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 第113章 在座诸位,都是垃圾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第113章 在座诸位,都是垃圾

    崇德殿。

    荣亲王敢怒而不敢言,他与欧阳素卿从未有过肌肤之亲。

    这件事大部分人不知道,还以为王妃沉迷修仙,这才不住在王府。

    萧峻此言一出,皇帝颔首笑道:“龙城倒是也有不少太平信徒,素卿过去也无妨,此事还要跟你二哥商量好。”

    荣亲王闻言,差点气得吐血而亡,这他妈都什么事?

    父皇还支持自己的王妃,跟老六前往龙城?

    别特娘过上三个月,抱回来一个孩子!

    “行了,你们兄弟四人,明日就去武举监考。”

    “有看重的人才,老六尽管招揽便是。”

    “朕与老太君商议一下你的婚事,到时候便可去龙城就藩了!”

    皇帝显然也觉得,萧峻最近捅出的篓子太大。

    尤其是杀了建宁侯的幼子,这事已经引起了权贵们的不管。

    十八功侯联合在一起,甚至有资格废立帝位,即便是皇帝也要小心谨慎。

    他没有直接杀了萧峻,已经是念及骨肉亲情。

    将萧峻直接扔到龙城这等凶险之地,换谁都没有意见。

    能不能活下去,全凭萧峻自己的本事。

    不过意外之喜,是萧峻拉上了建宁侯的嫡子。

    皇帝也乐得顺水推舟,将其一起送往龙城。

    “老六,此番参加武举之人,可有不少世家子弟。”

    “你若是能慧眼识珠,说不定能前往龙城,能够有所转机。”

    太子萧岐幸灾乐祸,即便萧峻看中对方,人家肯不肯去龙城还要另说。

    真以为人家世家大族,是为了精忠报国,才参加武举?

    不过是将手伸向军队罢了!

    如今大奉江山岌岌可危,北有外族环伺,东有倭寇虎视眈眈。

    军中有人,心里不慌,这才是世家大族们的算盘。

    “为兄,实在是担心你啊!”

    太子一副宽厚长者的模样,还拍了拍萧峻的肩膀。

    “大哥放心,有空让嫂子去安慰我一下就行。”

    “???”

    太子有些懵逼,荣亲王见状大笑。

    “听说嫂子贤良淑德,乃公卿之女,我就是想听听教诲,大哥你不会生气吧?”

    “呵呵……自然不会!”

    太子已经失去了跟萧峻交谈的兴趣,直接拂袖离去。

    荣亲王紧随其后,生怕萧峻开口。

    七皇子更是连滚带爬,嘴里大呼:“别说我母妃,他跟你没关系!”

    萧峻无奈摇头,“没想到兄弟对我的误解,竟然如此之深!”

    ——

    隔日,皇宫演武殿。

    大奉武举如火如荼进行之中,也迎来了最后的殿试。

    只不过皇帝无心理会此事,将监考的任务,交给了四位皇子。

    若是没有萧峻破空而出,恐怕此次武举,会沦为太子与荣亲王的抢人大战。

    当然,并非这些士族子弟有多优秀,而是他们背后的家族有多硬。

    七皇子纯粹是凑数,至于萧峻,兴许皇帝还有一丝对他的愧疚。

    “此番入围殿试的士子,一共有五位。”

    “分别是王陵、杜煜、淳于高、鲁伟、袁振。”

    兵部尚书张白圭朗声说道:“此番由太子、荣亲王、六皇子、七皇子担任监考。”

    萧峻哈欠连天,对所谓的武举并不感兴趣。

    眼前五人,身子骨羸弱不堪,更没有身为军人的硬朗气质。

    并非他看不起儒将,而是这种毫无军中经验的人,去了军队任职,简直是灾难。

    任何行当,都忌讳外行指挥内行。

    至于军队中,上官的一次失误,却会造成底层士兵的伤亡惨重。

    “六弟,七弟,这五人当真是我大奉翘楚!”

    太子侃侃而谈道:“清远王氏、河东杜氏、渤海淳于氏、临淄鲁氏、博菱袁氏,全都是传承百年的家族。”

    太子在彰显自己的博闻强识,顺便给五名士子脸上贴金。

    果然,五人听闻太子之言,全都躬身行礼,感觉面上有光。

    张白圭忍不住皱眉,这哪里是凭借本事考取武举,合着是拼爹拼祖宗来了?

    “殿试第一题,面对外族进犯,我大奉该如何应对。”

    张白圭所出题目,算是最结合时事,也最考验能力。

    “诸位殿下,我这招名为——岁币!外族蛮夷,不过是觊觎我大奉富庶。”

    “与其跟他们拼杀,不如每年给点银子财物,打发走便是。”

    “如此一来,便可令我大奉国泰民安,边境太平,不受蛮夷所侵!”

    王陵此言一出,张白圭忍不住紧攥双拳,太子与荣亲王则相视一笑,眼中尽是赞许之色。

    “清远王氏果然出大才!”

    “王陵兄此番作答,令小弟佩服。”

    “王兄答得如此得体,至少给兄弟们一条活路啊!”

    其余士子一番商业互吹,王陵洋洋自得,至少在他看来,边境百姓活着与否,跟他毫无关系。

    只要给足了钱粮,外族不来进犯,那这些士族就能接着奏乐接着舞。

    “尚书大人,我有一计,唤作和亲,可减少朝廷财物损失,顺便令外族俯首称臣!”

    淳于高不甘落后,开口道:“只需派遣公主,与外族族主和亲,诞下的子嗣便是陛下的外孙,也拥有我大奉血统!”

    “待到这孩子继承了族主之位,还要称呼陛下外公呢!这世上岂会有外孙攻打外公的道理?”

    “连族主都是我大奉皇室的人,到时候两国安宁不在话下,说不定有朝一日,外族还要并入我大奉呢,哈哈哈!”

    淳于高一番高谈阔论,又引起了一众士子吹捧。

    “说得好!我大奉若能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掌控外族,何乐而不为?”

    太子称赞不已,若非还有其他三名兄弟监考,他差点直接钦点淳于高为武状元。

    “不错,淳于家的人,出了位翘楚啊!”

    荣亲王同样送去赞赏,渤海淳于氏垄断北方盐铁,可谓实力强大,若是能拉拢他们,定能成为争夺皇位的助力。

    “淳于家果然出大才!”

    七皇子也不吝赞赏,唯有萧峻闭口不言。

    淳于高抬眼看向萧峻,抱拳行礼道:“不知学生回答的如何?还请六殿下点评一番!”

    若是能得到四位皇子赞赏,那他铁定能成为武状元。

    众人目光,全都聚焦在萧峻身上。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自然是真话,六殿下但说无妨!”

    “都答得什么狗屁东西,在座的诸位,都是垃圾!”

    萧峻此言一出,众人懵逼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