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江湖有酒名为愁 > 第13章 袭扰敌营

江湖有酒名为愁 第13章 袭扰敌营

    013

    李云飞心中感慨,白衣书生少年郎,意气风发,武可挥剑退敌,文可火烧连营,这般人才,国之幸也。

    随之,他看向百里裴元,问道,“你便是莫寒姑娘提起的百里裴元?”

    “属下正是!”

    “很好,百里家出了个好儿郎,即日起,你便是我大军中的三营校尉。”李云飞拍了拍他的肩膀,夸赞了一声,“天峡岭一役和你等二人深入敌营火烧粮仓之事,我会立即上书军报禀告陛下,等打完仗,论功行赏!”

    “谢将军!”百里裴元拱手高兴道,随之他又将目光转移到白安秋身上。

    如果不是这少年郎,说带着自己刷军功,恐怕自己也没这么快当上校尉。

    白安秋也佩服这百里裴元,身手又好,也没有依仗家里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而是从小小巡城兵做起。

    “师姐,我累了!”

    看到莫寒后,白安秋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备,眼中开始有些涣散,便晕睡了过去。

    “小十七!”

    ……

    白安秋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了清晨。

    他在学塾中将素光御心诀修炼了一番,练了剑法,这才离开,前往军营与莫寒汇合。

    虽然他知道这一战,很快就会结束,但是这半个月的时间,他还得继续做些事情来增加半个月后的决战的胜率。

    营帐中。

    李云飞和左右翼先锋官在聊着半月后的决战作战方案。

    沙盘推演了几番,结果都是好的。

    “白先生来了!”李云飞现在对白安秋可是十分的客气和尊敬。

    “现在不急于半个月后的那一战,我们还有点事情,需要麻烦各位将军。”白安秋说道。

    “白先生请说。”李云飞问道。

    “我需要你们各自带兵一万,去袭扰琉金的军队!”白安秋说道。

    “这是?!”

    左右翼先锋官看了下彼此,又看了下李云飞,又看了看莫寒。

    “师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便是学宫的意思。”莫寒说道。

    “尔等按照白先生所言,照做!”李云飞下了军令。

    “是!”

    “左翼将军,你今日便领兵前去骚扰,切记,扰完就回,不可战斗。”

    “得令!”

    “右翼将军,你带你的人好好休息,等左翼将军回来,就换你的人上,晚上给他们折腾一下,切记,扰完就回,不可战斗。”

    左右两翼将领出了营帐,李云飞便凑上前来问,“白先生此举何意?”

    沙盘推演半个月后对战饥肠辘辘的琉金十万大军已然是胜券在握,为何要多此一举,造成不必要伤亡?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这十六字方针你好好记着,对你打仗自有帮助。这是白安秋师父从小就教他的一套行军打仗策略,说是一位很厉害的伟人说的,他也不懂,但是这些年钻研百书下来,他悟了。

    冲啊!

    左翼先锋领着一万大军,悄然推进了近十里地,进攻了琉金的侧营。

    耶律楚大惊,没料到这前脚自己的粮草刚被烧了,后脚便有大军压境。立马号令三军,作战迎敌!

    琉金军队整装待发,朝着侧营而来,而见到耶律楚三军运动,左翼先锋立即下令,全军退避。

    耶律楚看着不战败退的敌军,露出轻蔑的笑意。

    “这等宵小,还想偷袭我军侧营!”

    夜幕。

    冲啊!

    右翼先锋领着一万大军,又对琉金的军队发起了进攻。

    耶律楚火冒三丈,立马抽刀上马,整合三军,迎阵杀敌。

    “给我杀!”

    到耶律楚三军出动,右翼先锋立即下令,全军退避。

    刚打算冲杀的士兵又赶忙跑了回来!

    ……

    夜半。

    左右两翼先锋官坐在营帐当中,饮了一口水,笑道,“那耶律楚被我气的脸都绿了。”

    “可不是嘛!”

    白安秋坐在营帐当中,“李将军,我找你要个人,可行?”

    “白先生要谁,请讲!”李云飞十分敞亮,说道。

    “三营校尉,百里裴元!”白安秋点名道。

    李云飞心中知晓,这小子和白安秋上次结下不解缘分,现在正是立功之际,自然会带着他。

    “可以!”李云飞下令让百里裴元前往营帐领命。

    很快,百里裴元便在营帐外等候。

    “三营校尉百里裴元,见过大将军!”

    “裴元啊,白先生有事交待于你。”李云飞说道。

    百里裴元还是行了个抱拳军礼,“先生请讲。”

    “今晚三更十分,带着你三营的人给我夜袭琉金驻军。”白安秋指着沙盘上的地点方位,继续说道,“你三营的士兵就在这里潜伏,齐刷刷给我一波火箭连发,让他们晚上就不要睡觉了。”

    “是!”

    “等他们躁动起来,你们就第一时间退兵,给我跑。”白安秋说道。

    百里裴元看着白安秋这小子,怎么净搞这些破事,还都是点完火就跑,就不能真刀真枪干一场吗?

    百里裴元领了命,出了营帐。

    左右先锋和李云飞看着白安秋这波操作,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天折腾,也够耶律楚头疼的了。”

    白安秋呵呵一笑,“还不够,左右两翼两位将军,你们好好休息,明晚还需要你们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不解,但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一肚子坏水,十分符合他们的胃口。

    三更时分。

    百里裴元早早伏在了指定地点,只待信号到来。

    下属来报,已然三更,百里裴元下令三营五百弓箭手点燃箭头,朝着琉金驻地齐发。

    唰唰唰。

    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几轮的带着火焰的弓箭纷纷落入琉金的军营中。

    虽然没烧到什么主力,只是在边缘处点燃了几座营帐,但是白安秋要的就是这样的袭扰。

    耶律楚在睡梦中被一声惊报吓醒了。

    一听是东洲城又派兵偷袭,这一下子就让他无比火大,立马下令全军戒备。

    “斥候呢,探子呢?”耶律楚怒吼道,敌军进攻袭扰了三波,为何斥候都没通报?

    这就要归功于李云飞了,五万新兵操练,其中四万人在训练拼杀陷阵,其中的一万人被李云飞偷摸转移到了天峡岭和另一侧的平地挖暗槽地道了。

    这也让大军能如此迅速推进和撤退。

    为何白安秋会知道。

    早前沙盘推演的时候,结果都意外惊人,他便发现,李云飞行军之迅速,细细打量后才发现,两侧均有奇口,异军突起,不给反应,给敌人瞬间造成大规模伤害。

    琉金的军队晚上全部戒备。

    探子往前推进了五里地,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了!

    而白安秋这边,见到百里裴元回来,道了声辛苦,便让他带着兄弟们先去休息等待下一波指令。

    一夜无话。

    辰时刚过,左右二路先锋官便在李云飞大帐等候。

    二人摩拳擦掌等待今日白安秋的命令,又去袭扰搞一波这耶律楚。可等了好长一会儿,白安秋迟迟未到。

    巳时三刻左右,白安秋才慢悠悠的出现在军营大帐里。

    众人见他前来,纷纷迎来,“白先生,今天要我等怎么做?”

    白安秋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尔等正常练兵即可,昨日一连三波袭扰,耶律楚肯定是让三军严阵以待,我们此时去,吃不了一点便宜!”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

    “众人不可懈怠,该练兵练兵,该休养休养!”白安秋说道。

    随后,白安秋离开军营,前往东洲城内的一处小镇。

    刘家的女儿刘宁今日嫁给了隔壁村的庄稼汉陆云州做新娘子。

    几间靠山的小屋,几亩田地,两个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种田生活。

    刘宁早晨还在街市卖女红,回到家就听到迎娶的队伍在巷子口等候,她的父母赶忙催她换上红色喜服,简单点缀了下脸上的妆容后,便上了花轿。

    白安秋跟在队伍后面,他们没有三媒六聘也没有八抬大轿。

    只有邻里乡亲的帮衬,也勉强热闹了一番。

    陆云州三十好几了,曾经也是行伍出身,前几年卸甲还乡了,用那在战场上拼杀攒存下来的钱买了几亩地和一头牛,老实的做起了庄稼汉。

    陆云州站在路口傻乐着等着那素未谋面的新娘子,听介绍人说,刘宁是镇上有名的女工,手艺相当出色,也算般配。

    迎亲的队伍路过一片广阔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在辛勤地种地。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远处传来小鸟的欢叫声,让人心旷神怡。

    仿佛他们没有受到外界打仗的干扰,独立形成了一处世外桃源。

    等姑娘到了村口,村里几位老人乐呵的撒水祝福,陆云州就算接亲完成了。

    白安秋看着眼前这一幕,甚是喜欢。他下乡是想看看,春雨播种时节,战乱中的百姓可还有心思耕地播种,还是逃难离开东洲城。东洲城中,虽然还有不少人居住,但很多商贾世家的,早早就拖家带口转移到境内更安全的地方,一些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百姓不愿意逃难离去,便依然生活在这座城池当中。

    乡下百姓看到白安秋这张陌生面孔,也没有惊讶,相反却是十分热情的迎接。

    他们的风俗习惯,就是撒水祝福。

    白安秋朝着陆云州拱手道喜,见他房屋连个喜字都没有,便讨来几张红纸,替他写上了双喜,和一些祝语,聊表心意。

    陆云州大字不识几个,村里有学问的有没几个人,这结婚他也没经验,甚至都不知道要贴双喜。见到白安秋一手好字,傻呵呵的乐着,笑道,“先生好厉害,王婶在忙酒菜了,一会儿上了桌我定要敬先生两杯。”

    村里头办喜事,几个妇人在灶台前帮忙做菜。

    来的,也都是帮忙热闹的几个乡亲。

    白安秋被安排上了酒桌,他也没拒绝,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子,便算是随礼!陆云州和刘宁可不敢收,这一些碎银子,可是正常人家一年的收入,这岂敢接下!在白安秋再三要求下,二人只能收下这些碎银,期间,虽然陆云州和其他乡亲都是庄稼汉,但他们更多的都是依靠过往的经验,春播秋收,靠天吃饭,白安秋在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指点了他们一些种植的方法技巧。

    酒席过后,白安秋还跟随几个老农来到了田地间,为他答疑解惑,亲自示范,甚至还告诉了他们如何针对虫害,预防病变等等。

    在青山镇的那十年中,每年春,他都会跟师父到田地里播种,见得多,学得多,自然也就会了。

    他真是很佩服自己那个无良师父,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一时间,那个老喜欢穿着灰色长衫,短发,总喜欢把玩那一小撮胡子,眯着眼睛笑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白安秋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