备,因此进展稍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