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 第174章 拉麦国家合作发展论坛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第174章 拉麦国家合作发展论坛

    1864年12月20日,金山湾凤凰城,国际会务中心,来自拉麦各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济济一堂,个个穿着达科达政府为他们准备的燕尾服,谈笑风生。

    在达科达的倡议下,拉麦各国积极响应,一夜之间放下成见,在这里参加达科达政府组织的第一届拉麦国家合作发展论坛。

    整个世界的政论人士现在感觉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国际政治怎么也开始奉行华人的夫妻哲学,夫妻没有隔夜的仇?

    作为主办方的代表,达科达帝国年轻的复兴皇帝李鹏举第一次以皇帝身份走上国际舞台,首先开明宗义:

    “各位尊敬的总统、总理、部长,先生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各位在此共商拉麦发展大计。”

    “我首先申明一点,既然是谈判,大家在这次大会上什么都可以谈,只要不拿枪打人,不用拳头打人,不打瞌睡……”

    复兴皇帝幽默的讲话很快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

    李鹏举又说道:“拉麦各国苦麦力哥久矣!现在大家能坐在一起,说明拉麦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台下又是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拉麦各国的共鸣。

    这些国家虽然也在国内搞搞独裁,但是一向反对麦力哥打着民主的幌子干涉他们的内政,煽动政变,甚至搞恐怖暗杀活动。

    在不断被打断的掌声中,李鹏举又扔了几个雷:

    “这次会议旨在解决打美各国间的争端问题。为了表示我们达科达政府的诚意,达科达政府愿意在你家那个瓜运河、普那马铁路以及安第斯省领土诸多利益上作出适当让步。”

    “下面进入第一项议程,请你家那个瓜总统冈底雷斯先生,阐明他们对你家那个瓜运河的立场……”

    你家那个瓜运河是拉麦第一个旷世工程,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分钱。只要解决了分钱的问题,就没有谈不成的事情。

    按照常理,地是你家那个瓜政府卖给了达科达政府的,河是达科达政府组织人力挖的,运河收益应该由达科达政府独享才对。

    但是,随着你家那个瓜运河即将通航,运河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军事价值迅速超过了普那马铁路。你家那个瓜政府自然眼红,不想让达科达政府一家吃独食。

    达科达政府也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作些适当让步。

    经过一天的讨论,在达科达率先让步的前提下,大家基本上达成了初步共识:

    你家那个瓜运河作价五千万科元成立一个运河管理公司。达科达政府占其中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你家那个瓜政府出价一千五百万元赎回其中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另外百分之十九的股份以一千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一直觊觎运河的一些拉麦小国家。

    那些拉麦小国家所占股份比例虽然少,这也是他们国力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元首都能像达科达的开平皇帝那样,随随便便就能发现一个金山银山的。

    他们能跟在达科达后面喝口汤已经算是不错了!

    运河问题一解决,讨论普那马铁路问题基本没有悬念。

    随着你家那个瓜运河的开通,普那马运河已经没有开通的必要,普那马铁路的地缘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急剧下降。

    达科达同样愿意在这个项目上作出巨大让步,将从麦力哥手中买回来的铁路作价800万元,成立一个铁路管理公司,由达科达和可能比亚两国共管,可能比亚政府出资400万元购买其中的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达科达政府几乎以成本价出售这条铁路,基本上等于做慈善。

    达科达的让步很快赢得与会国家的好感。

    第三天,大家开始讨论安第斯省的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车厘、皮鲁、玻璃和东道主达科达共四个国家。其中既有领土赎回问题,也有达科达这几年的基础建设成本计算问题,更有矿产利益分配的核心问题。

    情况相当的复杂,矛盾相当的突出。

    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四个国家之间既有联合,也有对抗。好在东道主事先说了,吵架可以,打架不行。大家还是基本遵循了这一会议纪律。

    谈判在吵吵嚷嚷中一直拖了五天,大家还是取得了一些共识。

    车厘、皮鲁和玻璃三国一致同意达科达的提议,按原价赎回达科达从三国购买的那块沙漠国土。

    达科达在国土问题上作了巨大让步,同时迅速占据了道义上的主动,使它在后来的谈判中掌握了主动权。

    达科达又提议,将其在安第斯省投资建成的港口、铁路、铜业公司分成三个标的,分别以五百万元的底价在三国间进行竞拍,价高者得。

    财大气粗的车厘国很快以一千二百万元获得了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所有权。

    铜业公司流拍了,继续由达科达政府经营。

    因为无烟子弹和炮弹还没有流行,不需要铜作弹壳,暂时还没有人看得上它。

    大家都憋足了劲,想抢夺达科达投资的硝石公司。在战火纷飞的世界形势中,得硝石者得天下,这个公司的利润最为丰厚。

    果然,在随后的硝石公司资产处理上,大家争夺最为激烈。

    达科达最初建议,将硝石公司折价两千万元由三国按最初出售国土时的受益比例出资赎回。

    玻璃国出售的国土面积最大,当时获得了其中六成出售款。但是玻璃国现在很穷,穿得两个人合穿一条裤子才能出门,根本拿不出一千二百万元的赎回款。

    达科达转而又建议以两千万元的底价进行竞拍,车厘国毫不犹豫地叫出了三千万元的天价。

    皮鲁和玻璃两国面对突然土豪起来的车厘国,面面相觑,只能表示干瞪眼。

    特别是皮鲁国的总统,把脑袋上的毛快薅光了,也闹不明白,车厘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钱,还和达科达走的这么近?

    但是在东道主的斡旋下,车厘国还是分别让渡了两国各百分之十的股份,算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也给了东道主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