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仙师 > 第97章 死而后生

大明仙师 第97章 死而后生

    宗人府,西厢后院,泥土被阵亡的士卒鲜血染成了暗红。

    空间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现场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朱元璋、马秀英、朱镜静带着两名暗卫,毛骧带着一队锦衣卫闻讯赶至。

    朱标、秦晋二王,前后脚踏入院中,众人均被现场的情景震惊到无以复加。

    存活的燕王府亲卫,正在往外搬运尸首,朱棣此时已然醒来,正虚弱的靠在墙边。

    张中则在不断给季如风灌输真气,以保留他仅有的一丝生机。

    “道长…… 季先生他……”

    老朱快步走到张中身边,开口询问。

    他虽然有些讨厌目中无人的季如风,可如今的大明,决然不能少了季如风这棵擎天大树。

    张中还在全力灌输真气,并没有回话。

    另一边的朱镜静早就红透了双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无论是季如风那惨白的脸色,还是被鲜血染红的衣衫,都令她心碎不已。

    马秀英看了一四围,带着几个儿子快步走到朱棣身边。

    “棣儿,你怎么样了?究竟发生何事?”

    朱棣强撑着精神,虚弱地开口:“母后,儿臣…… 儿臣无能,未能护住众人,那妖僧姚广孝突然现身,抢夺大哥孩子…… 季先生为护我大明,拼死抵抗……” 言罢,一阵剧烈咳嗽,嘴角又溢出丝丝鲜血。

    朱标听闻,脸色剧变,疾步迈向吕氏所在之处,见她瘫倒在地,瑟瑟发抖,怀中却没了孩子,心中一紧,忙问:“孩子呢?”

    吕氏只是哭嚎,语不成调,半晌才挤出一句:“被那黑衣和尚抢走了……”

    朱标顿觉天旋地转,险些栽倒,一旁的秦晋二王赶忙扶住。

    朱元璋脸色阴沉似水,眼中怒火熊熊燃烧,环顾这满院狼藉,咬牙切齿道:“那姚广孝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毛骧,传朕旨意,即刻调动所有力量,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把允炆给朕安全带回来!”

    毛骧领命,率领锦衣卫匆匆而去。

    此时,张中缓缓停下手中动作,面色惨白,摇头叹息:“陛下,风儿伤势太重,元气大伤,贫道已尽力护住心脉。如今,只能带去武当求助我师兄。风儿能否熬过此劫,就看他自身造化了……”

    朱镜静闻言,再也忍不住,“哇” 的一声扑到季如风身旁,放声大哭:“季先生,你醒醒啊,你不能有事……”

    朱元璋紧锁眉头,心中暗忖,这一连串变故,背后究竟藏着多少暗流涌动?

    朱标失子,朱棣重伤,季如风生死未卜,大明的朝堂局势瞬间如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他深知,此刻必须稳住局面,否则江山社稷危矣。

    “标儿,你且莫急,咱定当全力找回允炆。”

    朱元璋试图安抚朱标,可声音也透着几分无力。

    朱标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目光空洞,喃喃道:“父皇,儿臣只想一家团圆,这大明江山…… 为何如此多舛?”

    众人沉浸在悲痛与慌乱之中,却不知,在京城的暗处,姚广孝抱着朱允炆,正与神秘势力悄然会面。

    那神秘人低声道:“一切按计划行事,这孩子是关键,大明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姚广孝冷笑一声:“哼,朱元璋,你就等着看这江山易主吧!”

    言罢,隐入黑暗,只留无尽的悬念,悬在这风雨飘摇的大明上空……

    夜空中,一只巨大的丹顶白鹤,从应天城中拔高而起。

    其上,鹤发童颜的张中,怀抱季如风,盘膝而坐。

    白鹤振翅,风声在耳畔呼啸,张中目光凝重,望着怀中气息奄奄的季如风,喃喃自语:“风儿,为师定不会让你轻易夭折,我已护住你的最后一丝生机,但愿你师伯此时正在山中。”

    应天城内,朱元璋强压怒火,半夜紧急召集心腹大臣入宫商议。

    养心殿中,气氛压抑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众人皆知今夜之事事关重大,皆屏气敛息。

    朱元璋沉声道:“诸位爱卿,今夜宗人府之变,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妖僧姚广孝妄图以朱允炆为棋子,搅乱我大明江山,此贼不除,咱心难安,社稷难稳!”

    几位几阁大臣面面相觑,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朱标失魂落魄地回到东宫,望着空荡荡的宫殿,满心悲戚化为无力的愤怒:“我朱标一生勤勉,从未有负大明,为何要遭此横祸?”

    一旁的常氏轻声劝慰,却也难掩眼中忧色,东宫上下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朱棣在王府养伤,虽身体虚弱,可心中盘算不停。

    他深知经此一役,朝堂局势风云变幻,自己作为燕王,必须未雨绸缪。

    于是密召心腹,低声吩咐:“密切关注江湖上的动向,尤其是姚广孝行踪,有任何消息,即刻回报。”

    而在京城暗处,姚广孝抱着朱允炆,与神秘势力仍在密议。

    那神秘人周身笼罩在黑袍之下,看不清面容,只听他沙哑着嗓音说道:“如今季如风重伤,应天城内必定大乱,正是我们布局下一步的绝佳时机。”

    姚广孝点头称是,眼中闪过一抹狡黠:“这孩子身世特殊,加以培养,日后必能为我所用。”

    次日清晨

    武当山上,张中带着季如风落在紫霄殿前。

    一众道士见状,匆忙迎上,将季如风安置在静室之中。

    “掌门师兄可在?”

    “真人云游,昨天刚归。”

    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其道号众多,亦称 “张邋遢”,世俗之人称为张真人、张神仙,江湖中与张中同为三大半仙。

    “师弟,我已知你来意,你确定要如此做?”

    紫霄殿中,蒲团上,张三丰背对大门而坐,他早已算到师弟今日之事,因而昨日赶回山中。

    此时的季如风脸色依旧惨白,毫无血色,气息微弱如同游丝。

    张中将他轻轻放在地上,缓缓开口:“吾徒当有今日之劫,方能打破桎梏,成就那无上大道。而他,亦是吾之劫,成就他,吾之所愿也!”

    张三古,摇头轻叹:“风儿伤势太重,即便将你真气全部灌输给他,加上我武当绝学与灵气滋养,也只能听天由命。”

    “师兄尽力而为便是……结果如何,皆是天命!”

    此时,江湖上也悄然掀起波澜。

    听闻季如风重伤、太子朱标之子失踪,一些江湖豪杰或出于侠义之心,或受各方势力蛊惑,纷纷涌向应天城,欲探寻真相。

    有的想助大明皇室找回皇孙,有的则想借机在这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一时间,应天城周边暗流涌动,鱼龙混杂。

    朱元璋为稳住局势,一方面加派锦衣卫全城搜捕姚广孝,一方面安抚朱标、朱棣等皇子,承诺定会找回朱允炆,保大明安稳。

    但他心中清楚,这场由姚广孝引发、关乎大明未来的危机,才刚刚拉开序幕,后续的风雨,或许将更加猛烈,稍有不慎,这大明江山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