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 第238章 嘉奖

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第238章 嘉奖

    京城里这些财力雄厚的豪商巨贾全都行动起来,聚集在一起的能量绝对不可小觑。

    原本什么都缺的灾民,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自己的处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批的赈灾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城门外。

    其中虽然有不少以次充好、破烂腐朽的东西,但对于生命危在旦夕的灾民们来说,只要能派上一点用场,也都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但还有更多的,是那些手眼通天的商人,从自家的库房里临时调拨出来的。

    他们原本打算靠着这些囤积居奇的物资大赚一笔,不过在看到朝廷的公告之后,纷纷改变了主意。

    这可是一个向全天下的黎民百姓展示自家实力的好机会。

    就算最后因为竞争太激烈,无法夺得前三名的位置,但只要多多的捐赠物资,同样能够出现在捐赠的名单里,而且捐的越多,名次也会越靠前。

    到时候只要把自家商号的名字放在前面,岂不是可以让全天下的人知道,他们的产业既有着雄厚的财力,也有着相当高的良心,是愿意对弱者伸出援手的善心人士。

    有了朝廷的背书,这还不让他们商号的名望再上一个台阶?

    更别说他们的商号和自己的姓名,还都会出现在朝廷用来留念的石碑上,能够一直流传到后世,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过去的商人何曾有过这样的机会?

    因此就同之前黛玉和三春所讨论的那样,朝廷只是拿出了一点华而不实的赏赐,就立刻调动起了所有商贾的积极性。

    这些富商们如同打了鸡血似的,将海量的物资和银钱都投入到了赈灾事业中,那份豪气,让许多见多识广的官吏都忍不住叹为观止。

    不过,朝廷对于整个赈灾事宜都相当重视,派出了不少人彼此监督、暗中调查,一旦发现有负责赈灾的官员试图从中取利,就毫不留情的该贬的贬、该杀的杀。

    几次杀鸡儆猴之后,所有的官员也意识到了朝廷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一个个都被逼着老实了起来,从而让赈灾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眼看着每天在夜里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灾民越来越少,总是漫天飞雪的天空,也终于云开雾散,出现了久违的太阳。

    所有得到妥善安置的灾民,都对朝廷感恩戴德,一场原本会让京城周边动荡不安的灾难也慢慢的走向了尾声。

    这之后,朝廷也并没有食言,很快就开始论功行赏。

    先是将所有捐赠的名单,用朝廷公告的形式,张贴在各个府县的衙门旁,每天还有专门的人从早到晚的替不识字的人宣读。

    一时间,京城里的这些豪商巨贾、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的名字,传遍了街头巷尾。

    别的先不说,广告效应倒真是显而易见,只要是榜上有名的,那知名度立刻就大大的上升,在路上随便拉一个行人,提起来都能有点印象。

    特别是那些在全国各地都有连锁商号的富商们,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因为自从朝廷的公告分发到大夏朝的各个角落之后,到他们的商铺里去购物的客流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据说都是因为在捐赠名单上看到了他们商号的名字,觉得愿意帮助灾民的人,定然不是那种黑心的奸商,因此在同类的店铺之中,更愿意选择他们家的商号。

    成功抢到了前三个名额的豪商,更是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的迎来了朝廷的嘉奖和赏赐,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好处更是纷沓而至。

    毕竟当初黛玉等人也说了,朝廷最好能够尽可能的,把这次捐赠中表现亮眼的人树立成一个典型,让他们成为所有同行羡慕嫉妒的对象,也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言出必践,只要愿意响应朝廷号召的人,事后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有朝廷的嘉奖和赏赐做到了位,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朝廷再想通过自己的号召力凝聚起同样的力量,才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否则若是付出了相当多的人,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下次再想动员他们捐款捐物,就必然不会再有第一次那般的积极性。

    皇帝对于黛玉等人的观点深以为然,特地盯着手下的官吏,做好了对这出钱出力排在前三位的富商的嘉奖工作。

    不仅之前朝廷公告上所允诺的那些,通通都落到了实处。

    因为这次赈灾进行的相当顺利,又没有动用太多国库里的银两,皇帝心里实在高兴,索性又私下叮嘱内务府的人去跟排在前三位的富商联系,慷慨的多给了他们一个皇商的名头,日后也有资格接下内务府的大额订单了。

    虽然未必能赚多少钱,但光是皇商这个名头,就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呀。

    总体而言,这次的雪灾虽然来势汹汹,但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还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其他在捐赠名单上排名靠前的人,也都得到了朝廷的口头嘉奖。

    就连宁国府和荣国府,也分别来了个宫里的小太监,传达皇帝的口谕,夸奖他们在这次雪灾中的表现不错,让他们以后要更加忠心耿耿的为朝廷办事。

    虽然京城里只要是捐赠的银子和物资总计超过千两的人家,全都得到了小太监亲自上门;传达皇上口头嘉奖的荣耀,但贾府的人还是因此而感到相当的欢欣雀跃。

    这说明他们这次赌对了!

    事隔多年之后,贾家终于再次入了皇家的眼,而且还不是因为各种坏消息和坏名声。

    只要能够在皇帝心目中留下那么一点好印象,这几千两银子就花的超值。

    高兴之余,贾母又让王夫人筹备了一次家宴。

    这也是元宵之后,荣国府众人难得的再次欢聚一堂。

    席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兴高采烈,只有不得不又从自己吞下的银子里拿出一部分来办这场家宴的王夫人,心里在暗暗滴血。

    众人免不了因为皇帝对贾家的口头嘉奖而沾沾自喜,特别是曾听贾敬说过祖先警示的贾母、贾赦和贾政,总算是稍微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皇帝的口头嘉奖,说明他们现在还有救,只要继续努力,就不会落得贾敬梦中那样的下场。

    不过想起这件事,贾母却又是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