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 > 第23章 丞相

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 第23章 丞相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雾气越来越浓,最后竟然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宋承焕心中有些不安,大声喊道:“影一?李千户?”

    “殿下。”影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殿下,卑职在这里。”李鱼的声音从右侧响起。

    听到他们的回应,宋承焕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放心地问:“众将士可都在?”

    李鱼开始逐个点名,点到每个人时,都会有人应一声。

    然而,当点到三个将士的名字时,却无人应答。

    李鱼又喊了几遍,仍然没有得到回应。

    “殿下,少了两人,他们怕是还没跟上来。”李鱼焦急地说道。

    宋承焕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都聚集起来,在此处等一刻。”

    “是!”将士们迅速围拢过来,将宋承焕保护在中心位置。

    等待的时间里,李鱼一直呼喊着那两名失踪将士的名字,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回应。

    但一刻钟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有出现。

    “殿下,他们没有跟上来。”李鱼焦急地越过众人,进来禀报。

    宋承焕看着周围的大雾:“你可能分清方向?”他问身边的李鱼。

    李鱼面露难色,愧疚地回答:“回殿下,这雾实在是太大了,卑职没有把握。”

    宋承焕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先在此处留下标记,若他们可以发现最好不过。”

    李鱼立刻点头,安排手下在这个位置留下军中特有的标记。

    宋承焕下令:“沿路全都留下标记,每一刻中都喊一下名字,以免再走丢人。”然后对李鱼说:“李鱼,你打头阵,继续走。”

    “是,殿下跟紧卑职。”李鱼答应一声,便带头向前走去,同时不忘在沿途的树上留下标记。

    其他将士们也紧紧跟随其后,小心翼翼地前进。

    半个时辰后,李鱼突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伸手在树上摸索着,很快摸到了一个熟悉的痕迹。

    “殿下,卑职摸到了标记,咱们转回来了,卑职有罪。”李鱼惶恐地跪在地上。

    宋承焕连忙安慰道:“不怪你,是这雾的问题。”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在查一遍有没有人掉队。”

    影一迅速检查了队伍,回来报告:“回殿下,又掉队两人。”

    “看来这山是过不去了,休整一下,就试着往回走吧。”宋承焕遗憾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他伸手摸到一棵树,缓缓蹲下身子,坐在了树下。

    “殿下,喝点水吃点东西吧。”影一手里拿着肉饼和水袋,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走过来。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心和担忧。

    宋承焕默默地接过肉饼和水袋,但并没有立刻食用。

    他静静地坐着,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心里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让所有人安全撤退。

    这显然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夜色渐浓,月亮被云层遮住,无法看清月光。

    他们点燃了火把,希望能够照亮周围的环境。

    但是,火把的光芒只能勉强照到近处的人,远处的人则完全看不到任何光亮。

    “殿下先吃点吧。”影一没有听到宋承焕吃东西的声音,再次关切地劝说。

    他知道此时的宋承焕心情沉重,但他也明白保持体力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嗯”宋承焕随口应道,心中却依然沉甸甸的。

    这次行动损失了五个兄弟,他实在没有胃口吃下任何东西。

    色深沉,如墨染般笼罩着大地。

    寒山郡郡守看着时瑶,语气严肃地说道:“我会派人送你到城门口,等你到了京城,不要提及我们曾见过。”

    时瑶微微颔首,坚定地回答:“是,大人放心,时瑶定会守口如瓶。”

    郡守大人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一名士兵走上前来,带着时瑶悄然离去。

    时瑶来到城门口,陆屿等人已经等在这里了。

    陆屿快步走到她面前,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他仔细端详着时瑶,眼中满是担忧。

    时瑶微笑着摇了摇头,轻声说:“没事,先出城吧。”

    她迈步向城外走去。陆屿等人紧紧跟随其后。

    “郡守没有干预我们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尽快返回京城,面见陛下。”时瑶解释道。

    陆屿沉思片刻后说:“根据行程安排,四殿下和大军应该已经抵达宁州了,我们先去拜见四殿下,将凉州的情况告诉他。”

    时瑶点头表示同意,“好,那就出发吧。”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宁州的路途。

    京城,镇国公府内。

    余婉君急切地问道:“阿然可是来信了,快给我看看。”

    镇国公回答道:“嗯,那臭小子不告而别,阿然担心他,来信问是不是回京了。你也别担心,信使走得快,阿屿说不定又在哪玩起来了。”

    余婉君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这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

    镇国公安慰她道:“好了,回去休息吧。”说完,两人一同回到卧房。

    次日清晨,镇国公起床准备上朝。

    朝堂之上,泰和帝高坐龙椅,群臣朝拜。

    太监福宝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御史大夫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臣有奏,臣要参丞相,教子无方,与人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致使此女跳河身亡。”

    泰和帝闻言,目光转向丞相魏林,威严地问道:“丞相,可有此事?”

    丞相魏林神色镇定地上前,行礼道:“回陛下,此事实属污蔑,犬子未曾做过此事。是那女子想委身犬子,被犬子拒绝后又以跳河相威胁,结果失足落水。”

    “岂有此理,丞相怎能倒打一耙!”御史大夫气得手都抖了,他瞪圆了眼睛,怒视着魏林,大声说道:“请陛下严查,此子做出不少事,还不知害了多少条人命。”

    魏林则一脸无辜地看向泰和帝,拱手道:“陛下,臣子并未做过这些事,陛下可派人查探。”

    泰和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下令:“着大理寺调查,确有其事,就捉拿归案。”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