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 第180章 种田文冤种二房8

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第180章 种田文冤种二房8

    “顾老太,你闭嘴!”

    “大山一家人是来拿回他们自己的东西。”

    村长原本还打算替顾家说几句好话,现在也不想说了。

    就顾家这一滩烂泥,老实肯干的顾大山一家走了,以后有得闹腾。

    他也没必要为了这样一家人,得罪一看就会有出息的顾长清。

    顾老太根本不知道村长心里的想法,闻言不屑道:“所有东西都是顾家的,他们现在不是顾家人,哪来自己的东西?”

    村长:“当初大山的曾祖父过世时,因为没有子孙后代,留下的田产房屋银子,都被他兄弟也就是大海的曾祖父继承了。”

    “现在,族里既然已经给他过继子孙后代,那这些遗产自然归他子孙后代所有。”

    “你们顾家赶紧把这些东西都交出来。”

    顾老太整个人都惊呆了,脑子里嗡嗡的。

    她觉得,村长说的每一个字她都能听懂,但是连在一起,她就完全听不懂了。

    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任由顾老太在外面撒泼的顾老头和两个儿子,听见村长这番话,一下就从屋里冲出来了。

    “村长!我们家这些东西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和大山的曾祖父可没什么关系。”

    村长两眼一瞪:“你敢睁眼说瞎话?”

    “当初大山的曾祖父留下多少东西,族里是有记档的。”

    “要不要我翻出来拍在你脸上?”

    “当年是族里给他办的丧事,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给他家里所有东西都做了登记,办丧事的银子,还是从他的遗产里扣的。”

    “后来大海的曾祖父一直哭穷,两人又是亲兄弟,所以那些财产,最后都给了大海的曾祖父继承。”

    村长越说越气:“也就是说,你们现在住的屋子,种的田地,都是大山曾祖父的。”

    “还有你们这么多年花出去的银子,也有一部分是他的。”

    “赶紧把东西还给人家。”

    “人家现在有子孙后代了,你们家霸占着人家的遗产算怎么回事?”

    这要是还回去,他们一家人不得去当乞丐?!

    顾老头十分激动:“这些都是我们顾家的财产,跟他顾大山没有半文钱关系,也不是谁的遗产。”

    顾大海眼珠子一转,开始哭穷:“村长你是不知道,我们家的地早就没了。”

    “早上卖出去的三亩地,已经是我们家最后三亩地了。”

    “这些年为了供我读书,家里陆陆续续卖了地,只是这事儿太丢人,所以我们才一直没声张。”

    “还有这屋子,都已经被抵债出去。”

    “我们如今只能算这屋子的租客,每个月按时交铜板付房租的。”

    “至于银子就更是没有了,如果有银子也不至于把地卖了,把房子抵出去。”

    “所以,哪怕村长爷爷说的是真的,我们也实在没有钱可以还。”

    “村长爷爷,你也给我们一家留条活路。”

    这话一听就假,可还能进去搜不成?

    村长看向顾长清,希望他大事化小。

    顾长清:“一句没钱就可以不还?”

    村长:“这样,村里有一套空的房子,给你们一家三口住,村里再给你们五十斤粮食,五两银子。”

    “这些东西村里先垫付,后续由村里出面像老顾家追讨银子。”

    “遗产问题就此解决,以后不许再提,如何?”

    顾长清:“我听村长爷爷的。”

    村长赶紧道:“我现在就带你们去看房子,明天早上给你们把房子修一修。”

    几人一走,顾家大门“砰”一声关上,顾大海冷笑:“还想要顾家的家产,做梦!”

    顾老太眉开眼笑:“还是大海聪明,知道糊弄他们。”

    顾大海:“地是不是卖了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他还敢抄家不成?”

    顾老太:“就是就是。”

    顾老头气的一拍桌子:“都少说两句!”

    “眼皮子浅的东西,也不怕隔墙有耳,让人听了去。”

    “那顾长清现在就是个无赖,要是知道你们哄骗他,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

    顾大河也说道:“是啊,爹说的有道理,娘和大哥你们在外还是收敛着点。”

    顾老太虽然不以为然,还是应了下来。

    村里分给顾长清一家的房子还不错,五个单间带一个大院子,院子里还有一口井。

    就是位置有点偏,离山脚比较近。

    顾长清去村长家里借了水桶抹布来,一家三口打扫卫生,勉强收拾出能住的地方。

    其余的明天再收拾。

    去还水桶的时候,村长知道他们一家刚搬出来,连锅都没有,没法做饭,还给他们准备了饭菜,让顾长清带回去一家人吃。

    一家三口吃了饭,倒头就睡。

    等顾大山和顾双双睡熟了,顾长清出了门,去老顾家,把顾家的房契、地契、银子、粮食,都收走了。

    顾大海不是说,房子和地都不是他们顾家的吗?

    君子言而有信,说不是他的,就不是他的,是也不是。

    第二天一大早,顾长清起来和家里交代一声,说去镇上买东西,就出了门。

    一路直奔县衙,找了家牙行卖房卖地。

    乡下的房子不好卖,但是地很受欢迎。

    老顾家有二十多亩上好良田,不然也供不起顾大海一直读书。

    上好良田,十五两一亩。

    顾长清表示,家里等钱用,每亩地可以便宜二两银子出手,唯一的要求就是今天必须卖出去,银子一次性付清。

    牙行一听还有这种大便宜,立即就找到合适的买家,二十三亩地,二百九十九两银子,可以立即过户。

    顾长清又表示,只要对方再添一两银子,房子就当个添头,一起过户给对方。

    对方大喜。

    农村的房子再不值钱,那也是房子,一两银子绝对买不下来。

    而且他在村子里买了那么多亩地,耕种的时候也需要有个落脚点,连忙就同意了,催促顾长清赶紧去过户。

    顾长清道:“过户之前,房子和地的情况,要和你们说明一下。”

    “这房子和地,原也是别人抵给我的,去收房子收地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点麻烦,不然我也不会那么便宜就卖了田地屋子。”

    “不过,村长知道他们家早就把房子和地抵出去了。”

    买家听了表示没问题。

    双方去县衙,把房契地契过户。

    在顾长清的影响下,县衙办事的书吏完全没注意到,过户日期被往前推了一段时间,原户主的姓名也从顾老头这个一家之主,变成一个无中生有,凭空出来的名字。

    拿着卖地卖房的三百两银票,顾长清开始大采购。

    米面,油盐酱醋,做饭必不可少的大铁锅,睡觉要用到的大铺盖,还有床,衣柜,梳妆台,桌椅板凳……等等等等。

    顾长清想到就买,反正不缺钱。

    大件的由店家送货上门,小件的买了存在铺子里,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再拿。

    又买了几匹布,针头线脑,菜刀镰刀柴刀剪刀,脸盆水桶浴桶,石磨锄头,还有各种种子……

    对了,还得买些鸡鸭鱼肉回去庆祝一下。

    这些东西都买完了,顾长清转头进了牛马行,买了一头水牛,还买了一个车厢。

    把车子套好,开始从各个商店搬东西,车子装满了差点装不下,但是顾长清有作弊神器,往空间收了一些,最后拉着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