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15章 不败将军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第15章 不败将军

    此时最想骂天的是孔胤植,因为他的老祖宗骂他骂的最狠,甚至号召天下义士弄死他。

    最令他气愤的是,老祖宗不承认北孔。

    本来孔子说的是孔衍植,原本孔胤植还不知道是谁,结果天幕仙人还提醒,他现在叫孔胤植。

    这下孔胤植明白了,这是骂的他。

    而多尔衮看着天幕,暗自摇头,这孔胤植算是废了。

    大清如果想统治中原,就必须承认儒家的合法性。

    但是现在,儒家至圣先师不承认北孔了。

    那么大清必须南下,得到南孔的承认才行。

    不然的话统治不稳。

    与此同时,南明小朝廷第一时间就宣布南孔为正统,让南孔家主继承衍圣公的爵位。

    孔子透过光幕,也看到了明末清初的场景。

    “明太宗的基业都被他的不孝子孙毁了。”

    孔子也不承认成祖那个不伦不类的庙号。

    “那个夫子,大明基业是明太祖打下来的。”张彦想提醒一下孔子。

    孔子不解:“那仙人为何承认明太宗是千古一帝?”

    张彦自然有理由:“格局问题,明太祖的小农思想太重了,这也是他最大的问题。”

    这时,鲁国的士兵到了:“仙人,鲁公想与仙人一叙。”士兵恭恭敬敬的,不敢直视张彦。

    张彦摇了摇头:“我并非仙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就算张彦这么说,但是士兵依旧不信,谁家普通人可以控制天幕啊。

    “行了,我要离开了,你可以告诉鲁公,大一统的趋势不可避免,要么图强,要么灭亡。”

    张彦知道鲁公想要什么,无非就是得到他的帮助。

    至于鲁公是想偏安一隅还是统一天下,张彦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因为只要有一个国家想大一统,鲁国就不可能独善其身,毕竟鲁国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仙人,老夫随时欢迎仙人亲临。”孔子很感激张彦,一想到后世子孙成了那种德行,孔子就生气。

    “多谢夫子了,过几日,我带好酒来拜访夫子。”

    看着张彦离开,士兵也不敢阻拦,只能回去把天幕仙人的话告诉国君。

    “我说小希,我就不能直接回去吗?为什么要回到原地才能回去?”

    “那是坐标,坐标不会跟着你走。”

    张彦叹了口气:“下次一定好好选坐标。”

    鲁公听说张彦走后,不由的失望,他是真想把天幕仙人留在鲁国。

    回到空间后,张彦着手制作下一个视频。

    各朝各代,天幕缓缓打开。

    所有人都抬头注视着天幕,受过刺激的孔子也不例外。

    【他是一位从南打到北的百胜将军。他一生从未有过败绩。】

    历朝历代来了精神,可以捡漏了吗?

    【明朝中期,洪武皇帝所立的卫所制度彻底崩溃。卫所兵成了散兵游勇的代名词。】

    “什么?”朱元璋愣住了:“咱的卫所是怎么崩溃的?”

    【此时的大明王朝,北有蒙古入侵,东南沿海也有倭寇袭扰。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卫所兵碰到倭寇一触即溃。】

    【嘉靖三十四年,四十多个倭寇从浙江的平湖上岸,抢劫并逼近杭州,最终逃向淳安。明军调动了十几万驻军围捕,但这些倭寇仍然砍杀了三千多名军民,甚至一度抢到了南京城下?。】

    看到这里,朱元璋已经暴怒了:“荒唐!真是荒唐!”

    【嘉靖三十五年,他刚任参将不久,参与了浙江省慈溪县龙山所的战斗。当时,八百名倭寇对抗了上万名明军,尽管明军人数占优势,但最终未能抵挡倭寇的三路进攻,导致明军溃退?。】

    永乐时期,朱棣呵呵一笑:“倭寇是吧,不征之国的祖训该修改一下了。”

    贞观时期,李世民也愣住了:“倭寇?和倭国有什么关系?”

    下一刻,倭寇和明军的战斗出现在了天幕上。

    历朝历代都看到了卫所兵的拉胯。

    “嗯?怎么这么丢人。这还是以前的明军吗?”

    嬴政非常不理解,明明永乐时期,明军的战斗力是很恐怖的。

    “嗯,大唐的刀?不对,这不是大唐的刀,只是非常像。”李世民基本确定了,这帮人真的是倭国。

    李世民还记得贞观四年来的那些人。

    “谁给他们的胆子?就算明朝不是大唐,但那也是华夏,他倭国胆子不小。”

    “陛下,倭国该杀,但是在此之前,先解释一下仙丹的事。”于谦也没忘记天幕上说的,一吃一个不吱声。

    “没错,陛下必须给个解释。”魏征觉得于谦太对他胃口了。

    李世民自闭了:“朕从来没想过吃那东西。”

    太冤枉人了,天幕怎么回事啊,现在他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他看清了卫所兵的战斗力,也明白,指望卫所兵,根本不可能抵御倭寇。】

    【所以,他招募农民和矿徒,并组建了攻防兼备的“鸳鸯阵”战术,形成了着名的“戚家军”。】

    【他便是大明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吗。好样的。”朱元璋很欣慰,但是下一刻,朱元璋愣住了:“不会又被其他朝代挖走吧?天幕,你别总指着大明薅啊?”

    朱元璋明显是忘记了,大宋被薅的最惨。

    【戚家军建立后,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地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随后,戚继光率军前往福建,消灭了该地区的倭寇主力,确保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在戚继光的打击下,东南沿海的倭寇被迅速扫清。】

    【戚家军可以说是当时东亚最强军队,经常打出离谱的战损比。】

    【宁海遭遇战?:戚家军三千人砍死三百倭寇,己方零伤亡。】

    【??雁门岭追击战?:戚家军一千五百人全歼七百倭寇,己方零伤亡。】

    【台州花街之战?:戚家军一千五百人对阵四千倭寇,斩首三百零八颗,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估计一千人,己方牺牲三人。】

    【上峰岭伏击战?:戚家军一千三百人伏击三千倭寇,斩首三百人,己方牺牲三人。】

    【白水洋战斗?:戚家军一千五百人对阵两千余倭寇,全歼两千多人,斩首三百四十四颗,生擒五名倭寇首领,己方牺牲三人。】

    天幕中的战斗被历朝历代的人看在眼中,可怕的战损比把他们惊呆了。

    而朱元璋有些脸红,戚继光组建的军队越强,就说明卫所兵越差。

    朱元璋看出来了,戚家军的强悍是一方面,那些倭寇实力弱也是一方面。

    可就是那群倭寇,几百人就能追着上万明军打。

    这让他脸上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