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为人民服务 > 第90章 清水镇来人

快穿之为人民服务 第90章 清水镇来人

    第二年初夏交接之时,太子妃苏婉莹在清水镇方记医馆内早产,生下一对龙凤胎。

    两个孩子均是俊秀健康。

    周云景第一时间通过密探,将这件事禀告给了大乾帝。

    大乾帝比太子顾渊明这个父亲知道的还早。

    知道自己得了龙凤胎的孙儿,高兴地胡须都捋断好几根,最后还是没忍住跟皇后分享了这件事。

    皇后当即就急了,跟大乾帝闹着要去清水镇,看望孙儿。

    这可是自己嫡亲的孙儿。

    大乾帝心中一动,当即心里便有了主意。

    这个时候的太子还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苏婉莹已经快生了,夫妻两人为了不引人注目,丝毫不敢通信,更何况那替身在皇宫之中,明枪暗箭一样都没有落下。

    要不是太子为了让人相信,这是真正的太子妃,竭尽全力护着,这才堪堪抱住了胎儿。

    如今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

    柳公公急匆匆的赶来,躬身对顾渊明禀告:“启禀太子,皇上有圣旨到了。”

    顾渊明一愣,最近朝中没什么大事。

    大臣和兄弟们表面上都格外的消停,顾渊明知道,他们都在等,在等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降生。

    大臣们等的是江山的继承人,兄弟们则是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太子顾渊明接到圣旨之后,整个人都懵了。

    父皇这是何意?为何忽然命我监国?

    到底出了何事?

    顾渊明顾不上考虑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阴谋,第一时间就朝皇宫奔去。

    自己要找父皇问个清楚。

    这时候皇帝正在皇后宫中,穿着一身太监从外面买来的成衣,向皇后显摆。

    “皇后,你看朕这副打扮,像不像是个富家员外郎?”

    皇后也一脸细致勃勃的在挑拣衣衫,转头瞥了一眼皇帝,顿时失笑:“皇上,谁家员外郎要是带着你这顶九龙皇冠,怕是要抄家灭族的。”

    “哎吆,把它给忘了!”

    皇帝赶紧把头上的九龙冠取下来。

    一个小太监匆匆的从殿外进来,躬身回禀道:“启禀皇上,皇后,太子求见,正在殿外等候。”

    皇帝与皇后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摇摇头,道:“不见!”

    拿下太监领旨,后退着要离开,去告知顾渊明,皇帝和皇后都不见他。

    还不等他走出去,就听见皇后喊住他,道:“回来,去告诉太子,让他在殿外稍候。”

    转头又对皇帝说:“皇上,咱们这一去少说三五天,多了十天半月也说不定,一直瞒着不见太子也不可能,不如就对太子说咱们静极思动,想去外面微服私访一番,让太子安心监国,可好?”

    大乾帝思索着,点点头,道:“还是皇后思虑周全,宣太子进来。”

    不一会儿,就看见太子从殿外大踏步进来,平日里少见太子有如此着急地时候。

    此时可见是真的心急。

    “父皇,母后,为何会忽然令儿臣监国?”

    顾渊明本以为是皇帝身体有什么不适,此时见皇帝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眉目之间还透着一股兴奋,根本不像是有什么事。

    原本问候的话语,也卡在喉咙间说不出来。

    大乾帝哈哈一笑,道:“哪有那么多为何,你都多大了,为你父皇我分忧解难还不是天经地义?让你监国就你就好生监国!”

    皇后站起身来,帮着顾渊明捋了下刚才奔走中散落下来的发丝,道:“我和你父皇大半辈子都耗费在这皇宫中,你父皇静极思动,想去外面走走看看,多则十天,少则五天就回来了,你好好监国,如今国泰民安,朝中一切正常,不会有什么大碍。”

    顾渊明心里虽然奇怪,但是皇后如此说,倒也说得过去。

    看太子还有疑虑,大乾帝接着说道:“年前,周云景那老家伙,还劝朕该放手就放手,如今是时候让朕看看朕的太子,能不能担得起这万里江山。让朕也过些寻常人家的松快日子。”

    一听此话,顾渊明赶紧跪下

    “父皇正值盛年,龙体安泰,怎能说这样的话,这江山还得由父皇在,才能稳固如山,还请父皇收回此言。”

    大乾帝亲自将他扶起来,道:“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年前硬是留下周云景那老家伙给朕调理了半年,若是没有他,怕是朕难熬到现在。如今你也是有儿子的人啦,朕也该放手了,让朕颐养天年了。”

    顾渊明听了这话,有些奇怪,也没有深想,顺势站了起来。

    心中暗道沉思,如此说来,看来自己监国势在必行了。

    顾渊明轻叹一口气,只得说道:“还请父皇母后出去巡查一番,尽快回来,没有父皇母后在身边,儿臣心里实在恐慌。”

    父子两去了御书房,皇帝还有一些事务要叮嘱太子。而皇后则继续打点出门所需要的东西。

    两天后,众大臣上朝,发现太子顾渊明坐在龙椅一侧的矮榻上,皇帝却不见了踪影,除了少数几个得到圣旨的臣子,大家都一片哗然。

    朝中经过短暂的议论,逐渐平息下来,各大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子和几位辅政大臣商议国家要事,一切如常。

    而大乾帝和大乾皇后和一种随侍,扮作富家老爷和夫人,已经出现在离京都百里之外的清水镇。

    大乾帝顾老爷感叹道:“这小镇颇为繁华!”

    大乾皇后嗔道:“若不是老爷贪嘴,我们早该到了。”

    顾老爷嘿嘿一笑,道:“难得出来一趟,这不是看什么都新鲜嘛!”

    后面的随从,见帝后夫妻两人的互动,都悄悄的掩唇而笑。

    “去打探下方家医馆在何处?”

    随从中有一男子,拦住一位路过老人,问道:“敢问这位老丈,方记医馆怎么走?”

    那老丈忽然被人拦住,吓了一跳,听是打听方记医馆,笑道:“你们是来方记医馆求医的吧,方记医馆的大夫医术好,好些外地人都来求医呢,哎呀,真是活菩萨,救人无数啊。”

    听着看着啰嗦了一通,这才打听到方记医馆的位置,一行人直奔方记医馆。

    站在方记医馆的门口,大乾帝还是有些感叹,方记医馆的门并不华丽,但是门口宽阔开朗,里面的人来来回回的走动的,看诊的,抓药的,看的一清二楚。门口有两尊半人高的大壶,不时有人带了自己的器具过来接些黄褐色的药汁,或者带走,或者直接站在壶边一饮而尽,然后再接一壶。

    大乾帝很是好奇,凑近了看壶里到底是什么。

    就见一尊壶上贴着一张纸,是绿豆汤,消暑去火。

    另一尊壶上贴了一副方子,用药简单。

    大乾帝朝随侍的人中招招手,一个中男子赶紧出来,上前细看。

    这是随行的韩子言韩御医。

    韩子言看了一眼,便知道这是一副极简单的药方,作用也简单,就是防治疾病,几乎人人适用。

    无病之人饮之预防疾病,强身健体,有病之人饮之,也可略有缓解病痛的作用。

    果然是好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